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家长不同?咱们的父母总在一件事上摔跟斗,看看你在其中没

作者:芝麻爸爸vlog 11-28阅读:3526次

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很多爸爸妈妈都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很少关注孩子的感受。我们要不是小看了他,要不又是高看了他,只按照我们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却没有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

著名的教育家卢梭说过,孩子不是小大人,孩子有自己的情感态度,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并且引导他们完善自我。

不少爸爸妈妈都认为尊重孩子这件事很复杂,很抽象。其实,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并不难,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就是尊重孩子的逻辑起点。

01 中国的父母vs国外的父母

在实际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般很容易忽视孩子的自身感受的。就拿同事来说吧。

同事本身是一个非常上进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教育孩子上。为此,同事早早的就给孩子开始早教,很小的时候就带孩子到文化馆中接受艺术的熏陶。等到孩子长大了一些,又非常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不仅仅报各种补课班,还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希望孩子的综合竞争力可以得到提升。

我们可以看到,同事真的是为孩子操碎了心。我们心目中的好父母,其实就是同事这样的。可是孩子可不是这样想的,因为同事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但是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都不怎么开心。

那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国外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吧。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在美国的一个家庭中,陪伴孩子长大的小狗死了。孩子非常伤心难过。这位爸爸就为孩子专门制作了一段视频,以小狗的语气告诉孩子自己已经去了天堂,去了更好的地方。

孩子哭了,告诉自己的爸爸小狗不是这样说话的。孩子非常难过,爸爸也非常难过,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的幼小的心灵。

网友评论,看看国外的父母,他们都想方设法让孩子不要长大,照顾孩子脆弱的内心。但是我国的爸爸妈妈多半是催着孩子成长,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02 为什么要关注孩子的感受?

人是情感的动物,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所以,教育孩子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应该关注孩子的感受。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发现,有时候孩子会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其实,这就是爸爸妈妈经常忽视孩子感受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对孩子过分保护。当时的科技非常发达,孩子的妈妈在孩子的头脑中植入了芯片。一旦生活中有了血腥或者妈妈认为不适合孩子的画面,在孩子面前都会打上马赛克。

之后,孩子变得不理解很多人的表情了。包括外公去世的时候,孩子都不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外公病发身亡。

虽然影视作品中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端倪。那就是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忽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就没有办法成长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因为他们的情感是缺失的。

03 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忽视孩子的感受?

其实,对孩子情感的关注,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是缺失的。其实,这和我们国家的文化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我们一直都强调师道尊严,强调教师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是实际上,教学是一体的过程,学生在某些程度上才是教学的中心。

在西方,我们发现,从卢梭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关注孩子的教育文化。当时,卢梭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而是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从此之后,对儿童的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就成了国外教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其实我国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关注,缺乏对孩子情感的关注,其实更多的是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教育经验的缺乏。很多爸爸妈妈好像只是知道打骂和惩罚孩子,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了。

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不知道关注孩子情感的父母,其实是无能的父母。这些爸爸妈妈没有认识到关注孩子情感的重要性,自然在教育实践中也就不重视孩子的感受了。

04 父母应该怎样关注孩子的感受?

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实际上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语言,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表达情感。

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而情感的表达需要依靠语言。因此,要想做到关注孩子的感受,我们就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耐下心,多花一些时间通过语言交流听听孩子的想法,实际上就是在尊重孩子的感受。

另一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管理学家认为,当双方处于同等地位的时候,双方才可以更有效的沟通,才可以在交流中更容易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因此,爸爸妈妈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贯彻平等的观念。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孩子才更愿意和父母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相信大家对于关注孩子感受这件事情已经有个更深刻地认识。那么,大家对此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