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创始人,他儿女长大怎样了?够讽刺

作者:露露说育儿 04-04阅读:4373次

女人怀孕十月、一朝分娩,生下了可爱的小天使们,天天望着宝宝萌萌的样子都觉得十分幸福。妈妈们恨不得天天将宝宝抱在怀里,时不时亲吻他们娇嫩的小脸蛋。宝宝一哭,妈妈自然而然地感到心疼,大多数会着急赶到宝宝身边,温柔而有爱地说:“我可爱的小宝宝,你怎么了呢?”妈妈会把宝宝抱在怀里,跟宝宝脸贴着脸,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这是毫无杂质的母爱。

一、哭声免疫法。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完整睡眠训练法,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

带宝宝是个很辛苦的过程,特别是家有个爱哭的宝宝,妈妈每天为了哄娃焦头烂额,有时候感觉身心疲惫。在面对这种艰难的处境,这种种“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成功地吸引了宝妈们,让她们开始摒母爱的天性,开始冷漠育儿。她们受了这种观念的影响,认为这种锻炼能让宝宝更独立、坚强,长大以后更能理性面对这个世界。

确实原本爱哭的宝宝,通过妈妈们进行“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训练,效果很明显,变得没那么爱哭了,可是他们内心却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一点并不能马上看出。特别是对于那些不会说话、只会用哭来表达他们需求的小婴儿来说,这种伤害是看不到但确实存在的,或许要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体现出,这种冷漠育儿法对孩子的危害。

二、“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创始人,他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什么样了?

”哭声免疫法“和后面的”延迟满足法“育儿,都是源于一个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名叫约翰华生,他通过做一个婴儿方面的实验,快速打响了他在美国心理学领域的名声。他还曾经很嚣张地说,如果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他随便选择一个,只要用他独特的方法训练,他便能让婴儿变成任何想期望的样子,不用考虑其天赋和能力。

这个训练方法就是上文所说的”哭声免疫法“,通过各种行为设定,丝毫不理会孩子的任何需求和感受,就让孩子做原来设定的任务。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冷漠的育儿方式,把孩子当成了机器,任意摆弄。

他的家族也是应用这种冷漠育儿法,结果后代们虽有的虽研读了心理学,可还是没能逃开精神方面的攻击,很多都企图自杀的,有的死了,有的靠终日酗酒来麻痹自己。这便他们自己家族在冷漠育儿的培养下的真实状态,何等的讽刺。

三、哭声免疫法和亲密育儿法,到底哪个比较适合我们的宝宝?

他这套哭声免疫法刚出来的时候,曾经因为效果明显又快速,而对于带孩子的妈妈来说又省力省心,所以当时美国很流行,还传到我们国家,也被很多妈妈奉为育儿宝典来使用。但是用了这个方法的孩子,后面很多孩子长大后出现了一些睡眠和精神方面的障碍,所以现在美国都不用这个方法了,改用亲密育儿法。

我记得我儿子刚出生的那一会儿,也就是2013年,当时网上就很流行这一套“哭声免疫法”和“延迟满足”等许多育儿经,说得倒是挺有道理的。

可是我最终并没尝试那些育儿经,因为我觉得我儿子很没安全感,我就按照母爱的天性来带孩子。我是按需喂养,一般他哭,我就会喂他母乳。我没有让孩子独立睡一张床,而是把他放在我身边,方便日夜照顾,经常抱他、亲吻他,经常跟他眼神交流、语言互动。虽然他只会咿呀咿呀的,但我知道他能体会到我满满的爱。

小编觉得一岁以内的小婴儿,父母应该完全应用亲密育儿法,对他们的需求要及时满足,应该毫无保留。因为这么大的孩子,你即使多宠一些,他们也不会娇纵,他们需要的就是父母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而已。

孩子1-3岁之间,也应该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尽量多用亲密育儿法,加强与孩子之间的精神链接,让他们时刻感觉到父母的爱。同时,在这个时间段,也需要立一定的规矩,让孩子在底线里自由而快乐地成长。

孩子3岁以后,他们自我意识很强烈,有的需求可以适当地延迟满足,父母可以结合亲密育儿法和哭声免疫法,主要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适应能力。如果孩子出现异常,跟以前不一样了,还是多用亲密互动比较好。

不管孩子长多大,即使到了青春期,他们也需要父母的拥抱和关爱,精神上的绝对满足,会让孩子的性格阳光自信,这是更有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

你觉得哭声免疫法好,还是亲密育儿法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