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如果不是孩子,我一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作者|淏淏妈妈(资深媒体人、教育专栏作者)
孩子舅舅家最近新添了小弟弟,看着小宝宝从出生到满月的照片,心生欢喜。感觉跟淏淏小时候长得好像好像的呢。找出淏淏小时候的照片,拉淏淏过来比较看:“你看,跟你小时候长得多像!”
淏淏:“嗯,是挺像呢!”就走开了。
舅舅家的小弟弟满月,淏淏马上迎来10岁生日。
时光好神奇!这个曾经的小婴儿,是怎样转眼长成10岁的小少年的?
翻着照片,过往扑面而来。小少年瞄了几眼,再不关注,只有为娘我在内心感慨万千。
有孩子后,好像完全忘记掉没有孩子时的生活状态。印象中,那时我和我家先生,从北京东五环外坐那种两节连在一起的摇摇晃晃的电车(那时地铁好像只有一号线和二号线,并不发达),几番倒车,跨越大半个北京城,终于到达内城什刹海旁边的齐鲁饭店,只为喝一碗正宗的山东羊汤,吃一个正宗的武大郎吊炉烧饼;周末看个电影、爬爬山、郊区小游啥的。有孩子后,彻底告别以前的生活状态,那一篇如书页翻过。偶尔想起来,自己都觉得那时候真是闲的!哈哈!
为母和为父之不同,有一点可能就在于,从这个天使还在肚子里没出生,为母者就爱得不得了,为父者可能大多从孩子出生,父爱才开始慢慢升腾。记得第一次孕检,我很紧张地问医生,大约在怀孕2周左右时,我看牙时多次照过X光牙片,这种照牙片时的辐射会对孩子有影响吗?医生没有正面回答,只说那个阶段是大脑和心脏细胞高速分裂的一个阶段,并淡淡说了一句:你如果有担心,可以考虑不要这个孩子。或者到一定孕龄去协和医院做羊水穿测,以排畸。要不要你自己决定。
我说了一句“谢谢”,用颤抖着的手费力合上病历本,我的眼泪汹涌而下。医生说:“可以不要这个孩子。”可一想起医生说的话,我的心痛就如刀割!这种痛是生命中从未经历过的一种痛。孩子爸爸问我:“怎么样?”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有眼泪。过了很久,我终于可以向他转述医生的话。同时,我已经在内心做了决定:这个孩子,无论怎样,无论他是否健全、是否健康我都是要的!没有原因。这只是我内心的声音。
怀抱中的婴儿,即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曾经无法想象的天使的样子: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地可爱,一个笑笑的婴儿让你内心无限的温柔和爱得以释放,你的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没有孩子时,绝对不会懂为什么有了一个小孩,一切变得那么不一样!抱着温温软软的婴儿,也抱着沉沉的责任。这个小孩,从此成为你一生甜蜜的负荷。
“养儿方知父母恩。”的确,对自己父母的更深理解也是从自己有了孩子才开始深深懂得。曾经叛逆、乖张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在有了孩子后,也逐渐翻过这篇书页,对于父母,很多时候即使并不认同,我不会在言语上顶撞他们,能理解的理解,不能理解的就宽容。
“当初为什么要生一个孩子?”我相信很多做了父母的人仍然会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是啊,为什么,会生一个孩子?
只因为爱一个人,就会很自然地想生养一个孩子吗?
如果说,生一个孩子是两个人一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那么,这个决定无论有多慎重,都难以想象接下来要养一个孩子的过程有多艰难!一个天使般的婴儿慢慢成长,蹒跚学步、呀呀学语,逐渐走进第一个叛逆期的“Terrible 2”,逐渐走进3岁入园的分离焦虑期,6岁入小学的艰苦的适应期,七八岁时的第二个叛逆期,每一天每一天的成长之痛不仅向孩子提出挑战,更向家长提出挑战。熊孩子既是上天派给我们的,那么唯有勇敢面对,唯有好好陪他、爱他。
我在10年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在想这个问题。
现在逐渐有了一个答案:因为爱而生下一个孩子,孩子又让我们更懂得爱。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生命和慈悲,孩子教给我们的更多。
爱到底是什么呢?
爱是付出,爱是包容,爱是陪伴,爱是全然的接纳。爱是一起吃很多的饭,也是一起走很远的路。
[美]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如果我确实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感谢我的孩子让我爱他。感谢让我爱他、爱世界、爱生活的这个小孩。10年,是孩子让我更包容、更坚韧,内心更有力量。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孩子,我一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淏淏的画作《小人国》。这个小人搭乘在蒲公英里快乐飞翔。孩子,尽情飞翔吧,父母会全心祝福,全身而退。
再次翻看从出生第一天到10岁的照片。再次感慨万千。
亲爱的小孩,10岁快乐!继续奋力的生长吧,离参天大树还很远呐。期待你仗剑走天涯的那一天。如果哪天累了,就记着回家,我和你老爸时刻张开双臂拥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