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妈妈为偷懒创办“家庭学校”,一年之后见奇效

作者:广秀说男道女 06-27阅读:524次

三个妈妈为偷懒创办“家庭学校”,一年之后获得奇效 注:图片源自网络

说明:这篇文章写于几年前,文章中提到的“家庭学校”即“home school”,此文在我博客中发表后,一位定居美国的网友passer_by发帖说:“美国几十年前就有这个了,叫做home school,在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教育方式遍布美国,我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全是home school。”呵呵,没想到我们三个妈妈的灵机一动,贪图省事想出来的合作教子的方法居然与美国很多妈妈们的做法不谋而合,可见此法不分国度,值得妈妈们尝试。特此说明。

“家庭学校”由三个妈妈创办,这三个妈妈分别是我、小杨和小韩。我们来自北方,现在同在海南一所师范学校工作,是同事,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家庭学校”的学生只有三个,依次为澄澄、点点和坤坤。他们都4岁多一点,在同一所幼儿园读中班,是我们这三个家庭的独生宝贝。

为什么要办这个"家庭学校"呢?

有一天晚上,小韩、小杨各自带他们的宝贝来我家串门。三个小东西在儿子的小屋里玩玩具,做游戏﹑尖叫﹑打闹,开心极了。我们三个妈妈在这边却愁肠满腹,纷纷诉说着家务的沉重,带孩子的辛苦。

我们都是双职工家庭,老人也全在遥远的北方。孩子白天放在幼儿园还好,下午一接回来,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纠缠大人,让你陪他做游戏,让你给他讲故事,不理他吧,就这一个,看他孤单得可怜,不忍心。一理他,小家伙花样百出,一晚上就让你什么也干不成。

我们越说越觉得自己不堪负荷,那边的三个宝贝却越玩越兴奋,一晃两个钟头过去了,他们没有一点纠缠我们的意思。看着他们,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孩子多了好管教”,“易子而教”孩子更容易成才。何不把这三个孩子集中在一起,每晚由一个母亲专门看管,顺便再教他们一些东西。这样既可以摆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也让我们这些母亲有从容喘息的时间。

我把这个想法跟那两个妈妈一说,他们立刻击掌叫好。我们凑在一起细细筹划了半天,“家庭学校”就开张了。

从那时起,每周一、二两天,晚上7∶30~9∶30,三个小家伙准时集中在我家。根据分工,我负责对他们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重点给他们教一些古诗词,指导他们按照古诗的意境进行表演。比如教"松下问童子"这首诗,我让一个小家伙站在板凳上手举一片树叶扮作老松树,其余的两个一个当诗人,另一个做童子,按照诗的本意对话表演,三个小家伙可认真了,而且非要轮换着把每一个角色演一遍才肯罢休。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方式,他们很快就把这首诗记住了。

除了学习古诗之外,我还耐心地陪他们一起游戏,在游戏中教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或成语。如我让他们站在房间的两端,同时往中间走,碰到一起了,两人就握握手,然后我告诉他们,两人碰到一起是“相遇”,相遇后要“握手”,这样他们很快能领会这两个词的意思。用这种办法,我每晚都可以教会他们好几个常用的词语,使他们能够用词语准确地进行表达。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寓教于乐,三个小家伙学得津津有味。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带他们到操场上散步,或者指导他们自己报幕,表演节目,比赛唱歌,跳舞或背诗。三个小家伙都很好强,争先恐后,往往到了该回家的时间还恋恋不舍。

在我这里半年多的时间,一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小东西们都记住了。一天,我从杂志上看到香港人最喜欢的一百首经典唐诗的名字,说出来让儿子背,他一口气全背了出来。

又一次,儿子澄澄和点点在操场上玩,两人比赛着背李清照的《声声慢》,那么长的一首词,竟然一字不落。一个路过的老师听到了,奇怪地问我:“这么深奥的一首词,你怎么让他们记住的?”

