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挨过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有何区别?家长:原来一直做错了

作者:露露说育儿 05-10阅读:3438次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理念一直存在于部分家长的心中,很多家长觉得,打骂孩子不仅能够让孩子迅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在受到皮肉之苦的同时改掉自己的坏习惯。然而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孩子应该从小接受“阳光教育”和“鼓励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变得开朗乐观,而棍棒教育在当下社会已经不再适用。

然而我们不能从单纯的某个层面来评判一种做法的对错,凡事有利就有弊。最近几年,青少年迫于种种压力和状况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也给家长们敲响警钟。很多人都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为什么遇到一些小事就会变得想不开?”

孩子小时候有没有挨打,这个话题一直被人们广泛讨论。那么小时候没挨过打的孩子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区别呢?

1.自尊心方面

我们都知道,自尊心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我们赢得他人尊重和自我进步的动力来源。从没挨过打的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这样的孩子往往更懂得上进,然而在踏上社会之后,在遭遇问题和困境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所措。而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往往懂得适时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将来在社会上能屈能伸,往往更能成功。

2.心理承受方面

来自东北的小王今年31岁,前不久在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小王坦言:“我觉得棍棒教育有道理,我就是从小被我妈打到大了,小时候觉得委屈,但是现在我很感谢我妈,因为我抗压能力很强,不管遇到多大困境、经历多少折磨,我都觉得习以为常,没什么好害怕的。”

最近17岁跳桥男生的事件让我们心痛,这也让我们很好奇:为什么父母的批评就能让一个孩子萌生轻生的念头?归根结底,是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更是孩子承受能力太差的原因。适当打骂孩子能够锻炼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

3.感恩心和孝心

我们发现,孩子将来有没有责任心和孝心,跟小时候是否被宠爱的关系不大。从小被宠溺的孩子往往能够得到全方面的照顾和庇护,但是这类孩子往往不懂得生活的苦,更是会在宠溺中变得自私和任性。而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虽然小时候会对父母有一些怨气,但是当自己长大懂事之后,便能开始体会到父母的苦衷。因为“苦痛”教会他们成长、教会他们理解生活的含义和父母的艰辛,这类孩子反而更孝顺懂事。

“棍棒教育”要适度

我们绝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也不否认棍棒教育带来的好处。教育孩子不能单纯依靠理念,要结合自身家庭环境和孩子的心态。如果孩子从小抗压能力强,那么即使经常挨打也无大碍;但是如果孩子抗压能力弱、内心不够强大,那么家长一定要适用。

“棍棒教育”要结合耐心沟通

打骂孩子绝不是家长的本意,我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孩子明白错误并且获得成长。然而单纯的暴力式教育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家长必须结合耐心的教育和疏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受到惩罚的时候端正思想,让自己的思想在正确的轨道上越来越成熟,否则棍棒教育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父母。

结语:很多家长看到这里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一直都做错了,甚至有家长表示,看来孩子还是要打的。其实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每个阶段适用的方法和技巧都不一样,每个家庭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适度、合理、有技巧地使用棍棒教育,让孩子“适当”挨打,其实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