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养出怎样的孩子,自己首先得成为怎样的人

作者:爸妈内参 08-08阅读:5543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杜痕远(爸妈内参主笔)

01

过年聚餐,有亲戚讲自己带的小孩。

说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喊人“爬开”(四川话骂人“滚”的意思),有次小孩让家里一位客人“爬开”,客人面露不喜,亲戚赶忙解释,“小孩子不懂事,你跟他计较个啥?我带他那么久,他还经常喊我爬呢,我怎么没生气?”

亲戚是小孩的奶奶,她说起孩子时眉飞色舞了,似乎这样的举动是聪明的表现,没什么大不了,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

小孩的爷爷在一旁补充:“是嘛,他还喊我爬开呢,我就连忙给他道歉,说爷爷错了好不好。”他边说边笑,似乎是个很好笑的笑话,“小孩子嘛,得哄着。”

这一席话,听得我惊讶万分,刷新三观。亲戚又解释,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爬开”,因为孩子他爸经常对孩子说这句话,有时孩子烦着他爸了,他爸就指着孩子让孩子“爬开”。

这个小男孩我平时偶尔会见到,长得倒挺乖巧,就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同于别人家孩子的特点,他不爱搭理人,有点小暴力,时不时爆出一些惊人的举动,比如有时大人友好地问他话,他一巴掌就过来了。根本无法用常理判断他的行为,久而久之,我们都不愿过多逗他。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已经缺乏这个年龄该有的可爱和天真,早早地沾染成人世界的污垢,从他口中说出的脏话,以及敌视一切的神情,让人难以想象是出自一名三岁的小孩。

我不知道他后面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实际上,他已经逐渐显露出他所在家族的特性。

02

如你所想,这家亲戚是最不受其他亲戚待见的,不是其他亲戚刻薄,实在是这一家人极尽自私无情之能事。

谁都知道,过年亲戚间给小孩发红包就是涂个小孩高兴,实际上你拿别人多少你还得还别人多少,没人会占别人的便宜,也没人厚得起脸皮只拿不给。

但每年春节家里聚餐几轮,小孩父母从未参加,每年都说有事,必然是小孩的奶奶(就是上文的亲戚)爷爷带着小孩参加,结果每年发压岁钱,就他家只进不出。

家里老人去世时,丧事由亲戚带头操办,其他家的朋友送礼,统统被他家归入囊中。亲戚之间都没和他家真的计较,于是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小孩的父亲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一次,用偷摸来的钥匙打开另一个亲戚家门,偷了几千元现金,门没坏锁完好,被偷的人纳闷,一问邻居才知,是你家侄子来过也就是现在的小孩父亲。

小孩的父亲从小就被他妈教育做人要精灵,所谓精灵就是要学会投机取巧,尤其让我咂舌的是她得知自己的孩子从外面偷了东西回来,还夸他孩子聪明。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孩,可想而知会成为怎样的人。

03

很多父母看到别家小孩懂事礼貌,总是一脸委屈,“我家小孩天生就调皮,不好管教啊。”

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孩天生善于模仿,你的任何好的或坏的行为,都印在他眼里。

一位同事对孩子的教育让我感触很深,孩子做错什么,她永远都是轻言细语地给孩子讲道理,她不骂也不打。我很好奇问她,那么小的孩子能听懂你的话?

当然能听懂啊。她说,孩子比你所想象到的更聪明,就算她真的听不懂,也得养成让他听道理的习惯。

况且,孩子听懂道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总要刺激他这方面的感知,而且你也说不清楚哪句话他有一天就懂了,总不可能指望你从来不给他讲道理,突然心血来潮地认为他应该听懂道理了才给他讲还想让他信服吧?

我不得不相信她,因为她的孩子确实能在她讲道理的时候冷静下来,认真地听她说话,她的孩子也有礼貌,爱读书,对人热情,爱笑,格外有修养,充分发挥了一个孩子的强大个人魅力。格外像她母亲,温和有加,有理有节,有思想有气质有才华。

现在有那么多育儿书籍和各类专家,让很多人觉得教育孩子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其实有了孩子的人才知道,教育孩子并不复杂,也就是以身作则,难就难在,你是否能克制自己的坏情绪,收拾好自己的坏毛病,成为更好的自己。

04

有个词叫“子承父业”,抛开特例,生活中总能发现,大部分孩子的职业受到父母职业的影响很深。比如父母做生意,孩子从小也显露出做生意的天赋;父母从事艺术,孩子就有艺术家天赋;父母是作家,孩子从小作文也好。

这段时间看严歌苓的作品,百度百科上显示:“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著名旅美作家,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从小就具备了写作天赋,20岁发表第一篇作品,如今被誉为第一华语女作家。

看她的演讲,近60岁依然举手投足气质优雅,后来看履历才发现,严歌苓有一名作家父亲,她父亲绘画、写作、建筑都通,几乎是全才,对她的影响至深。

我认为严歌苓的例子很好,是因为要成为作家,不仅关于职业,更关乎于性格和修养。严歌苓也说:“我是爸爸带出来的作家。他给了我很好的审美观,我将受益一辈子。

父亲的朋友也有许多文学造诣很深的,他们相互间玩的做诗填词,随手拈来,我们这辈人就很少能达到那种造诣,玩不了那么雅致。”

养育孩子的过程,一方面是父母影响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净化自身的过程。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了一本书叫做《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面写到: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投射到他们的行为和内心,会影响孩子一生。

有些人总是要给孩子留下很多财产,早早规划孩子人生,似乎认为这才是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实际上,我们给孩子生命最初的这份投射,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所以,你要给他的投射,一定要是你所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有人说,孩子长大后总会接触成人世界的脏污,我们做得再多,最后都将无济于事,为什么这么执着。我想说其实不是的,这个社会充满潜规则,不乏阴暗和肮脏,但是人的内心需要阳光和正能量,人可以混迹于没有修养的人群之中,但自身依然要有修养。

这份修养不仅是品德,也是能量,是精神,也是动力。是就算有一天我们消失于世界,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会想起当年父母告诉他们的话,教他们的行为,他们终会找到内心力量,终会懂得父母是让他们一生骄傲的人。

想养出怎样的孩子,首先自己就要成为怎样的人。

作者简介:杜痕远,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简书作者,新手奶爸,苦逼上班族,前纸媒写作者,发表文字近百万,微博@杜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