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只要用心思总会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好方法。他不知道,三个孩子在一起,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再加上直观生动的讲解,他们完全可以记住-不可低估了小孩的学习能力。

周三、周四的同一时间,三个小东西又集中在小杨家,小杨是学校的电脑老师,擅长逻辑思维。她主要对他们进行数学知识的熏陶和训练。小杨很聪明,点子也多,她买来火柴棒,准备了绿豆,也自己制作各种生动直观的教具,让孩子在游戏娱乐中得到数学知识的启蒙。

比如她让小家伙们比赛夹豆子,或摆火柴,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认识数的关系,训练他们做题。她又常常把女儿点点的一箱子玩具搬出来,摆成一个小商店,让孩子们在买卖东西的游戏中学会加减法,学会算账。

我儿子澄澄被小杨调教了几个月,不但10以内的加减法滚瓜烂熟,而且10以上的进位加减也算得清清楚楚。有一次我随口问他:"8+7=?"小东西掰着两只手算了几下,立刻告诉我是15,我问他怎么算的,他说:"凑10呗,杨阿姨说了,先把第一个数凑成10,第二个数剩几个就是十几。"看来他不是蒙的,而是掌握了运算法则。

几个我教过的已经毕业成为小学教师的学生来家里玩,儿子让他们出题考他,往往是题目刚一说完,儿子就能准确说出答案。这些学生惊讶不已,说他比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反应还要快,问我是怎么调教的。

其实这全是小杨的功劳,我不止一次看到她从图书馆抱着厚厚一沓幼儿教育的书出来,她说给这三个小家伙上课可比给中师生上课累得多,要吸引住他们,实在不容易。从我儿子的表现来看,她的辛苦并没有白费。

周五周六晚上,孩子们自然在小韩家度过,小韩是实验员,心灵手巧的那种人。当初我们商量学习内容的时候,她说她喜欢画画和手工制作,就教他们学这两项吧。

儿子从小韩家回来时或者带回一幅完整的画,或者拿回一个折纸或小制作。他常常兴奋地找来材料给我演示一下是怎么做的,把我也教会。

从小韩那里,儿子收获最大的是养成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他常一个人坐在小课桌边,涂涂抹抹画半天。有一天从小韩家回来,他兴致勃勃地说:“妈妈,坤坤在他家开画展呢,韩阿姨把他的画都贴在墙上,你也要给我办个小画展”。

我说:“好啊,你画出10幅画,画得好的话,妈妈也给你贴上”。儿子忙碌了一个星期,果然画出十几幅充满童真稚趣的画,我用透明胶把画贴在儿子的小房间,一有客人来,儿子就迫不及待地拉了人家去看他的小画展。

现在我隔一段时间就要帮他更换一下墙上的画。

“家庭学校”已经开办一年多了,孩子们也在一点一滴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性格开朗了,能够自己坐下来干一些感兴趣的事,在幼儿园里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六一”期间,坤坤被选为园中“庆六一文艺晚会”的主持人,还在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点点和澄澄参加园中“朗诵和讲故事比赛”,结果我儿子澄澄获得朗读一等奖,讲故事比赛第二名。点点赢得了讲故事比赛第一名和朗读比赛三等奖的好成绩。他们三个还同时被选为园中小喇叭广播站的“小播音员”。这些成绩与园中老师的辛苦培育分不开,但我们三个母亲也功不可没。

“家庭学校”不仅让孩子受益,有了良好的学习成长条件,克服了独生子女常见的孤僻苦闷心理,让我们三个母亲也收获多多。

首先,它逼得我们不得不翻看大量的幼教书籍,想方设法把孩子教好。这样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水平,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素养。

其次,它为我们腾出了大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周中至少有4个晚上,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安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因此,我觉得有条件的家长相互合作着教育孩子,比自己辛辛苦苦的一肩担当,要好得多。我们的“家庭学校”就是最好的证明。

注:此文选自广秀育儿专著《好家教培养好孩子》,如有婚恋教子问题,欢迎关注:百度问咖——车广秀“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