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父母该鼓励孩子打回去吗?鼓励孩子打回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暴力?不打回去会不会导致懦弱?
有位妈妈最近留言,说她的儿子(下面称小D)在小区玩耍时,被一个粗野的小男孩抢玩具,在小D护着玩具时被对方用玩具枪往头上砸了一下,小D当场就哭了,随后脑门还隆起一个肿包。没多久小男孩觉得小D的玩具太无趣,不仅没有还给他,还扔地上让小D捡。小D捡起玩具委屈地回家。小D爸爸一听火冒三丈,呵斥小D立即出门跟小男孩打一架;小D妈妈阻挠,认为教孩子打回去是错误的教育。两夫妻各自在网上找了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章,还因此闹起了矛盾。
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不陌生。有些文章建议应该还击,否则会造成孩子软弱;有些文章建议不应该还击,否则会造成孩子暴力和好斗,这些文章都说得头头是道,到底该相信谁呢?
有心理学家真的专门做了研究。
▷“儿童攻击行为和行为强化”实验
家庭心理学家杰拉德 R.帕特森和李察 A.利特曼做了一项儿童攻击行为和行为强化的实验。这个实验安排在幼儿园进行,在这些实验人员进驻过程中,共记录的攻击事件有2,583次。实验人员记录了这些孩子冲突的应对和发展细节。值得注意的是,80%的孩子选择了不反击,而是哭泣和退让,仅有20%的孩子选择了还击,或者受到老师的帮忙。那些选择还击和不还击或被老师帮忙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变化,以及导致攻击者的行为变化是怎样的呢?
1、如果被打的孩子不反击:
我们先看看不反击的孩子,他们基本的反应是哭泣或退让或任由玩具被抢。
→演化的后果
打人的孩子:行为得到正强化,下次会继续对不反击的孩子实施攻击,或攻击其他孩子,助长了打人孩子的攻击行为。
被打的孩子:行为得到了负强化,大多数被打不反击的孩子下次继续采取不反击,随着对方攻击行为的增加,被打的孩子对打人的孩子的恐惧感会随着次数而上升。
2、如果被打的孩子反击:
1)反击成功
这些孩子被打后,采取了反击,并且他们成功了。
→演化的后果
打人的孩子:行为得到了负强化,下次会对这个采取反击的孩子的攻击行为减少,或者更换攻击目标。
被打的孩子:行为得到了正强化,下次如果被打会继续反击,一次次的反击成功会助长他的反抗。(这个孩子会变得暴力吗?幼儿说稍后回答)
2)反击失败
如果这些孩子被打,并且采取了反击,但失败了。
→演化的后果
打人的孩子:行为得到了正强化,下次会对被攻击的孩子采取更大力度的攻击,也是对对方反抗行为的报复。
被打的孩子:取决于失败的情形,如果由于反击失败被打得较惨,下次再被打会选择不反击;如果对方是险胜的,那么这个反击失败的孩子可能会选择再次尝试反击,如果反击成功,会遵循上面1)继续演变,否则遵循2)演变。
3、如果第三方介入
如果老师介入,比如口头阻止或惩罚打人孩子,打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会有所收敛或停止,或转向攻击其他孩子。如果被打孩子的家长介入,一般都能成功阻止打人孩子对该被打孩子的欺负行为。
▷你可能被上面的各种情况绕晕了,幼儿说转述一下
在被打的那些孩子中,80%的孩子不会打回去。这些不会打回去的孩子,一方面会助长了打人孩子的暴力行为,另一方面这些被打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害怕。
孩子被打后选择打回去呢?一部分打回去并且成功的孩子,下次再被打时会选择再打回去,如果一次次成功,这些孩子会坚守反抗行为,而当初一开始欺负人的孩子被人打回来并且被揍一顿的话,他们便可能不敢再欺负这个孩子。如果那部分选择打回去的孩子失败了呢?下次会受到打人孩子更大力度的攻击,而这些反击失败的可怜孩子,有可能在下一次被打时选择反击,也可能选择沉默,并且这种沉默背后是恐惧感。
▷反击成功的孩子会变得暴力吗?
不一定。有些孩子会,有些孩子不会。如果那些反击成功的孩子在反击中感受到兴奋感,这些孩子更有可能会爱上打人的感觉;如果那些反击成功的孩子的反击行为只是为了自我保护,他们的专注点只是为了击退对方,那么这些孩子即使反击成功也不会主动欺负他人或爱上暴力。
▷所以,结论呢?到底该还击还是不还击?
决定权交还给父母。
评估自己的孩子如果被欺负后该不该打回去,首先要考虑孩子如果打回去会不会成功,如果成功,可以做;如果考虑到大概率会失败,那么最好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家长亲自跟打人孩子接触。如果那部分大概率反击成功的孩子的父母,担心孩子是否会变暴力,一是要评估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属于无事生非或者爱欺负人的,可以鼓励孩子反击;如果评估孩子平时也爱打人,那么最好将解决权交给老师或家长介入协调。
▷最后,选择不反击的孩子,会变得懦弱和依赖吗?
一个孩子选择不反击,并且寻求第三方的帮助,比如老师及时帮忙和阻止攻击行为,能让这个孩子懂得”打人行为是错误的,是会被老师批评或受到惩罚的“;如果父母介入并有效阻止他人欺负,会让孩子得到安全感。如果打人孩子的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孩子的委屈得到了正义的伸张,这个被打孩子的性格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孩子会变得因此有依赖性吗?每次被打都找老师或父母帮忙?其实,如果老师和家长的加入有效果,并不会出现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的。如果确实出现一个死性不改总是欺负人的孩子,无论老师和父母如何教育都不行,建议将事情交给校长处理。
选择不反击而是寻求帮助的孩子会变得懦弱吗?不反击≠懦弱,相反如果老师和家长的及时介入,还会给这个孩子一种支持和鼓励。如果这个孩子总是被打并且总是没有任何人干预,那么便是家长的责任了。另外,孩子的性格往往是多方面的结合体,在这方面丢了,也能在那方面找回来。孩子懦弱依赖与否,父母的教育很重要。
那些一见到孩子被打,便叫孩子无论如何都要打回去的父母,很多时候是被情绪驱动,孩子被欺负,谁都会心疼。当你们要做这种决定的时候,你便要自问一句:“孩子能打赢吗?”有些家长说,打不赢也要打,那么你便还要自问一句:“我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所以,那些鼓励一定打回去或一定不要打回去的言论,会给父母造成了误导,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所以,如果下次有人问,”我的孩子被人打了,要不要鼓励Ta打回去?“那么最理性的回答便是:”被打的孩子,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遗传学创始人法兰西斯·高尔顿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你在大自然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有的孩子果敢而英勇,有些孩子平和而友好,不要用同一个笔帽插不同的笔,也不要用同一种标准去引导孩子。记住,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本文关键字:被打被欺负、打回去反击、亲子心理、幼儿教育、家庭早教
幼儿说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的故事书模仿来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