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惯否定、吝啬赞扬的妈妈
看《少年说》的时候,一个留着利索短发的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
她上台喊话妈妈,说妈妈总是能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联想到很多坏事,到最后往往惹得全家人都不开心,由此希望妈妈能少指责一些,多给自己一些肯定。
一开始我只是当玩笑听听,但是越听越觉得,这个妈妈似乎是习惯性否定孩子,从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击她,甚至美其名曰“我希望你(在我的否定下)学会坚强”。
女孩说,她作为一个体育生,去市里参加比赛,拼尽全力才拿到第三名的好成绩,可是满心欢喜把奖牌抱回家后,得到的却只有妈妈的责怪:
“你为什么没有拿到第一?还影响了学习!这是不务正业!”
女孩喊话结束后,主持人陈铭上台去跟女孩妈妈了解情况,问她为什么不愿意表扬孩子。
女孩妈妈犹豫了一下,回答说,“她就是很容易骄傲,初二表扬了她一次,中考就考砸了。”
全场哗然。一年之前表扬了一句,一年以后才发挥失常?
其实,孩子考砸的原因并不是孩子骄傲了,而是孩子已经在妈妈的一次次否定中丧失了前行的动力,学习也好,体育也好,得不到妈妈的鼓励,她空有天赋,却无法施展。
习惯性否定就像犁地,每否定一次就往下掘一寸土,但每表扬一次就是堆积一寸土。如果只有批评,孩子便会习以为常,只有赞扬与批评兼具,批评的话语才会更深刻地刻在孩子心里。
就像《少年说》里这位否定孩子比赛成绩的妈妈,习惯否定的家长,就算孩子在体育上具有非凡的天赋,也会很快就丧失奋斗的勇气。
不仅如此,总是批评家人,很少赞扬他人的妈妈,还会收获十分紧张的亲子关系和十分沉闷的家庭氛围。
2 独断专权、压榨孩子的妈妈
最近热播的《少年派》中,有一集林家母女的争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也算是将来给孩子们选科的“前车之鉴”。
众所周知,女孩在文科科目上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因为她们的大脑更加适应图像思维(历史地理等),而非逻辑思维(物理化学)。
但是林妙妙的妈妈却考虑到以后理科好就业,忽视了孩子在文科上的天赋,不仅把她送进理科实验班,更是要求她力争上游,每次理科成绩不理想就要狠狠批评一顿。
在妈妈面前毫无发言权的妙妙有一次在饭桌上提到,想通过“扬长避短”来发挥自己学习上的优势,换句话说,她希望能够转到文科班。
家里的最高权威很快不乐意了,以一贯的毒辣语气讥讽她:
“谁允许你学文科的?”
“说得好像你文科能排第一似的,你的长处是挂科!一次挂三科!”
妙妙妈的独断专权不仅体现在帮孩子决定学文学理,更是体现在无视孩子在语文、英语上的优势,托人买了所有科目的习题,用“一把抓”的方式,祈求孩子成绩能够全面提高。
孔子说,“因材施教”。意思是要根据孩子的天赋和缺陷决定教育孩子的方法。
妙妙妈的做法显然考虑不周,不仅没有帮孩子分析学科的优势劣势,更是用题海战术压迫孩子本就紧张脆弱的神经,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更会威胁到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独断专权的妈妈,是孩子天赋的“杀手”,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动力,更会让孩子丧失自主选择的能力,成为体制要求下的乖宝宝。
3 望子成龙、迷信基因的妈妈
在小叶子刚刚学会跟着音乐扭动的时候,闺蜜就建议我带他去做个“天赋基因测试”,说是能测试出孩子在哪方面基因特别强大,家长也好早早给孩子规划人生道路。
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搜索了一下所谓的“基因测试”,发现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所谓的“基因测试”公司,都会使用06年以芬兰多个家庭共667人作为样本的文献当参考资料。
换句话说,全球70亿人民,存在不同天赋的可能性远远超过了样本涵盖的数据,也就是说,“基因测试”根本是无稽之谈,就算有基因完全相似,也只是少数。
知乎网友分享过一部美国电影《千钧一发》,讲的就是在未来,生物科技已经发展到了能够为每一个人“定性”的地步,男主角一出生就被判定为“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受到世人的指责和唾骂。
但是他并不相信所谓的命运,于是他努力奋斗,最终靠一己之力证明了,就算基因和天赋已经注定,每个人的人生依旧具有多种可能。
我见过有的宝妈带孩子去做基因检测,检测出具有音乐天赋,就送他去学钢琴,却忽略了孩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
也见过有的孩子抓周时选择了算盘,妈妈就逼她上大学选择会计专业,认为她注定是吃这碗饭的人。
说到底,天赋也许能帮助人走一段路,但是未来生活,却要靠自己选择和创造。每个孩子都具有超强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迷信基因的宝妈,不仅把孩子未来的道路限定死了,更可能因为这种强制的要求而导致孩子产生逆反情绪,最终导致孩子的选择与自身天赋背道而驰。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具有独特的天赋,而如何去教育孩子,最大程度发挥这种天赋,则是每个妈妈都将面临的考题。
学会聆听孩子的声音,给他爱与鼓励,也许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