花200万培养巨婴是“丧偶式”育儿恶果,有3条金规则可避免此悲剧

作者:家有男孩 12-23阅读:3013次

家教随笔

那天父母成长营结束之后,一位穿着比较朴素的爸爸留了下来,和我单独聊了一会。

那天我在分享中提到了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他说听了很有感触,自己也认同这个理念,“我现在已经在这边工作了,原来在上海,现在孩子上了学校我就要在他身边陪伴,虽然赚得钱不一定多,但够用就行,我是做电焊工的,这里工资低一点,但开销也不高,关键是能照顾到家庭,能每天晚上陪到孩子。”他很健谈,说出来的话也是很有水平的。

这位爸爸说自己的儿子成长的不错,在班级里面表现也很突出,“这是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我原来老板家的孩子成绩就很糟糕,现在很令人头疼,我和他相比,可能钱不一定有他多,但孩子成长得比他的孩子好,我觉得值了,孩子才是未来!”这位爸爸朴素的话语里饱含着自豪之情,在某种意义上孩子的价值当然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个潜在投资自然是稳赚的。

前两天有一篇刷屏的文章《男孩留学2年败光200万弃学成“巨婴”:与家人唯一交流是要钱》让国人震动,其中有一个细节,这个孩子自小父母离异,由奶奶独自带大,宠到现在成年还要奶奶喂饭,可见失去爸爸妈妈的陪伴,后果没有办法用钱来衡量。

近期,一个新词“丧偶式育儿”在育儿版块成了热搜词,有人说“拜中国男人所赐,绝大部分中国女人一辈子要经历四个阶段: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其他三个不谈,要谈也都是可以单独成书的,今天这里只谈“丧偶式育儿”。

丧偶式育儿,指的是夫妻双方一方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而上面200万培养巨婴的案例实际上上属于“父母双丧”育儿,一般“丧偶式”育儿通常指的是爸爸的缺失,所以说本文开头那位爸爸回来找工作,陪伴儿子成长是非常难得的。

在调查问卷中来看看妈妈们是怎么抱怨的:

下班后,喝酒、打牌、玩游戏,这三个选项必定有一项是现在进行时。

任何时候需要他的帮助,头也不抬就是一句“马上就来”、“一分钟”。然而,这个一分钟可以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或者钻石般恒久远。

所以,有的孩子对“父爱如山”新解,就是如山一般杵在那里啥也不干!

为什么会出现丧偶式育儿?

观点一、有些固执于传统观念的人认为,男人主外,需要拼命赚钱养家,女人主内,负责相夫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人的分工本就不同,男人天生不会带孩子。

观点二、有些爸爸看到孩子身边围绕了妻子、父母、保姆那么多人,就认为自己帮不上什么忙;或者觉得孩子还小,现在做不了什么,等孩子大点了再说。

观点三、“喂奶姿势不对、换尿不湿动作太慢,总是被妻子埋怨”。“做什么都不对,不如不做了。”

观点四、爸爸和妈妈的进入状态其实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是妈妈怀胎十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熟悉、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而爸爸只有等孩子出生才慢慢了解,如果他想去了解的话,也还是可以花时间的,问题在于上面罗列的三点,他也就没有时间了。

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成长究竟有没有问题?

一项进行了相当长时间脑科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包括对情感婚姻的质量都有影响。

父爱对孩子的影响巨大,父爱充足的男孩,生活独立感、学习自信心方面占优势。而那些长期生活在女性群中的儿童,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很容易出现偏差,例如易担惊受怕、烦躁不安、精神抑郁、多愁善感,久而久之,男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女性化,缺乏应有的男子气。

那么女孩子缺乏父爱呢?心理学家经过观察和调查,由于爸爸的形象是力量的象征,勇敢、果断、豪爽、眼界开阔、事业心强,所以女孩子受了这些影响,会更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和事业。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其他陌生的场合,婴幼儿和儿童都渴望得到父亲的爱抚。

如何避免丧偶式育儿?这里提供3条金规则:

