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中的声音,做父母的我們多陪陪孩子

作者:难得看见的缘分 08-03阅读:2590次

现在,很多年轻夫妇的家庭分工都是这种模式:丈夫在外忙事业,挣钱养家;教育子女的任务由妻子承担,做父亲的基本不介入。有的父亲对孩子的抚养、教育情况不闻不问,成了孩子抚养教育的“局外人”。

父亲缺席子女养育

孩子抚养教育的任务由母亲一个人承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家庭是因为父亲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是做大事业的,抚养教育小孩子这种小事无暇过问;也有不少的家庭是母亲主动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一切事务,说:“我先生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的事,我一个人就可以,免得影响他的事业。”

作为女性,有一些天然的、一般男性所不能比拟的长处,诸如感情丰富、细腻,做事考虑细致、周到,对人关心照顾无微不至等等。

母亲怀胎十月,新生儿呱呱坠地首先投入母亲的怀抱,孩子是吃着母亲的乳汁,闻着母亲的体味,看着母亲的微笑长大的。孩子跟母亲感情更深切,关系更亲近,在情感上对母亲也更依恋,这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

孩子从情感上乐于亲近母亲,也愿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母亲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把孩子交给她们抚养教育,是让人放心的。然而,女性自身也有她们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敏感、心理承受力较差、有时会唠叨挑剔等等。这些弱点对孩子的性格、气质也会产生深刻影响,这些对孩子的抚养教育是不利的,我们要正视这一点,并且利用父亲的养育优势进行弥补。

爸爸作用不可替代

主张父亲在抚养教育孩子中不能缺席,并不是小瞧母亲、无视母亲的优势的意思,而是希望在孩子的抚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父亲的长处,使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加和谐。

许多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人员详细比较了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不同影响,发现:常与母亲相处的孩子具有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擅长社交的特点;而常与父亲在一起的孩子智商略胜一筹,独立感与自信力更强。

也就是说,父亲在增进孩子智力方面优于母亲。与父亲接触多的孩子,不仅智商高,而且人际关系融洽,从事活动的风格更开放、包容,带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更富于男子汉气魄。这是单纯由母亲抚养教育难以做到的。

“夫妻搭档”是最佳选择

父亲在孩子的抚养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如果只由父亲单独抚养教育子女,同样也是不利的。

父母共同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任务,是最佳的“教育资源配置”。

父母共同参与孩子的抚养教育,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同时,还可以集思广益,集中父母两个人的教育智慧。父母两人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在家、创。。业,运作全球市、场,很多的九零后和五十多岁的网盲阿姨运、、作一个月都可以收入过万,运作一年收入六位数,有车有房,零开支改。。变家族命运,了解不会损失什么,拒绝了解可以错失良机!详细了、解加微,信一,零,六,五零,五,七,零,六,四,陈,蓉,教,练为您解答一起育儿,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方法也更多样化一些,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单独养育出现的主观性、盲目性和片面性等问题,抚养教育效果会好一些。

由父母共同抚养教育子女,可以使孩子将父母的长处兼收并蓄。在父母共同的影响下,耳濡目染,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完善人格和气质:使男孩既有男人的阳刚之气,又有感情丰富的特点;使女孩既有女性特有的温柔,也不失坚强的性格。所以,“夫妻搭档”共同抚养教育孩子,要比母亲一个人“单枪匹马”好得多。

爸爸要给孩子的行动和语言中注入正面的、阳光的、正能量的力量。爸爸的消极态度、负面思想,粗暴的语言,对朋友、对家人,特别是对孩子母亲的态度和语言及行为都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甚至铸就孩子终生的人生品格。

爸爸手上拿着手机却要孩子认真做作业;爸爸歪倒在沙发上却要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爸爸随地吐痰却要孩子讲卫生;爸爸总爱迟到却要孩子守时……这无异于对牛弹琴。孩子的不配合只能说孩子也不是天才。

父亲,你是多么重要!

如果可以每天全身心陪伴孩子至少15分钟,那孩子的进步不会让你失望的。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的是否勇敢自信,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的陪伴要做到每天专注地陪伴孩子至少15分钟!也就是在陪伴孩子时,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这15分钟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玩儿游戏或打球;可以是一起听一段音乐;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地、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等回应。在陪伴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拥抱孩子等等。方法还有很多,而最关键的就是:在那个片刻,为人父母的你是否全身心同在。许多中国的父亲都认为带孩子是妈妈的事,自己就是心情好的时候玩一玩,对孩子的一些喜好细节根本不知,遇上孩子撒泼耍赖更是无所适从,只有妈妈来收拾残局。所以,父亲们,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教育的失败。行动起来!放下你的手机,离开你的电脑游戏和酒桌饭局,好好陪陪孩子运动、游戏、听她诉说,为他用心做次饭并看他开心吃饭的样子!你会发现,他的崇拜和快乐是母亲无法带给的。

你是孩子离不开的人,

这是每个父亲骄傲和幸福的事。

1冷静对待问题

(1)孩子情绪激动,大人需格外冷静,不能打骂孩子,也不能屈服于孩子的死缠烂打中

孩子本身就属于思维不成熟、不擅长表达的半成品人。因此,他们会经常以哭闹的方式来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是很正常、也是应该被理解的行为。

但并不代表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屈服于孩子的哭闹之中,否则就是在变相地纵容孩子。

当然,作为成人的我们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以暴力行为来制止孩子。千万不要在文明社会给孩子留下暴力的阴影!

(2)尝试着和孩子讲道理,尽可能地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且对症下药

事发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平静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进行询问,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如果孩子在无理取闹,我们的态度就必须坚定。

如果孩子是真的想要某件商品,我们也要先判断那件商品对于孩子的价值,理性地和孩子说明买或者不买的原因。

(3)在孩子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之后,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暂时规避问题。

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出超市,拿外面的风景或者家里的新鲜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暂时忘记超市,等回家以后再慢慢和他讲道理。

2反思自己,寻找根源

(1)反思自己平时是否对孩子太过宠溺,放纵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的任性行为与作为家长的你们无关!

反思一下自己以及那些经常带孩子的人,比如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之类,观察和思考一下他们平时的带孩子方法,寻找孩子的任性源头。

(2)平时出门之前就和孩子定好规矩,切记定好的规矩不可随意更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待小孩,更是屡试不爽。

平时就要理性地给孩子定好规矩,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权威,给孩子有个事先的心理提示,逐步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并帮助他们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

比如:去超市只能买一件东西;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不买垃圾食品等。

特别需要提醒宝妈的就是,给孩子定好的规矩,绝对不可随意更改,否则不但功亏一篑,而且适得其反。

3双向沟通,共同成长

(1)年轻的妈妈们不可急躁,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数都是80和90后,本身就比较缺乏老一辈父母身上的任劳任怨精神,可能比较容易急躁。

我们需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需要父母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与此同时,这个过程其实也是父母成长的一个过程。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孩子一出生就会做父母的。多给彼此一些时间,双方会成长地更好。

(2)平时的生活中多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任性和哭泣有时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说不定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生活缺少关心,才造成孩子在父母面前的变相撒娇。

因此,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多陪陪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尽可能地给予孩子足够的而且理性的爱。

同时,让孩子明白父母赚钱的不易,培养他们良好的消费习惯。

总而言之,孩子的教育问题确实是令许多父母头痛的问题,但也的确是我们需要正视和理性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