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小孩的行为真的一言难尽。
比如我家宝宝,执拗敏感期到了,非要穿着睡衣出门,如此freestyle也是没谁了;
朋友的孩子,非要把被掰成两块的饼干拼好,否则就倒地打滚不起。
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简直是荒谬到没谱,甚至想给他们来一记“妈妈再打我一次”式打脸。
但其实,真正该打脸的,是我们。
01
行走的素材库—同事小Q,分享过一件事。
有一次,小Q带4岁的小侄女到朋友的画室画画。
经过一间小黑屋的时候,小侄女突然停住不敢往前走,害怕地对小Q说:房间里有机器人,我害怕。
小Q朝房间看了一眼,发现里面只有一些桌椅,顿时有点瘆得慌。(小朋友到底看到了什么鬼?)
不过,她还是装作镇定地告诉小侄女:“不要害怕,机器人没有电,不会伤害你。”
被小Q这么一说,小侄女似乎没那么害怕,不过还是没办法完全接受,于是她朝前挪了几步,自我安慰地说:“机器人是我的好朋友。”
小Q一头雾水,蹲下来抱起她。就在这时,被吓到的是小Q!
她看到,在和侄女视角平行的桌上,放着好几具白花花的头模,每个头模都带着VR眼镜。
别说小孩了,就算大人在暗屋里突然看到这个都会觉得毛骨悚然。
她说,如果那天她没蹲下来看到那些东西,她可能会以为小侄女在异想天开。
但其实,当我们切换到孩子的视角看东西时,经常发现,孩子只是视角局限,而我们却是思维局限。
还有不少人,带着自以为是的“大人视角”,不加思考就对孩子“贴标签”。
不久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美国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次烧烤活动,孩子们都很兴奋,不少大孩子还用刷子在肉上面刷一层油。
但是有一个叫Sam的孩子,连连后退。老师们鼓励他勇敢尝试烧烤。他战战兢兢的往前跨半步,眼睛马上吓得眯成一团,无论如何不肯再试了,只想往后跑。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Sam很胆小,大家有必要帮他变得勇敢。
这时,园长要求老师们做一个游戏。游戏要求大家从烧烤架上夹尽可能多的肉。
但游戏规则是:在烧烤架前,所有的人都必须半蹲着完成,不允许身体站直来取。同时,大臂必须紧贴身体两侧,只有小臂能够自由活动。
老师们按照要求进行游戏。半蹲的老师们只有1米左右的身高,和烧烤架差不多高。而烧烤出来的烟,全部往上喷到了鼻孔里、脸上、眼睛里。所有人都本能地往后退。
而且大家发现,在这个高度,闻到的并不是肉的香味,而是很冲的碳烤烟味。不少人被呛到,眼前模糊一片,除了烟什么都看不清,眼泪也被熏得流出来了。
最后,一群老师,没有一个人,从烧烤架上夹下来哪怕一块肉。
这时园长告诉大家:刚才Sam的视角就是这样的。
孩子的高度只有1米左右,这个高度是最容易被烟呛到的。
孩子的胳膊只有大人一半长。大人觉得从架子上拿一块肉很容易,是因为胳膊长度距离热浪足够远。而孩子的小手很容易感受到灼痛,所以他往后退不敢取肉。
02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居高临下地看孩子,并用自己所谓的标准去判断孩子。
“换位思考”在生活中太经常被提到,但在孩子的问题上,又太少有人能真正蹲下来,用平等的视角进入孩子的内心。
太多的“习以为常”,太多的本能,太多的“自我视角”,以至于我们太少反思该给孩子什么样有价值的教育。
孩子在墙上画画,我们急忙阻止,因为我们喜欢白墙,不习惯花里胡哨的墙壁;
学校演出所有孩子动作相同、整齐划一,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规整”才是最好的;
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圆,告诉孩子这是太阳,因为我们能联想到的最常规的圆就是太阳;(美国一个老师就是这么做,被学生家长告了,家长胜诉)
“整齐划一的坐姿,整齐划一的服装,整齐划一的举手,整齐划一的答案。我们究竟是在培养学生,还是在培养木头人。”作家张一一说。
是啊,我们喜欢整齐划一,却很少去想“为什么”要喜欢和追求整齐划一?
仅仅因为好看,这样的好看和上一辈就认为我们应该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不能“异类”有什么区别?
教育升级是一次次地创造突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帖。
孩子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只有切换到孩子的视角,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自由施展,才能发现我们已经遗忘,而孩子却可以到达的世界。
我曾经参观过一家天价国际幼儿园,他们的教学方式完全让孩子释放天性:和大多数学校整整齐齐的汇演不同,这所学校的的表演方式,是先让孩子通过视频、绘本等方式欣赏故事。
欣赏完后,老师会向大家讲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孩子们也会就有疑点的地方纷纷提问。等大家把一个故事或者一部戏剧了解透了,就在一起尽情想象,改编故事,自由编排,完全参与到演出的创意环节中。
有一次排练的是《小红帽》,听完故事后一个男孩提出疑问:“外婆那么大,狼怎么把外婆全都吃进肚子里?”
所有的孩子都认同这个bug,大家开始大开脑洞,有的说“狼把外婆装在袋子里扛回家,在路上,外婆大喊救命引起猎人注意,猎人救了外婆”;
有的说“就在狼要吃外婆的时候狐狸也来了,狼和狐狸为了谁吃外婆大打一架,最后谁也没吃到”……
那一次的头脑风暴,让我看见一群未来的编剧和导演在脑力激荡的过程。
当然,每个学校和家庭的情况不同,我并不是“一刀切”地提倡所有家庭都必须让孩子在墙上画画;更不是呼吁所有学校必须放弃整齐的汇演。
我所反对的,是不少家长不加思考、循规蹈矩的“独裁者视角”,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渐渐磨灭孩子的思考能力,其实我们可以不用为“听话”“整齐”窃喜,我们可以更期待自己孩子的那份独一无二。
03
想过“惯性育儿”这个概念吗?事实上,培养孩子有思考能力,家长必须先打破常规的教育方式,自身先具备思考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是“惯性育儿”,孩子的想法做法一旦和我们相悖,就急着否定孩子,让孩子屈从于我们的想法。
我之所以反对教育中的“家长权威”。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扮演“上帝”的角色,但殊不知没有谁是万能的。
试着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能看到孩子的正面,了解他的想法,产生真正平等的交流。
在育儿时,不少人循规蹈矩,以为绝对的安全感才是世界的真相。但实际上世界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几十年前的那套,在今天未必行得通。谁能保证自己是绝对真理?
平视你的孩子,育儿路上没有理所当然、没有循规蹈矩,只有一次次的不断思考和打破常规。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说:
“让生命自由地去向它想去的地方,不必担心,它有自己的力量,会自己去适应。”
是的,听自己话的孩子,能迸发出强大到让人震撼的心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