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张老师的笔不见了,找了一大圈仍旧没有结果。张老师试着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老师的笔了吗?”茜茜说:“小乌龟那里有支笔!”果然,在自然角里,失踪的笔直直地竖在小乌龟身边。
“是谁把老师的笔放到小乌龟的水缸里去的?”张老师问。几十双眼睛忽闪忽闪,没人回应。看到眼前脏脏的、湿漉漉的笔,张老师皱起了眉毛,声音也高了起来:“现在承认错误还来得及,要不然,我就去告诉保安叔叔了!”
“是小舟吧?”“是小舟!”孩子们七嘴八舌。小舟是班里出名的“小调皮”,孩子们想当然地联想到他。“没有!我没有!”小舟一边挥舞着胳膊一边大声叫喊。“你们不要乱猜,是不是小舟做的,让他自己说。”张老师走到小舟面前,伸手摸摸他的头。“真的,真的不是我。”小舟一脸无辜,抬头望着老师。
“系(是)我,系(是)我。”小哲突然细声细气地出了声。“是你?小哲?你为什么把老师的笔放到小乌龟的水缸里啊?”“我,我,小乌龟硬不硬。”小哲的回答词不达意,张老师却听懂了。原来,小哲想试试小乌龟的背壳是不是真的很硬,但塑料水缸的注水口在顶端,手指伸不进去也够不着,他就用笔去戳小乌龟的背了。
“那——”张老师迟疑了一下,“小乌龟的背壳到底硬不硬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想!”孩子们异口同声。于是,张老师干脆把塑料水缸的盖子打开,让每个孩子都摸摸小乌龟的背壳到底硬不硬。
这是发生在我园的一个真实故事。一开始张老师是以主导者的身份和“居高临下”的方式与幼儿互动的。短短的几分钟里,小哲、小舟乃至全班幼儿的情绪都随着张老师态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张老师严肃质问时,孩子们的心里是紧张不安的;当小舟被无辜质疑时,慌乱的他差点情绪失控;当小哲语无伦次地承认自己的行为时,他内心的忐忑与害怕也显而易见。
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内心都充斥着消极的情绪。事件的转折点出现在张老师的那一刻迟疑,专业的职业认知促使她最后选择了宽容、理解并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
于是,孩子们的关注点也顺利地从“谁犯了错”转变为“小乌龟的背壳硬不硬”,张老师则从捍卫规则的权威者变为孩子快乐探究的支持者。可以想象,在盖子打开、伸手摸小乌龟的那一刻,孩子们是多么的兴奋和快乐。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或多或少能从张老师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应该说,张老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是有所了解的,她明白小哲不是故意破坏,而是在好奇心驱使下开展“探究”,这样的行为需要鼓励而不是斥责;张老师也是愿意尊重幼儿的,“调皮”的小舟被质疑时,张老师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提出“让他自己说”,被轻轻摸了摸头的小舟一定感受到这份信任,才会控制住情绪,抬起头充满期待地看她;张老师更是明白自身职责,懂得克制、调控的重要性的,迟疑的一刹那,她内心的职业责任感、科学教育观,促使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修正了自己的行为。
毋庸讳言,居高不下的师幼比、细碎繁琐的班级事务、始终绷紧的安全弦,让很多幼儿园教师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和较多的疲累,很多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用说教和批评的方式去控制孩子。被管住的孩子可能会“敬畏”老师,同时也会掩饰、伪装自己。
比如,不爱吃黑木耳又怕老师批评,孩子会把木耳悄悄扔在桌子下面;在老师面前不敢随便说话,一进盥洗室就手舞足蹈、和小伙伴说个不停;散步时捡到自己喜爱的小石子会藏在口袋里捂得牢牢的,生怕被老师没收……这样的师幼关系显然不是健康的。
在这里,尊重还是轻视、接纳还是排斥、爱护还是伤害,这些看似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却在不断考验着我们。
但是,我们深知,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积极、温馨的师幼关系,温暖、友好的班级氛围,是幼儿成长必需的养分,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所以,我们需要微笑着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的进步;我们更需要静心感受良好师幼关系在给予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自信和满足。
当娃娃家的孩子热情地招呼你“老师,我煮饭给你吃”时,当你外出归来孩子问你“老师,你到哪里去了?我想你呢”时,当孩子温柔的小手悄悄放进你的手掌与你紧紧相握时……幼儿园的教育就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平安、和谐、积极、愉悦。是的,这是一种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感到安心的教育。
⊙作者:方景融,江苏省幼儿园特级教师,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