金规则一、首先是新生家庭独立,爸爸妈妈共同陪伴的基础条件

很多新妈妈认为婆婆带孩子天经地义,或者把孩子带回娘家的女人,实际上都犯了一个“很致命的错误”。因为无论是奶奶还是外婆,本身就宠孩子,她们都会阻止男人插手对孩子的抚育。

因此,建立高品质的新生代家庭观,首先要学会从大家庭“断奶”,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客观的条件上分开,例如单独住房等等,二是从精神观念层面需要独立。第二点是核心,只有精神观念独立,住不住在一起倒在其次,有些不住在一起新家庭,把孩子的爷爷奶奶带在身边照样恢复“喂奶”,那就功亏一篑了。

对于新妈妈来说,如果你希望男人有责任感,那么自己就要有女主人的意识。同时让男人参与进来,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孩子的陪伴从起点开始。

要记住一点,妈妈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让爸爸去陪孩子,在育儿方面你和他是平等的。你是妈妈,他是爸爸,你们对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也会有不一样的培育方法。不要过分去干扰对方,哪怕你认为他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也应该在私下好好沟通,让他带一两次不会有大问题,毕竟他不会往沟里带孩子,就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但有些小视频里爸爸让孩子学抽烟喝酒的样子,估“丧”的是妈妈,否则不会如此不负责任。

金规则二、在制度上落实爸爸参与的时间段和一些具体措施

大多数新妈妈比较细腻,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出发,会更多的限制一些。

爸爸绝大部分是粗放式,觉得很多东西尝试一下也没关系,所以理念有时候就会起冲突。

这两种理念其实都没错,孩子的成长既需要无微不至的母爱,也需要大大咧咧的父爱(或者反过来也行……有的妈妈是女汉子,爸爸倒是暖男)。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里,孩子有一堆人照顾,爸爸笨手笨脚的也干不好,于是干脆就去赚钱吧,这是绝大多数的家庭模式。但是,爸爸千万不要以此为借口,而忽略去认识、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有机会在家里还是要就得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跟孩子有亲密的接触才能认识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妈妈必须要给爸爸这个展示平台,每天回家有个时间段就把孩子交给爸爸,在制度上确定下来,当然在具体的事情上可以稍微宽容一些,做得不好,再来一遍,麻烦了几次,爸爸就会懂怎么操作。

甚至等孩子越来越大,就可以让爸爸独自带孩子出去郊游,哪怕回来弄得一身泥也没关系,摔倒了也没关系,不要去指责他,多让他们有在一起的时间,爸爸对孩子的爱就会越来越深,一家人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

金规则三、让爸爸在陪孩子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

有些妈妈嘴里一边抱怨,一边又是大包大揽,显得自己很能干,少了谁都没事。这种状况会让爸爸在家庭里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存在感,因为帮不上忙,而且偶尔帮忙还会帮倒忙,被骂的狗血淋头,爸爸索性就不再插手,懒惰是人的天性,其他都是借口。

所以,当爸爸想要为孩子做一点什么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去鼓励他,赞赏他,给他发劳模证书。让他在育儿这件事上找到存在感,告诉他:“你做得很好”,“你对孩子很重要”。上一次专栏里贴过类似的爸爸的作用,有不少妈妈停下车,下来拍成照片,传给爸爸看,这就是好的开始。

一步一步地把他往好爸爸的方向上带,当然这个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即使现在孩子已经小学了,或者初中、高中了,也没事,爸爸什么时候参与都不算晚,可能一开始显得有点笨拙,毕竟和孩子不常见面,或者见面也不说什么,本身“丧偶式”就是缺席的状态,到渐渐地走近孩子,然后进入孩子的心灵,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只要爸爸愿意,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快的话一两天,慢的话一个星期就融洽了,毕竟孩子是爸爸亲生的,有血缘关系连着呢,亲!

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关键是如何爱?

我们要避免许多不当的家庭教育导致的缺失,这3条金规则提供给你,希望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