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在后台留言,说自己会给孩子讲很多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可是一遇到数学问题,自己就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了。那今天的亿童情商智商课程·父母课程音频内容为你支招——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感”,启蒙孩子的数学思维?识别下图中的小程序码,即可直接收听哦!
公交车上经常看见一些家长在耐心地教孩子学数学,仔细听来,他们的方法无非是不断重复问孩子:“1加3等于几?2加2等于几?”
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科学研究表明,2~6岁是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其思维方式是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还不能脱离实际物体进行数字运算,很多孩子在进行数字运算时靠的是记忆力,而不是对数概念的理解。因此,反复问孩子“1加3等于几?”“2加2等于几?”这类问题,对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就算孩子回答正确,也只能说明孩子的记忆力好。
其实,想要发展孩子的数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好孩子的数感。很多数学不好的孩子,他们的数感都不太好。那什么是数感呢?简单来说,数感主要是指对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培养数感有助于孩子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呢?
第一,多让孩子数生活中的物品。
与让孩子直接从1唱数到20不同,数实物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家长可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生活场景,让孩子数实物。例如,逛街时数街上的电线杆和路灯,玩积木时取一块就数一块,爬楼梯时上一级台阶就数一个数等。
第二,多使用数字和孩子交流。
例如,早上起床可以跟孩子说“今天只有10度,要多穿一点儿”;送孩子去幼儿园,可以跟孩子说“我们可以坐513路公交车去幼儿园”;到幼儿园了可以跟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得最早,是第1名呢”;下午接孩子回家可以跟孩子说“现在5点了,我们要回家准备晚饭了”。
这些数字有的用来度量,有的用来命名,有的用来排序,有的用来表示时间……相同的数字还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孩子接触多了,对数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第三,多用数字表示具体的物品,感知数与量的关系。
家长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孩子反复体验数与量之间的关系,逐渐理解数字是用来描述数、量及其关系的。例如,当感知数字3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说“今天家里有3个人吃饭,你能帮妈妈准备3个碗吗?”“你能帮妈妈拿3本书吗?”,让孩子知道“3”既可以表示3个人、3个碗,也可以表示3本书,发展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这里需要注意,一个数字最好用多种不同的物品来表示,让孩子建立数字与物品间的联系。
数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仅仅是运算和考试,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好数感,才能更好地进行各种数学活动,发展孩子的数学能力。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