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冲动的孩子,父母不知如何“治”?有效的好方法来了

作者:幼儿说 01-31阅读:3605次

一天晚上,我和孩子们都比较晚回到家,两个孩子都很饿。

当时我给5岁的儿子拿了面包,给女儿泡了奶粉。但牛奶的温度有些高,不适宜立即喝,我叮嘱那时还未够2岁的女儿阿果要等一会,让她先吃一些面包。但是当我转身忙着收阳台的衣服时,传出阿果哭闹的声音。我走进屋,原来阿果着急想喝牛奶,她踮着脚尖伸手要拿奶瓶时,被他眼尖的哥哥发现了。

哥哥说牛奶烫,担心妹妹被烫到嘴巴,所以伸出手臂把她抱住。阿果因为哥哥阻止自己喝牛奶很生气,一边推哥哥一边哭闹,后来还用左手捶打哥哥的胳膊,右手狠狠地揪住哥哥的头发,痛得哥哥直掉泪。我阻止了阿果的野蛮行为,这时哥哥一边揉着脑袋一边还把妹妹拉到镜子前,指着她的脸蛋,说:“妹妹,你看,你的‘着急虫’出来捣乱了吧?着急的女生一点也不可爱!”我被儿子的小棉袄行为暖到了。

我对阿果说:“哥哥怕你被烫到才拦住你,但你把哥哥揪疼了,怎么办呀?”

阿果一边说“吹吹不痛”,一边把小嘴巴凑到哥哥的后脑勺吹了几下。

听说,孩子着急时,大脑会经历奇怪变化?

作为成人,我们常常有着急和紧张时,大脑一片空白或短路,从而做出糟糕反应的情形。为什么会这样?哥伦比亚大学的学术院长西安·贝洛克(Sian L. Beilock)曾经做过一项着急导致大脑空白的研究,因此我找到了科学的解释。孩子大脑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长时记忆,另一种是短时记忆。孩子面前关注的事情,往往属于短时记忆。当大脑出现着急,即“着急虫”跑出来时,这种担忧和焦虑就会占用了短时记忆空间,就像一台电脑的内存满了,导致电脑不动了,所以大脑出现空白或短路,从而导致孩子容易做出冲动行为。

在原始社会,“着急”对人类的生存据说也有好处。

例如一个原始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当他在森林里看到一头野猪,为了生存,他的身体会立即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这时大脑会把血液输送到四肢,为原始人捕捉猎物做好准备。而这时,大脑也因为缺乏血液而难以理性思考,只为了眼前的猎物而行动。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对此也有相应解释。他说,人类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而是会找捷径。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再需要为食物而着急,但着急的人性还存在,却变成了鲁莽的行为了。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身上也不难看到类似情形:

当一个小宝宝着急地想玩别的小朋友手上的玩具熊时,他可能会一手便抢过来。倘若对方小朋友紧抓玩具不放,他可能还会咬人或打人;

当一个小朋友着急地想吃冰淇淋,当大人让他等一会时,他可能便会失去理智地在地上打滚哭闹;

当一个孩子着急地想看电视,但碍于作业还未完成时,着急就可能会让孩子在作业本子上面乱写;

当一个孩子着急地想出门玩耍时,他便可能忘记了带钥匙这一必备动作,轻易导致自己被锁在了门外……

所以,在大脑缺乏理性时做出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是莽撞的行为。这便是孩子着急的坏处。

有一位妈妈曾经给我留言,说她的女儿脾气很暴躁,总是一副不能等待的样子。她给我举了一个例子:

某天,妈妈带女儿到公园玩,来到荡秋千的地方,有另一位小女孩正坐在秋千上面。妈妈叮嘱女儿“等一会,要排队”。但她一不留神,就看见女儿伸手把对方揪了下来,导致秋千撞到对方的鼻子上,鲜血直流。这位妈妈很懊恼,形容女儿“非常着急,屡教不听”。

我问她:“当你着急时,你会不会容易做错事?想象一下,一天早上,当你着急地想出门赶汽车,出门后才发现穿错了鞋子。”那位妈妈点头说:“是的,这种情况很常见……”,还没说完便恍然大悟,“我家女儿是因为太着急了,所以便做出了冲动的行为。”我告诉她,“孩子着急时,理性思维是空白的,这时父母应该帮他调用理性思维,比如你可以提醒她,‘着急虫跑出来了,别冲动做错事哦’,这样往往能帮助孩子思考和自省。”后来这位妈妈说,孩子的冲动行为减少了不少,积极的行为也多了,妈妈再也没被人批评“坏孩子的妈妈”了。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孩子也不能像走兽那样着急,应该懂得耐心的可贵……

关键字:着急冲动、幼儿心理、育儿方法、亲子互动、早期教育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