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孩子只属于情商高的父母吗?你得这样处理孩子情绪

作者:青芽儿 06-18阅读:5198次

情商,一种比智商更重要的能力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情商”一词作为成功人生中不可忽视的一大要素渐渐被我们所熟知,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只有拥有较高的情商,以后到了社会上,才能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高负荷的工作。

想想我们每天的生活就知道了,有些人工作明明就做得很好,可他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到处挑自己的刺,不断地打击折磨自己;或者有些人很清楚某个问题只要张嘴问一下别人就能解决,可她就是宁愿自己闷在那里搜肠刮肚想半天,也不跟人求助;还有一些人在办公室成天充当跑腿小工,帮同事做这做那的,累得趴地还是说不了拒绝……

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存在怀疑,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坚信困难是自己的事,不敢跟别人提帮助,怕遭到不好的结果;低自我感,习惯用讨好的方式跟人相处,不懂拒绝等都是情商低的表现。

那么,一个人的情商高还是低,究竟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毫无疑问,还是要落到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上。父母是孩子人际交往名单上的第一批人,孩子在亲密的家庭环境中学会如何感知自己,感知他人对待自己情绪的感受,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回应方式,以及如何理解和表达希望和恐惧。这种影响方式更像是一种垂直方向上的继承。

父母情商高,本身就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擅长情绪处理的父母,与不擅长处理情绪的父母相比,前者的孩子更容易相处,对父母更有感情,在父母面前不会感到紧张。此外,这些孩子还更善于处理自身的情绪,情绪不安的情况较少。他们在社交方面也更受小伙伴的欢迎或喜爱,较少出现粗鲁、好斗等行为。孩子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习更有效率。

也就是说,父母处理彼此感受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情商低的父母会以恶劣的方式影响孩子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在做着破坏孩子情绪智力(情商)的事:

情境一:路上,孩子因没给他带他最爱的玩具倒地上哭闹,妈妈一开始还好心好意地说“乖,这次是妈妈没想着,下次一定给你带”,见孩子还不依不饶,立马火大了,冲他喊道:“你要哭就在这儿哭吧,我走了”,孩子哭喊着追了妈妈一路,妈妈愣是没有停下来理他。

情境二:忙碌一天回到家,心情正烦躁着呢,孩子却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画了一幅很好看的画,你快过来看看啊”,“什么好看不好看,喜欢画就坐到那边乖乖画,别来烦我,你就让我清静一下好不好?”孩子的兴奋顿时被妈妈的话浇灭了,愧疚失落地回到自己房间。

情境三:孩子正努力尝试着怎么玩新玩具,爸爸妈妈在旁边不停地指挥:“快点把这个东西装进去,这样才可以玩嘛”,“哎,你别弄得太用力了,要慢慢地装,别又弄坏了”……孩子听了这些声音脑子更乱,焦急无助地都要哭了,一旁的爸妈却不管孩子的泪水,继续催着他完成。

情境四:超市里,孩子拿到最喜欢吃的零食,非要立即开吃,妈妈跟他解释这样不行,还没结账呢。孩子一见妈妈不答应立即撕开嗓门大哭起来,妈妈实在没办法,“吃吧吃吧,把袋子留着,到了外面我再到阿姨那结账”。孩子心满意足地吃起零食来,并记住了“一言不合就开嗓”的招儿。

足够的情感交流,能够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

谁都会有情绪,孩子也不例外。但是一些本身就不太懂得如何处理情绪的家长,最怕就是遇到孩子爆发小情绪的时刻了,情境一就属于这种情况。

不管跟孩子讲多少遍现实情况,说多少次道理,他就是听不进去,噘嘴,跺脚,最后来个嚎啕大哭。任你再多再好的脾性,也会被消磨得一干二净,这个时候怎么能不动粗?

动粗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忍受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不知道要怎么跟这些负面情绪和谐共处,负面情绪一上来,就要粗暴地压制下去

于是,在幼儿园里才有一听到别的小朋友哭就要去打的孩子,在生活中才会又多了一个听不得孩子哭闹,孩子一哭闹就要玩命制止的大人。

另外,情绪感受长期受到忽视的孩子,无法体会到自己和父母之间亲密的情感上的关系,跟父母的感情会很冷淡,到了社会,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亲近。

你向孩子倾倒情绪垃圾了吗?

