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丽娟
现代教育学领域,很多学者都喜欢将心理学与教育学相联系,在此之前,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没听说过“认知失调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所提出,如何来理解这一理论呢?
简单来说,它就是指让一个人在某一阶段突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态度之间存在着矛盾,最终结果不外乎两种,其一便是个体向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感妥协,于是便会出现态度或是行为发生转变。
就拿孩子抄袭作业的现象来举例,孩子心里清楚抄袭并不是一种好的行为,但他们却做出来这种行为,起初,他们的内心会进行自我谴责,但行为与态度的不一致导致矛盾感越来越强烈,如果到最后,能够有所结论,如“别人也在抄袭,我也抄袭有什么错?”于是态度的转变之下,行为也就顺其自然。
但如果是出现另一种情况,行为与态度之间相互不妥协,这便会进入到下一个对冲期,这期间孩子的状态便会由最初的矛盾转变为“认知失调”,即认知不协调的状态,这一状态会导致孩子陷入到紧张状态下。
01
“认知失调理论”可以与孩子的犯罪教育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分析正常少年与少年犯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正常少年在犯错以后,他们通常会进行内归因(即将错误归于自身原因),此后便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状态(重复犯错而遭受到惩罚以后出现听之任之的心理),他们对改造处于半被动状态。
但如果是少年犯,他们在犯错以后,则是进行外归因,就像前段时间“12岁男孩弑母事件”,亦或是最近“13岁男孩锤杀父母”事件,案件中的少年犯对错误并没有任何感触,反倒认为是将原因外归,在进行外归因以后,少年犯便会接着出现“反社会性心理”,他们对待改造的态度为消极被动。
综上,少年犯与正常少年的行为及心理都可与“认知失调理论”相联系,这又在暗示什么?
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不加以引导,仅仅是一念之差,孩子便可能走上犯罪道理,这主要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受到误导,他们对于错误认知与错误行为更为偏执,每个孩子的失调耐受性都不相同,针对此可采取的减少失调概率的方法有哪些?
♥ 改变孩子的行为
♥ 对孩子灌输新的认知
♥ 改变孩子的认知,使认知与行为不再相互矛盾
就拿孩子抽烟举例,你如何劝阻一个正在吸烟的孩子?仅靠吸烟有害健康吗?
同样针对上述方法进行距离:
❶ 改变孩子的行为
家长可以直接阻止孩子的行为,通过强硬的方法也能够起效,这主要是通过“先有行为,再改变认知”的方法来实现目的,但这一过程与孩子发生的争执较多,产生的负面效果通常也比较多。
❷ 对孩子灌输新的认知
家长尝试用“吸烟有害健康”并不能说服孩子,这时便可以给孩子灌输新的认知,“吸烟会引发肺癌”,孩子在新认知的作用下则可能会停止行为。
❸ 改变孩子的认知,使认知与行为不再相互矛盾
如果孩子坚持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或是引发肺癌只是一小部分人,这时家长就可以通过改变孩子原有的认知方式,如告诉他们“确实是如此,但保持体形以及当前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
02
还可以借助“认知失调理论”来处理人际关系,这又怎么理解呢?其实不外乎仍是通过作用认知与行为,其关键在于“先有行为,再改变认知”。
霍兰克林连续担任州议会议员14年,
起初,他在竞选议员时遇到阻碍,
一位老议员对霍兰克林百般为难,
并在其竞选期间公开发表反对演讲,
实际上,霍兰克林与老议员之间并没有矛盾,
平时两人也没有什么交流,见面连招呼都不打。
霍兰克林意识到这一状况以后,并没有感到手足无措,也没有对老议员进行打击,而是巧妙地应用了“认知失调理论”,他考虑到老议员身份较为高贵,且有名望、有素养,经过一番了解,他得知老议员经常收藏一些珍贵书籍,于是霍兰克林就向老议员表示自己想要借书来阅读,借书这种小事老议员自然答应了。
一个星期以后,霍兰克林将书归还,还附带了一封长长的读后感与感谢信,向老议员表达自己衷心的谢意以及夸赞老议员的人品,老议员被霍兰克林的态度打动了,霍兰克林此后又三番五次找老议员借书,就这样,两人成为终身挚友。
霍兰克林是如何应用“认知失调理论”的呢?
很简单,
无非是先改变老议员的行为,
让老议员借书给他所讨厌的人,
经过这一行为以后,
老议员的认知便会发生轻微冲突,
新认知“霍兰克林为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与旧认知“不喜欢霍兰克林”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霍兰克林的感谢信则使得老议员的认知失调进一步加深,
最后演变为老议员主动向霍兰克林打招呼且成为终身挚友。
03
家长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处理时同样也可以教他们学会这种办法,面对不喜欢的人,避开、不与其相处交往是家长们经常教给孩子的办法,但这并不是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先改变行为再改变认知”才是达到“与人为善”的终极手段,孩子之间的友谊其实比成人之间更容易处理,面对不喜欢自己的其他孩子,告诉孩子尝试送块蛋糕或是糖果给对方,问题通常就会被解决。
“认知失调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在预防孩子犯罪、处理孩子人际关系方面上,针对其他方面的教育同样也适用,但关键在于合理应用,而非盲目、强制改变孩子的认知或行为,否则只会导致孩子的认知失调更为严重,最终引发悲剧,你的每一个决定都与孩子的未来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