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父母的等待教育有多重要?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1-17阅读:4872次


作者:粟言点点 (富书专栏作者)

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我等你。”是多少父母欠孩子的一句话呀!

“等一等”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许多父母要学习的育儿法宝。

孩子磨蹭时,请等一等

育儿,需要慢艺术。催孩子长大和拔苗助长一个道理,很有可能毁掉孩子的成长根基。

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就认为:

我们人对于时间知觉只有在大脑的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他曾说过8岁以前的孩子几乎没法对时间做很好的估算,因此他极力反对过早逼孩子去认识时间。

父母的催促声,在孩子耳中就是噪音。过度的催促,会让孩子以为父母在指责他,会不自信,情绪差,影响孩子在时间管理上的自我评价。

小罗的老公是急性子,总嫌六岁的儿子太磨蹭。尤其是早晨,他会一直不停地催儿子。

快点起床,不然要迟到了。

穿个衣服怎么这么慢。

洗个脸,刷个牙也这么磨叽。

大口吃,吃快点。……

细心的小罗发现,丈夫越催促,孩子反而越慢,而且每次出门都不高兴,又不敢说。

小罗和老公沟通,老公觉得小罗小题大做,为此两人还吵了起来。

于是小罗就把老公的日常用手机录了下来,找合适的机会放给老公听。

老公听完,沉默了。

录音里老公语气急躁,严厉,偶尔还夹杂一些斥责,抱怨的词汇。

老公说自己都觉得那些话很刺耳,让人抓狂。他说很多话都是无意识说出的,却也无意间伤害了孩子。

孩子一磨蹭,父母就催,常常是越催越慢,越慢越急,越急越催。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是故意磨蹭,但实际上,孩子磨蹭也许因为能力不足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想快也快不起来。

孩子在8岁前,记忆力和注意力有限,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而转移目标。

精细动作还没有发育完全,对时间的认知也很浅,做事慢一点、拖拉一点是很正常的。

孩子虽然慢,其实他一直在动,只是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那个速度而已。

一直被催促的孩子一般会出现耐心差,易烦躁,而且会因为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自信心不高,产生焦虑的情绪,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被反复催促的孩子,容易被父母过度刺激,内心被逼无奈,反而会做出“你越说我越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所以当孩子磨蹭时,别急着催他,自己要先慢下来,等一等孩子。

当父母慢下来时,孩子才会慢慢地快起来。

请多一点耐心,孩子的世界比我们慢!

孩子哭闹时,请等一等

胡可带小鱼儿去逛超市,小鱼儿坚持要打开恐龙蛋,胡可明确表示“付完钱后才能开”。

但小鱼儿突然情绪爆发,哭闹不止,于是胡可静静的看着他,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再去好好说理。

孩子发脾气是常常让父母崩溃的一件事,怎么处理,足见父母智慧。

在火车站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突然扔掉手中的玩具车,趴在地上放声大哭,周围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看着孩子。

孩子的妈妈却很镇静,她先在孩子耳边耳语了几句,但是没有任何效果。

这时,她坐在地上,静静的看着孩子,仿佛在欣赏孩子表演。

过了好一会儿,孩子逐渐改为抽搐,慢慢平静下来,妈妈递给孩子一张纸巾,看他擦完脸。

她温柔地对孩子说:“如果你想跟妈妈谈谈,我随时欢迎,不过现在我们得先去赶车。”

然后拉起孩子的手,向大厅走去。

孩子发脾气过程中,妈妈没有询问,没有斥责,没有叫停,只是耐心的等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

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

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有些父母会不停的讲道理,却发现道理根本讲不通。

有些父母会立刻制止,发现无法叫停,还会被激怒,甚至吓唬,打骂。

脑科学研究发现:情绪系统先于理智系统发育并成熟。也就是说人类的“情绪脑”要比“理智脑”优先发育。

当孩子情绪爆发时,他弱小的“理智脑”完全管不住强大的“情绪脑”。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首先要接纳他的情绪,不要急,耐心的等一等,等孩子平静下来,再慢慢引导孩子说出原因和感受,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

等一等,是在用共情的方式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相信孩子可以处理自己的情绪,是在告诉他们爸妈爱你。

