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一个人的教养,和贫富、文化无关吗?
答案是“无关”。因为“教养”二字确实跟穷富无关,跟文化程度无关,与年龄大小无关。要知道,贫穷的乡村田埂上的人们也知道礼义廉耻,而坐在飞机头等舱上的人也有诸多没教养的行为,三岁的孩童也可能表现得礼貌可爱,而年愈半百的成年人也有可能表现得粗鄙不堪。所以,教养与一个人的能力无关、与贫富无关、与境遇无关,它是一个人内心的品性相关,它体现在每件小事之上。
教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慎独,常表现在我们身边和手边的小事和细节,是否能够严格自律自己的言行,做到了,你的“教养”总会被有心之人感受到,并会因此温暖他人,所以教养是一种无人可以践踏的善意与尊严,它是个充满正能量的美好字眼。所以,有教育家说,“有教养”父母能给予一个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而且,一个孩子有没有教养,其实跟他的实际年龄没多大关系,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虽然年龄很少却已经具备良好品质的少年,也存在着很多品行低劣的成年人。因此,一个孩子不能因为年龄小就应该没教养,它是一种从小就应该养成的良好品质。同样的道理,贫富也跟教养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物质生活较为困乏之人,也有可能经常乐于助人,为他人慷慨解囊;而一个生活条件相当优越的人,也有可能斤斤计较,不知尊重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没教养”是一个杀伤力很大的标签,不但从人格上否定了一个人的本身,尤其是孩子,还顺便对孩子的家长及家庭所有成员,都表示了鄙夷及羞辱之意。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得“人见人爱”,但是将孩子养得有“教养”,却是最起码的义务。
金星曾经说过:“将孩子培养得不招人讨厌,是我的育儿标准。”她说的就是“教养”的问题,因为通常来说,不懂事的孩子都往往是较令人讨厌的,而将孩子培养成不招人讨厌而让人喜欢的人,就是家长的教养。
要知道,一个被骄纵溺惯的孩子,是很难招人喜欢的,也虽很难以融入周围环境的。因为家长的无度纵容,是会孩子无法顺利的走进外面的社会之中的。因为一个从小就爱占小便宜的自私骄横的孩子,身边往往没有多少小伙伴的,长大后也极容易给同学、朋友、同事造成很坏的印象,从而极大地影响到人际交往和人生发展。所以,培养有教养成的孩子,不仅孩子需要提升,家长也更需提升。
在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比如,当你不小心把水或果汁等物洒在了公共车的座位上时,就要要及时擦干净,这就是一种教养,因为这样,你离开之后,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而讨厌你了。这些小小的细节,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性素质。所以当我们学会或教孩子学会,不把麻烦留给别人的时候,便是最能体现“教养”的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