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墨宝妈妈团,关注我们并成为万能妈妈
每天带你学习一种
全世界的育儿方法
商场的游乐园、幼儿园、培训班、游泳池……小小的孩子,已经开始全面进入他们的“小社会”。最近,不少家长和小朋友,都进入了幼儿园的备战期,大人们有点小担心,家里乖巧内向的宝宝,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怎么办?
一定是打回去啊。在一期奇葩说上,现场9成的人,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答案。因为,我们选择打回去,不在于拳头,而是在于反击的精神。而这,是一种标志成长的精神。
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认同吧,只不过,这只是一种成人逻辑,而不是孩子的逻辑。于是,我们见到了之前那个商场游乐园里,歇斯底里地帮宝宝反击的妈妈。于是,也有了下面这个让我有点瞠目的新闻。
1
事情就发生在前不久的杭州,一个小小的英语培训班上,正进行一个游戏环节,需要几个小朋友躺下,3岁2个月的小男孩没有躺,“恶作剧”似的,朝旁边同学的头上踢了两脚。恰恰这一幕,正好被窗外同学的妈妈看到。
下课了,这位妈妈把小男孩堵到教室里。当时她的孩子,老师都在场。
妈妈认为小男孩欺负了她的儿子,教育3岁4个月的儿子“要打回去”。没有看到儿子的行动,妈妈喊着“打回去”的话,拉起儿子的手,朝小男孩的头上、脸上打了两下。
这个举动让在场老师错愕。小男孩的爸爸震怒。看到这里我也有点瞠目。
回忆我们的童年,小朋友的逻辑很简单,是选择性遗忘,都只会记得自己被“欺负”的记忆,很少有欺负别人的印象。
对于这位妈妈的儿子来说,当时妈妈做的这个举动,只是让他愣了一下,接着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玩桌上的玩具。可能,他自己,对于之前被同学踢了一下头,也并不那么在意。
可是,他却不知道,经由自己的小手,传达到同学头上的那轻轻的几下,却产生了飓风般的蝴蝶效应。
事发当天的晚上,被打的小男孩,回到家仍一直不停重复着“阿姨打我了”之类的话,不肯入睡,小便也失禁了。
爸爸赶紧带孩子去了一趟儿保心理科,医生说,不好下定论影响有多大,有可能是一辈子,也可能是一阵子。
2
孩子间打闹很正常,家长觉得吃亏难道不能和我们说吗?
为什么要当众去打一个3岁的小孩子?
这是小男孩爸爸的控诉,这样的责问也是我们的责问。可回看一下两个小朋友之前的相处,却又浮现了事情的另一面。
培训班老师说,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打闹。两个小朋友是截然相反的性格,小男孩很“热情”,好动,有点淘气。被踢头的小同学,有点内向,不太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
两个人一起上课两个月,有好几次好动的小朋友上去“拍”内向的小朋友。内向小朋友没有哭闹,老师也没有太在意。
这个妈妈也在几次跟老师的聊天中提到,希望班上其他的小朋友乖一点。
其实这里可以看出来,这种大人认为的“被欺负”,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这位妈妈正是有了这种印象,才在目击到“现场”之后,爆发,以至于亲自出马“打回去”。
小朋友性格各异,可能,我家就是内向的那个,也可能,是热情好动的那个。在妈妈“动手”之前,我们还会站她一边,恰恰家长用“打回去”的成人处理方式,将这个事情的性质,做了一个颠覆性的大反转。
3
我们常说,打回去,是希望孩子不要太老实,被欺负的时候还手,变得自主、强大。
这种提倡,被赋予了很多正面意义,比如,有人说,比一时的欺辱更可怕的是,一生变得软弱。
比如,善良非常可贵,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就是软弱。
比如,痛苦本身并不是财富,但对痛苦的反思,是财富。
再如,被欺负本身不是礼物,对欺负的反击,即是礼物。
而在我看来,小朋友的世界,有他们自己的江湖规矩,他们与世界打招呼的方式,其实是带着一点点蛮性的,而这,也就成为了童年。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我是游乐园里那个歇斯底里的妈妈!》,引起了很多的家长的关注,其中谈到,大人们认为的欺负,在于孩子来说,根本没当回事儿。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小朋友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金星就曾讲她的一段经历,印证了这一点。有一次,金星带着6岁的儿子去超市买东西,儿子一个人玩起超市里的一个儿童小推车,这时候,一个7、8岁的小男孩走过来,有点霸道地说:这是我的车。男孩跟儿子抢车,争夺过程中,还给了儿子一个耳光。
看到这一幕的金星心疼坏了,立刻要孩子打回去。可是儿子对她说了一番话,让她自己受了一番教育。
孩子说,他打我是他妈妈没教育好他,如果我打回去,我们就一样了,警察叔叔就会把我们带走的。
不一会,那个男孩的妈妈赶过来,当场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教育,并道了歉。一场妈妈的“战争”,消弭于无形。
4
成人世界,约束的规则是法律;而小朋友的世界,约束的规则就是教育。
我们说,打回去,培养的不是还击的力量,而是培养还击的智慧。
孩子被欺负了,到底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很多家长这样问,大家需要一个正确答案,应该怎样告诉孩子下面一步如何做。
看过儿童心理咨询者左飞的观点,觉得很有启发意义:教育没有正确答案。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被人欺负时,你应该怎么做怎么做,那么从今往后,在孩子的世界里,应对这种事情就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了。
这种做法的一个潜在假设是:爸爸妈妈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对的。
但是很遗憾,很多时候这是不成立的。任何事情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父母并非神人,无法知道所有这些方法。
父母告知的那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将孩子的社交能力,局限在父母所处的水平,封死了一道孩子成长的大门,约束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潜力。
所谓引导,就是限定好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里让孩子随意发挥,寻找自己最合适的那个点。而这个界限越宽,孩子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就会越大。
我们要清醒的一点是,家长的答案往往都不是最好的。
看了那么多大人提供的解决方案,总结起来,无非是这么几个解决方案
1 男孩就让孩子去打,女孩就让孩子温柔一点
2 找妈妈
3 打,打不过就跑
4 要让孩子有打过架的经历
……等等
但没有哪个答案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同。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提出来每一个方案的利弊,然后去鼓励孩子尝试,两个人讨论之后筛选出来的方案。
而家长对这些方案的界定只需要在原则层面上去界定:
1 这样做可否达到目的;
2 是不是会伤害到他人;
3 是不是会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
4 这样做道德不道德;
最终只要没有触犯原则,最后还是要让孩子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然后去尝试。
相信我,如果家长们坚持用这套方法去引导孩子解决平时的问题,终有一天孩子自己想出的方案会让家长惊喜万分!
孩子被欺负了?不必过分担心,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一次让孩子变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 end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