孩子顶嘴时,请等一等

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搜狐母婴做过一项调查,“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超过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小文和孩子吵了一架。

早晨小文让孩子穿毛衣,孩子不穿,说教室里很暖和。

小文一直信奉“饱拿干粮,热拿衣。”

一个坚决让穿,一个坚决不穿,两人倔到了一起。

小文吼了孩子两句,孩子立刻还嘴:“我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用不着你管。”

小文立马有种被拍在沙滩上的感觉。

小文说最近孩子经常顶嘴,一句话能把她噎死,恨不得打他几下。

据一项统计显示,爱顶嘴的孩子约占70%。而孩子顶嘴,常常会激怒父母,致使双方情绪激动,父母想控制,孩子想辩解,甚至发生对立冲突。

我的一个朋友说一次孩子和他爸顶嘴,俩人差点动起手来。

顶嘴其实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识——我长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被尊重,希望自己做决定。

孩子顶嘴时,父母要积极“暂停”,避免用“顶嘴”回应孩子。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关注孩子的不尊重行为。

首先,闭嘴,走开,调整一下情绪,不要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而应该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等一等,等到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再处理。

顶嘴不是孩子的问题,是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找到双方都感觉被尊重的解决方案,你会发现,你和孩子都在成长。

孩子犯错时,请等一等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错了第一反应就是打骂跟指责,却不懂得“等一等”的艺术。

在泰国公益广告《先别急着骂孩子》中,妈妈们在接孩子放学回家时,等来的,是浑身脏兮兮的“泥娃娃”。

妈妈们开始都一副副难以接受的表情,后来看完学校监控,才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学校的环卫爷爷,在运送植物时,小推车出了问题,花盆全部倒在了泥土地里。

孩子们看到发愁的爷爷,二话没说,就赶紧上前帮忙。

即使知道,妈妈不喜欢自己脏脏的;即使知道,妈妈会生气,自己也会因此挨骂……

但是,不管男孩女孩,都毫不犹豫地把花盆抱在怀里,搬到一旁。

最后,知道真相的妈妈们一个个热泪盈眶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完全没有责骂孩子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听不得也见不到孩子犯一点错误,很多事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孩子委屈,刚张嘴想说什么却被大人的一句“不要狡辩”给搪塞回去,完全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这个视频一方面展示了孩子们的善良天性,另一方面不也在告诫父母们,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急着打骂孩子吗?

视频可以回放,但生活没有彩排。

如果孩子犯错了,无论你有多生气多恼火,都请先把火气压一压,“等一等”孩子的解释,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听完再指责、惩罚孩子也不迟。

育儿,真的需要讲究慢艺术。孩子,爸妈愿意放慢脚步,等待你的成长。

等一等,是父母的必修课

孩子磨蹭一点,慢一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要动辄就因为孩子不符合你的要求,就指责孩子没出息。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父母不妨耐心一点儿,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等一等”真的很有用,但很多父母却不容易做到。

  • 等一等,首先需要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需要父母等的事情,常常引发父母的不满,而不满情绪一旦发酵,就难以自控。带着情绪的教育是最无用的教育。

爱默生说:“被了解是件奢侈的事。”父母要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身上的问题,了解孩子的节奏,带着共情的心情去接纳孩子的问题和情绪。

  • 等一等,归根结底是耐心的问题。

如今的父母都太焦虑了,眼中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直在拼命拽着自己的孩子快点长。

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快”,于是就不停地催促,耐心真的成了父母们的奢侈品。

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父母没耐心,孩子也会陷入焦虑。

  • 等一等,当你慢下来时,才会发现孩子独特的美。

读一读《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静静的感受当你慢下来时的感觉。

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花期,别着急,慢慢等,让孩子以自己步调慢慢成长。

我们要经常回头看看孩子的节奏,让自己慢下来,也让孩子慢下来。

等一等孩子,当你放慢脚步,也许就会发现,这其中成就的,不止是孩子,还有你自己。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爸妈等着你。

作者简介:粟言点点,富书专栏作者,一种味道,一抹思念,用文字温暖人生。本文首发爸妈进化论(ID:bmjhl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