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爱上学习,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但是很多孩子,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他们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内心深处对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也没有自觉学习的激情。
因此,家长的正确引导,对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和自觉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1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现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果,在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且不可替代的。
不是说父母花钱给孩子报辅导班买教辅资料就完事了,而是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最好放下手机,在孩子身边看书,看报纸,或者是看看孩子的课本。如果孩子一直生长在这种氛围里,那么在他看来,读书学习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美国正面管教资质讲师、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成员陈绮老师说,当孩子厌学的时候,父母什么也不要说,把电视关掉,把手机扔在一边,只是坐下来看书。父母如何,孩子也会如何,春风化雨,自然无为。
所以,家长与其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
02
要让孩子看到玩乐的希望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的这种愿望可是说是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
那么,家长如何把握玩和学习的度,让孩子达到良性的学习和娱乐双赢的结果呢?
所谓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尺度。有的孩子每天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的玩乐时间,有的孩子可能更多。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要想达到双赢,就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保证孩子在学习时,能够看到任务完成后尽情玩乐的希望。如果给孩子制定了满满的学习安排,让孩子看不到尽头,那他学习起来也就没有任何的动力。这种情况下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大人,甚至是熬时间,除了浪费时间、消磨孩子的激情,又有什么用呢?
二是在孩子玩得时候,确保他们玩的尽兴。既然决定让孩子玩耍了,就让他们抛开各种压力,甩掉各种包袱,开开心心地玩。别让孩子在玩的时候还惦记着有好多作业没有做、有许多的单词没背等负担。
03
敏锐地发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奖励
一位妈妈抱怨孩子放学回家就打游戏,也不写作业,真不知道游戏有什么好的。其实,游戏还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游戏里,如果玩家完成了某项任务或是通过了某个关卡,游戏就会给予玩家一定的奖励,让玩家升级,让他们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昂扬的斗志继续游戏。即使没有通过,游戏系统也不会指责抱怨,而是鼓励玩家再接再厉。
可是我们家长呢?当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时,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游戏一样,不急不躁,还给孩子加油打气?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及时敏锐地发现,并夸奖赞赏他们?
对很多孩子来讲,表扬是他们进步的主要动力。如果孩子的进步和成就没有得到正面的鼓励,他们就不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就失去了动力,难以坚持下去。如果他们的失误没有得到包容,而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就会感到沮丧、泄气。
因此,家长要及时敏锐地发现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对孩子夸一口。同时还要体谅、包容孩子的失误和过错,原谅孩子的过错不是偏袒孩子的缺点,而是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
04
学习目标要具体具体再具体
为什么孩子很容易对游戏上瘾?因为游戏中的任务是由简到难,层层递进的。刚开始的任务都是伸手就能够得着的,很容易让玩家完成。孩子完成某个任务后,会很有成就感,然后再继续下一个挑战。随着难度的升级,玩家的装备也达到了足以抗衡的地步。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家长往往给孩子树立一个漫长而又模糊的目标,比如“期末考试要进班级前十名”“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等等。而这些任务,依照一些孩子目前的能力而言,是难以完成的。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伸手就能够得着的具体的小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来搞定大目标。
那么,什么是具体的小目标呢?比如“期末考试靠进班级前十”,家长可以对这个大目标进行拆分,分解成“每天背诵30个单词”“每天都要预习复习功课”“每天按时做作业”等。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当孩子把这些小目标都完成的时候,大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李妈妈谈学习 (lmmtjy)
转播优质的学习资源,做好教育!做好的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