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之前,孩子第N次犯错;60秒之内,听不到哭闹,闻不到硝烟;60秒之后,妈妈不再生气,孩子乖乖听话......
这是个魔法吗?不!这只是我们送给妈妈们的一个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8岁的儿子做作业特别磨蹭,每天都得折腾到深夜;9岁的女儿总说自己没有作业,实际上老师安排了作业;7岁的儿子总是犯同一个错误,每次都说懂了,但下次继续犯;10的女儿丢三落四,上课总缺东西。
“那一个瞬间,我觉得自己肺都快炸了!”
很多母亲的第一反应是雷霆大怒,而发作之后的结果往往是妈妈筋疲力尽,孩子无比委屈,最后两个人抱在一起,都哭得挺伤心。
然后呢?然后就是你懊悔、道歉,第101次下决心——要镇定,对孩子要有耐心。
所以你需要一种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你需要知道当孩子再次挑战你的家规或者将自己的健康安全视作儿戏,你正确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
所以,请仔细阅读下面这个60秒纪律法则。
能够做到下面的6个步骤并不简单,需要你付出很多的努力。比如要了解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自制力。
其实,规范孩子行为的目的不是让他不往地上扔蛋糕,不在墙上乱涂乱画那么简单,而是在向他传递你的价值观,并且让孩子学会像你那样自律。
总则就是:当状况发生时,你首先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犯了什么错误,而是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回应。
期待:你不再大动肝火,孩子会清楚知道自己犯错的后果,你可以准确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希望是什么。
做法只需要做到以下6步:0~10秒:快速反应“安全第一”是与孩子相处的首要原则,任何情况都不例外。所以如果孩子的违规行为危及他的安全,你的快速反应就至关重要。你要马上将他带离危险地带,或者拿走他手中的危险物品。快速反应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或者是你想要和他谈论的问题上来。
如果必要,你还可以先将孩子带离“事件现场”,这样做对你自己也有好处,在远离了洒满饼干的卧室、被涂得一塌糊涂的墙壁,或者是被几乎毁掉作业本后,你就会比较容易做到不发脾气,不说那些以后会让自己后悔的话。
20~30秒:情势评估用几秒钟时间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对你非常重要。
我听过一个朋友的故事:她2岁的儿子有一次用紫色的水彩笔在客厅中间画了一条粗粗的线。这条线穿过朋友心爱的地毯,爬过她刚刚洗干净的沙发罩。
“我当时气极了,盛怒之下甚至撅断了儿子的笔。”朋友回忆说,“而孩子当时看我的眼神却充满了惊讶和无辜,似乎根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这么生气。”
事情过后很久这位母亲才发现,儿子当时之所以那样做是在模仿他刚看完的图画书——《我有一支紫蜡笔》。
在小男孩看来,他所做的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事。“我当时要能冷静地想想就能早发现这个事实了。“朋友后悔无比。
早发现这个事实当然并不能挽救漂亮的地毯,但却能完全改变你看问题的角度。
可是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头脑保持足够清醒,来对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呢?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场面:你无意中发现孩子在撒谎。
那一刻你的第一反应是:这已经是他第4次撒谎了,随后你想到他今后会成为一个不诚实的孩子,他会习惯于欺骗和编造,他长大了会因此遭人唾弃……你越想越生气,越生气想得越多,终于你抬手给了孩子一巴掌。
所以,你一定努力使自己只考虑事情本身,而不要去想孩子过去做过些什么或者将来会有什么影响,这样做只能让怒火越烧越高。
除了冷静地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还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开始蛮不讲理地吵闹有时只是因为他觉得饿了,而6岁的孩子拒绝吃早餐可能是因为他昨天晚上睡得不够。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该问问自己该做些什么来防止同样情况再次发生——比如尝试调整一下孩子的作息时间,而不是对孩子严厉地训斥——“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其实对小孩子来说,有的事情你说一百遍也不管用。
30~40秒:对孩子说什么?“我数到三,你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不许边喝水边做。”类似这样的话,不管你说得再声色俱厉,其作用也只是让孩子觉得他被迫做了什么,而无法让他学会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所以,更有效些的方式是告诉孩子你为什么不允许他那样做,以及他那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
解释缘由的时候,你的语言要尽量简洁——孩子越小,你就要说得越简单。你要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孩子除了需要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他还得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我们一般都不画在墙上,而是画在纸上。”或者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需要专注。”
说完这些,你就该就此打住。让这件事这样过去吧。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简单的话往往容易给他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说得太多反而让你想传达的信息变得模糊和容易忘记。
“如果孩子拒绝听话或者坚决反对怎么办?”——那就另找时间再跟他谈,那时大家的心情可能都会比较好。
40~50秒:需要给孩子留个教训吗?有的父母认为处罚对管孩子非常重要,但专家们却不同意,认为处罚只有在你所有的解释和说服都不管用的情况下才需要,而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
而所谓要给孩子留个教训或者让他长点记性的处罚方式都没有必要。如果孩子在客厅里扔球,你只要把球拿走就行了,而不需要再处罚他。如果孩子触犯的是一些你认为很重要的原则,那么你可以换个大家都比较心平气和的时间再跟孩子谈。
只有某些特殊的情况你需要给孩子一点小小的处罚,比如孩子故意犯错,并且对你明确的制止毫不理会。而最有效的处罚就是让孩子尝到他的不听话的行为的直接后果——比如他打了小伙伴,那么他就不能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50~60秒:需要给孩子立个规则?儿童教育和心理专家们那里流传着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终如一,说到做到”。
别看孩子小,他们的思维方式可是很有逻辑性的。他们会认为:“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说到做到,那他们的话也就可以不听了。”所以,在规范孩子行为方面,你的规则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坚持贯彻到底。
记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一些你根本不会做到的威胁的话,什么“你从今以后再也不能吃巧克力了!”“你这一年都不能看动画片了”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只可能是伤了孩子的心又降低了你自己的威信。
(本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