孩子有时候已经将她的情绪、心情表现在我们面前了,期待我们能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她,就如情境二一样,她画了一幅很好看的画,想叫妈妈过去看看。

可这个时候妈妈还沉浸在忙碌一天后的糟糕郁闷的心情里,根本没心情去看孩子的画,孩子兴奋的情绪感受被妈妈心烦气躁地否定掉了。

强势的妈妈,带给孩子“处处有地雷”的压迫感

在情境三里,专横缺乏耐心的父母,一心只顾着激烈地催促叮嘱孩子正确地玩好新玩具,却没有停下来留意孩子此刻的心情,他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的。

孩子本来就在为没有摸透玩具玩法这件事感到紧张焦灼,有点泄气了,父母却还在声音尖锐地指挥来指挥去,轻蔑对待孩子的感受。

这些被否定、被轻蔑对待情绪感受的经验一旦多了起来,孩子容易产生低自我感,不能或者不敢在别人面前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觉得别人不会将他的感受当作一回事。

遇到自身无法应对的局面,他也不懂得跟别人寻求帮助,更多的是固执地,独自一人钻到里面死命抵抗,直到失败。

情境四中,为了不让孩子哭闹,毫无原则地满足他的需求,不给孩子一点儿面对负面情绪的机会,孩子就越学不到理性对待情绪。这种情况下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弱,更容易被负面情绪牵着走,做出一些疯狂不理智的事情,过后又会为自己折腾出来的糟乱局面悔恨、懊恼不已。

最重要的,凡事只管照顾孩子情绪,不讲原则地满足孩子需求,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理会他人感受,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就会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上吃亏。没有谁愿意和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待一起。

失落的体验帮助孩子了解规则,有必要让他经历

如何给孩子健康的情绪经验?

父母能否在第一时间看见孩子的情绪,以恰当的方式帮助回应到孩子的心理感受,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以及最亲密的人的认识:

能够敏感觉察到孩子的情绪问题,且及时安抚回应孩子内心感受的父母,孩子在其中学习到,他可以相信别人会关注他的需求,并提供帮助,同时他有求必应;反之,孩子的情绪在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味地忽视和否定的话,他会发现没有人真正关心他,别人指望不上,他无法寻求安慰。

如果父母长期以来用某种方式对待孩子,到了一定程度,基本的情绪经验就会灌输到孩子身上,比如他们在世界上是否安全,他们的感受能否得到关注、别人是否可靠等。

善待情绪,不管孩子的还是自己的

情商低本不是父母的错,更可能的是我们以前也被错误地对待过,没有好的经验可以传递给孩子。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果父母小时候哭鼻子时,就是被大人粗鲁地打一顿训斥停止的话,等以后他们也成为了孩子的家长,就会看不得孩子的哭,孩子一哭就想粗暴地向他喊停,你受不了孩子的哭,因为它唤起了你童年哭的时候没有得到关爱的痛苦。

父母受过什么样的情绪教育,也会同样地教给小孩

但其实,只要父母平时多加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前多点耐心,多点理解,就能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让孩子在良好的情商智力下走向成功:

(1)平时多观察和注意孩子的情绪,在察觉到孩子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苗头时,尝试站在他的角度看待整件事情,理解他的内心感受,不管好与坏。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孩子究竟在为什么事烦恼生气,我们可以用这些话来问问孩子,“你生气是因为晨晨不肯将玩具借给你玩是不是?”、“你难过,是因为妈妈刚才没有理你是不是?”、“你当时为什么要跑,你想到什么了呢?”

(2)在孩子有什么想要跟你聊的重要的事情时,你如果没有办法及时回应他,请别说“别烦我,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是暂时停下来,真诚地对他说“我现在有点事情要忙,你稍微等一会,等我忙完了再找你说”。

(3)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自己为了生活中其他的事心烦气躁的时候,不要把这些情绪带进你与孩子的相处中来,尤其不能让无辜的孩子在你强势无比的情绪里充当炮灰,告诉孩子说你现在需要冷静一下,待会再跟他谈论这件事。

凭心情忽冷忽热的对待,会让孩子内心的无助感增强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第一,孩子能够从你对自身情绪处理的方式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影响,懂得在汹涌恶劣的情绪上来之时不鲁莽行事,用离开当下环境、转移注意调节等方法让情绪渐渐冷静平和下来,再去处理问题。

第二,孩子不会被父母全凭自己心情的对待方式推进深感周边处处有威胁的深渊,他知道只要他调整好行为了,你就会接纳他。

(4)跟另一半发生冲突时,不要在情绪急剧爆发的当下恶语相向,谁也不让谁地撕扯干架,也不要使用于事无补的冷暴力,最好是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好好地沟通交流,找到共同可以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给孩子做出的最好的相处榜样。

当看到孩子未来不会被太多矛盾纠结的情绪所困扰,淡定从容地处理遇到的每一个挑战,获得他精彩人生的那一刻,你会欣慰自己做的一切改变都是值得的。

你为孩子改变的一小步,延伸到孩子人生里便是一大步

你有没有遇到过孩子的情绪问题呢?

你是怎么处理的?

欢迎留言分享哦

微信搜索“青芽儿”关注;呵护幼小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关注儿童心理,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给芽儿点个赞;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呵护幼小的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关注儿童心理,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微信搜索“青芽儿”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