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不成长 别把锅甩给父母

作者:亲宝宝 07-31阅读:2857次

文 |小妖精

01

东野奎吾在《时生》这本书里有聊到过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观点: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的确,出身这种事情,不是我们主观能选择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尽量打好发到我们手上的牌。

但这样的观点,其实一直以来都很少能被大家认同。大家会觉得父母不只给了我们基因,也给了我们命运!基于这样的一种理念,在我们的成长轨迹中,很容易将很多事情与原生家庭挂起钩。

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没有好的成就,没有变得很优秀,是因为父母没有给我们创造好的条件,没给到我们丰厚的物质成长环境,在我们人生重要成长阶段没给出很好的引领……很容易将原生家庭当作我们不肯成长的借口。

当我们成年结婚生子后,如果还不能从原生家庭的这种烙印中走出来,那么,对于我们的家庭关系处理以及养育孩子方面,都会陷入一定的困境。这时,我们需要与原生家庭和解,也即与我们的父母和解。只有在和解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学会接受社会和接受自我,解决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一切心理问题。

“人越是被称赞,越会形成一种‘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因为称赞这件事是‘有能力者给无能力者的评价’。”这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解读心理学书里提到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折射出我们从小的家庭教育——不敢太多地违背父母的意愿。

在父母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的原则下,我们总是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即便有些时候这种意愿行事从我们内心来说很抵抗,但我们也通常不会直接拒绝。

比如我的朋友小陈,他从小学直到高中毕业,一直扮演着一位父母心中忠厚善良的长子形象。在家里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管弟弟如何淘气撒泼,也总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对他谦让。

直到他上了大学,结识了更多从全国各地来的同学后,他才意识到原生家庭给他的成长烙印很不理想。与同学相处时,他不懂得拒绝;大学各种社团活动,他想去参加,但迟迟不能落实到行动,苦于自己的传统成长足迹里没有更多个性标签的积累。

意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问题后,小陈没有自暴自弃,他开始有意识改变这种烙印:

改变从最简单的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开始,以往寝室里的各种集体活动,我总是第一个响应的,但决定要改变后,我开始阶段性拒绝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周末集体看电影这种活动,虽然我内心很喜欢,但是我偶尔有意会拒绝参加。

小陈说,第一次拒绝的内心压力很大,总想拒绝说不定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自己会不会被室友们孤立。但事实没想象那么可怕,偶尔不参加一些约定俗成的集体活动,偶尔一两次没有随大流,室友们也压根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小陈在室友们乃至同班同学心中的个性越来越凸显。

比如,很多同学都觉得他是一位不很随便的人,有自己的个性主张。因此,寝室或者班级要举办一些集体活动,负责人会提前征询他的建议。小陈在同学心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越来越显现。

02

小陈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一点:原生家庭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但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这样的观点我身边的另一位80后朋友的故事也可以佐证。这位朋友他出身农民家庭,并且是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比如他说读书那会,最怕交不起学费,大学四年完全是靠奖学金过来的。

交不起学费?我也同样来自农村家庭,我家也不富裕,但这种情况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从没发生过,像我朋友这样的农村家庭应该算是在贫困线上徘徊了。

农村贫困家庭这样的原生家庭烙印,如果一味消沉,那么最终也就只能碌碌无为了。但我的这位80后朋友,他并非如此。他说自己的先天条件非常不好,不可能与很多人一样在同一起跑线出发,那么就只能加倍努力。在大四那年,他就给自己设定了清晰的职业规划,提前进入了职场的预备期。在随后的几年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很有目标感践行着自己的职业规划。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段时间他告诉我人生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在三十几岁的而立之年,年入百万了。从他身上我深深感知到“目标感强的人更容易成功”,这不是一句苍白无力的鸡汤,而是一句实话。

“目标是努力的动力,很多时候我会像猎人一样去追寻我的目标,这样的一种生活哲学会促使我更努力,但同时也意味着我的付出会比别人更多,会累一些。”这是80后朋友在达成人生第一目标后说出的肺腑之言。

03

最近正在读一本书《与父母和解》,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许皓宜写的。在书里她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很透彻解析了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烙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皓宜也曾活在对父母的怨怼里:生气父母为什么不给她生个弟弟妹妹,怨恨父母不能好好陪伴,不经意的缺席制造了她的孤独……但一味怨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最终她选择了与父母和解。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一句富有人生哲理,又略带伤感的话。不管我们对父母曾经有多少怨言,从这一刻开始停止相互怨恨,与父母和解,给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们更好的未来。

亲宝宝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关注“亲宝宝”微信公众号:qbaobao6(长按可复制)分享育儿知识,解决育儿难题,每天都有好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