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心的恐惧,别一味逃避,6步帮助他勇敢面对!

作者:超级育儿师 03-18阅读:4423次

作者:影妈

前段时间,我带女儿去社区医院打疫苗,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个4岁左右的男孩。

男孩看到接种的医生,害怕地说“妈妈,我不要打针,我要回家。”妈妈轻声细语地安抚儿子:“宝贝,这个不疼的,别怕,一下子就好了……”

随着队伍的缩短,男孩的哭声越来越大。他妈妈指着队伍前面的“榜样”说:“你看,人家小妹妹都没哭。”然而男孩完全不理会妈妈的话,继续哭闹,甚至开始撒泼打滚,后面还是爸爸用力抱住,才打完了这一针,打完后,他更是哭的昏天暗地。

面对打针、看医生,很多孩子都无比恐惧。

前两日,偶然刷到一则新闻: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建了一座梦幻的大楼,目的是为了让来看病的孩子不那么害怕。

看着还挺有爱的吧,然而新闻下的评论是另外一个画风: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一些害怕和恐惧,小到吃药、打针、独自上幼儿园、学游泳,大到人生中的某些意外。

我们妈妈群里有个宝妈,她家娃3岁半,去年年底出了一次交通事故后(娃坐在安全座椅上没受伤,但撞击声音比较大),就再也不敢坐车了,他说害怕撞车的声音,甚至看到车子就害怕,所以几乎都不敢出门了。

作为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去更好地面对、克服恐惧呢?

首先,家长自己不要太焦虑,正确认识“恐惧”

家长自己如果过分焦虑,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情绪,会起反作用。

另外,要观察孩子是否有这些反常行为:尖叫、惊慌失措、咬手指、不停地眨眼睛、对某一个物件有着偏执喜爱或害怕

如果这些行为不是特别明显,说明孩子只是有一定的恐惧症倾向,还没有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程度。(tips:创伤后应激障碍——孩子心灵在受到创伤之后,因为太痛苦,太焦虑,对某些东西产生偏执或者强迫性行为。关于这一块,本文暂不讨论。)

在孩子面前冷却记忆,给他更多安全感

爸爸妈妈和其它家庭成员,在事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1-2个月内),尽可能不要提起。

最好不要提撞车、开车出去玩等一些对他来说比较敏感的话题和关键词,以免激起叫走那一段痛苦恐惧的回忆,加深孩子的恐惧。

对于不严重的恐惧心理,其实不少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己修复。

在这段冷却期里,建议爸爸妈妈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 上班前、下班回家、晚上睡前,拥抱和亲吻孩子。

♥ 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尽量多陪伴孩子。

♥ 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一起做手工,教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 看到宝宝做的还不错的事情或者有进步了,别吝啬你的夸奖。

总之,孩子出现恐惧症倾向后,父母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更多的关注、鼓励和爱。

通过亲子游戏、场景演示、绘本阅读,来帮助孩子面对

事情过了一段时间了,孩子已经不那么恐慌了,他自己也不怎么提起这件事情了,但是如果还是不愿意上马路和坐车。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场景演示。

准备一些可爱的小车车(比如托马斯、遥控赛车)。

大人和孩子一起玩开小车的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和孩子的小车子相撞,车子相撞的时候,大人开心地说:“哎呀呀,撞车啦,宝贝,快看看车里的小人儿怎么样了。”

接下来就看孩子的反应了,如果孩子表现出来恐惧,那么就暂停游戏,玩点别的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说:“我去看看。”说明第一步成功了。

同样的,如果孩子恐惧的是其它的事情,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家庭游戏、场景演练来帮助孩子去面对、克服恐惧

比如孩子特别害怕看病、打针、吃药,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儿童职业体验馆,让孩子当一当“医生”。

还可以买一些过家家玩具,在家里让孩子充当“医生”的角色给人偶看病。

另外,还有不少优秀的相关绘本可以买来给孩子阅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让他恐惧的事情/物体 。

让孩子不那么恐惧打针、看医生的绘本:

帮助孩子克服入园恐惧和焦虑的绘本:

让孩子勇敢挑战游泳的绘本:

告诉孩子让他恐惧的事物的真实“面目”,别哄骗孩子

对于撞车这种“发生了一次再次发生几率极低”的事情,爸爸可以告诉孩子,下一次爸爸开车一定会小心更小心,绝不会再次发生撞车的事情,坐车没那么可怕,上次的事情只是一个意外。

对于打针这种“未来需要不定期做” 的事情,那么在打针前家长应该对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建议如实告诉孩子可能需要承受的痛苦和不舒服,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并鼓励孩子勇敢面对。

很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就说“一点也不疼”,结果孩子打完发现自己上当,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本来这次打针是孩子的一次鼓起勇气挑战困的机会,但是却因为大人的不诚实而失去了,并且孩子可能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让孩子“远距离”地接受原先让他恐惧的事物

如果前面几步进展得比较顺利,家长就可以实施第四步了,仍然拿恐惧坐车来举例。

家长可以陪孩子在阳台上看看外面,看看小区里停放的汽车,看看街道上行驶中的汽车。还可以打开电视,让孩子看看电视里的汽车行驶。

在看的过程中,和孩子聊聊天,比如问问他哪辆车子好看,车子里的人在干什么。

不知不觉中,孩子对坐车这件事情的恐惧感就在减弱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表现出比较排斥的情绪,我们不要勉强孩子,如果一味地勉强孩子,也会加深他的恐惧。但是,仍然可以在阳台上玩别的游戏,无意中让孩子往马路看。

间接引导孩子接触,激发孩子的勇气

如果第四步孩子表现不错的话,我们就可以开始实施第五步了,这一步主要是间接地引导孩子去接触他恐惧的事物。

比如爸爸从外面回来,告诉孩子他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玩具,但是不小心落在车里了,宝贝愿不愿意和爸爸一起去车里拿。

如果孩子愿意,在来回的路上,可以和孩子聊点有趣的事情,在有说有笑的氛围中让孩子近距离接触汽车。回到家后,要表情孩子很勇敢,给他一个爱的拥抱。

如果孩子马上表现出不愿意的情绪,当时不要强求,大人也别气馁,多多鼓励、坚持,可能下一次孩子就愿意尝试了。

别小看孩子们的勇气,只要家长不吓唬孩子,孩子们一般都可以接受的。

让孩子直接接触、面对

第五步顺利的情况下,就可以帮助孩子去直接接触他恐惧的事物了。

可以趁孩子午睡的时候,抱孩子去车里睡,爸爸妈妈在旁边陪伴。等孩子醒了,爸爸妈妈可以笑着问孩子:“宝贝醒啦,我们在车子里再坐一会好吗?”

这个时候,很大概率上,孩子就接受了坐车这件事情了。

孩子坐的越久,大人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当然,也有可能孩子会很敏感,吵着要回家,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说:“好,我们这就回去。宝贝别怕,爸爸妈妈保护你。”然后带孩子下车、回家,在回去的过程中,也要有说有笑,缓解孩子害怕的情绪。继续回到第四步的计划。

等孩子坐车很顺利之后,就可以开车带孩子短时间兜兜风了。

短时间兜风顺利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通过去动物园、游乐场等好玩的行程,来吸引孩子坐车,直到他顺利接受坐车出行这件原本让他无比恐惧的事情。

总之,当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心理时,爸爸妈妈用足够的爱、耐心,去陪伴孩子,去和孩子一起面对、克服,再加上“游戏”的方法、恰当的鼓励和奖励,是很大程度上能搞定的。

宝贝们,加油!爸爸妈妈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