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是有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他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最根本的东西。父母往往会认为,我一直都很努力呀,还不是为了孩子。但却总是走着走着就走样了。而所给孩子的,并非孩子真正想要的。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怎么样的父母呢?父母如何做,才更能满足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呢?
故事内容
一个朋友工作忙,经常需要把工作带回家里做。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也大多由老人代劳。有一天,孩子冷不丁凑到朋友身边,问:“爸爸,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不高兴?”
这下把爸爸问愣住了,问:“我没有不高兴啊,你为什么这样问?”
孩子说:“我看见你对着电脑的时候,就是不高兴啊。”
这个朋友跟我说:孩子那么一问,我才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确实不太好。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于是习惯性地把工作带回家做,以为这样工作也做了,家人也陪了。可这样一来,好像形成习惯了,手头的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自己也觉得累,家人也并没陪上……孩子恰好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怎么样的父母呢?父母如何做,才更能满足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呢?
▌在陪我的那个时间里,请专心
我陪孩子的时间也不少啊,可是为什么孩子仍然情绪不好。总嫌我陪的不够,总缠着我?
这其实涉及到父母的陪伴是否优质的问题。若不懂孩子,或者心不在焉,比如时不时看看手机,那么即便随时在孩子身边,也并不能给孩子构建好的安全感。孩子也会因为欲求不满,会持续缠住父母,就像一个要债的——“喂,别拿张白条蒙我,你欠的“钱”,还没还呢!”
所以,父母应该学会用爱和智慧滋养孩子。怎样做呢?扔掉你的手机、关掉家里的电视、远离你的电脑和工作,扔掉你惯常紧缩的眉头,下沉的嘴角。做不到就先去照照镜子。
当然,如果你想陪伴更加有效,还可以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游戏。游戏是疗愈孩子心理问题的最佳良药。
比如,若孩子总黏住父母,无法走向独立,那么可以多陪孩子做一些和分离课题有关的游戏,像经典的捉迷藏、躲猫猫游戏都很好。让孩子通过游戏懂得,父母会消失,但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些安稳和快乐却不会变。
如孩子不爱分享,那你们的角色扮演游戏,就应该模拟一个不爱分享的孩子,如何不受别人欢迎的;如孩子被别人欺负,那你们的角色扮演游戏,就应该让孩子扮演“超人”、“大力士”等更有力量的角色,帮孩子找到情绪舒缓的出口,避免无力感。
当你们专心投入去陪孩子,那么你会发现,孩子就像是汲取够了能量一样,不会再总愿意缠着你。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地方,自己一个人都能玩上半天。
也常有父母会问:孩子小时候我陪得少,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吗?会不会太晚?会不会已经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很大的伤害?
中国孩子就不用面对这种现实。大家庭的观念让孩子们即使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往往也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家族中其他亲人予以弥补。若父母能够早早“清醒”,早些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后面也一样有漫长的亲子相处时光可以去缝合早期分离带给孩子的疼痛。
所以,不要内疚。只要你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陪伴质量不高、时间不够上,那么现在开始改变就好了。
▌守护我,但是稍微站远一点
如果你已经读到了文章的这一部分,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做个实验:找个朋友、或者家人,让他蹲着,你站着。而且是站在他面前,保持1米以内的距离。越近越好。问问对方的感觉如何?
同样,也可以换你蹲着。再试试看呢?
其实,这样的场景,光是想一想,就会觉得压抑。但是,这种场景却是亲子间的常见情形。父母高高在上,随时随地都护在孩子面前,同样也随时随地都限制着孩子们做这个、做那个。孩子小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当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发展起来后,这就是问题了。
有一种妈妈属于控制型,特别强势,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而根本没有寻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从小到大等于都生活在妈妈的强气压之下,这种强势控制着他的一切,他很难有机会体验独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种人以后要么也变得同样具有控制欲,要么变得特别退缩。
当然,上述两种属于典型。大多数父母都是自觉、不自觉混合不同类型。好的父母会给够孩子心理上的爱和接纳的需求,做好保护,但不会为了保护而捆绑住孩子手脚。他们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够孩子自己体验的机会。即我们此前所说的保护性撞墙。用孩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守护我,但是站的别太近。
我给出的建议都是:不要去干涉孩子的交往。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父母所说,只是他们的个人感受,孩子其实觉得挺好。是家长把那种担心“被冷漠”、“被欺负”,害怕“遭遇冷淡”的忧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父母们的这种投射,一定会通过语言、行为去表达给孩子。这样,孩子原本不会有问题,却被大人生生制造出问题来。
▌先别急着评判我、批评我,只是“听”我
作为成人,我们要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评判。所有这些外在评价系统,一方面给我们安全感,尤其在我们被接纳的时候会有归属感。但是更多时候会绑架我们,让我们远离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我们带着外界的这些声音去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免不得也把这些评价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轻易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认为“哭”不好,尤其男孩哭就是软弱;不打招呼不好,不说话就是没礼貌……
当然,你最好懂一些共情的技巧。这在静观育儿以前的旧文章里,有专门阐述。比如若孩子哭,你就可以抱抱孩子,或者静静地守在旁边(不要情感撤离、冷处理),再或者带孩子到一个不会打扰到别人的角落,冷静陪着他(公用场合,建议这么做),接着可以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感到委屈……”诸如此类理解孩子的话语,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发泄情绪。
好的父母不会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随性地给予意见或者强行插话。倾听就是倾听,而不是交谈和左右。
▌给我榜样,千万别说一套,做一套
如果孩子能够理直气壮地说话,他们一定会这样说:
我在吃饭,我很想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饭,可是妈妈说吃饭时要专心,不能干别的。但是为什么旁边的爸爸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对面的爷爷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我不明白,我就要看动画片,不给看我就不吃了!
身教胜于言传,“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不是全无道理。孩子通常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很多父母身上的特质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比如情绪不稳定、好胜心过强等。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家宝宝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殊不知,是自己给了孩子不恰当榜样作用。
所以,想要孩子成长的好,或改掉身上一些坏毛病,父母首先要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同样,想要孩子养成某种好的品质,父母更要以身作则,自己先要养成这样的品质,再来给孩子一个好的影响和引领。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