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的时候,我们该好好道别

作者:给孩子最好的 09-30阅读:3188次

昨天傍晚刷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分享了一个视频。视频里记者采访一个刚高考结束的孩子,孩子来自农村,在一个县城读高中,为了省钱常常半年不回家一次,勤学苦读让他一举考上了重点大学。记者问他心情怎么样,男孩子看着镜头突然落泪了,他说,希望能有机会亲手把录取通知书递到爸爸的手上。男孩的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在高考前的一周逝世,家里人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发挥,并没有告知孩子。等孩子考完回家,父亲早已下葬,这对父子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

转发这个视频的朋友是一个30出头的纯爷们,平时疏财仗义,礼貌绅士,这是我第一次见他用近乎咆哮的语气阐述自己的观点,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他说:已经2017年了,国人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生死之外无大事。父子一场,离别的时候都没办法好好说一声再见,不知道这个少年以后的人生里每每想起这件事,会有多少次无法言说的隐痛。

隐痛,即为难言之痛。这是我们在谈论死亡时常常会有的体会。

一,孩子不理解死亡,却被强迫接受死亡

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都问过父母一个问题“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然后也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买猪仔送的”等等等等。

很少会有父母认真地从生物学和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去和孩子解释一个生命到底是怎样诞生的。

对于一个喜谈生,忌谈死的民族,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中,关于生的解答都如此的模糊,那么关于死亡呢?几乎没有。

大多数中国孩子认识死亡的过程都很残忍,一般都是亲人骤然离世,家人们为了白事忙的焦头烂额,孩子被披麻戴孝,由大人领着无意识的磕头跪拜。等一套流程走完,人也入土为安了。都没有一个大人会去和孩子解释这一切,他们潜意识地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

那么孩子长大了就真的会明白吗?死亡所带来的童年阴影真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微乎其微吗?

我曾看到过一个很残忍的场面,朋友的母亲遭遇意外离世,我前去吊唁,在殡仪馆里有一个环节是人被送去火化前会让亲属再看最后一眼,朋友和家人围了一圈和母亲告别,突然发现自己10岁的女孩不见了,出去找,发现小姑娘躲在角落里偷偷的的哭,朋友拉着女儿要进去看母亲最后一眼,女孩嚎啕大哭死活不肯,朋友急了,大吼“这个时候你还不能懂事一点!”然后拖着女儿去看了外婆最后一眼。

我理解朋友痛失慈母的悲痛,但是对于她强迫女儿的举止却无法认可。小姑娘从小被姥姥带大,姥姥骤然离世对于小姑娘而言亦是很大的打击,10的小女孩自然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但她身体的自然排斥也让我们得知,从来没有一个人好好和这个小女孩谈过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却在她10岁的时候,要求她去接受死亡。

二,对于生的珍视,来源于对于死的认知

常常听到父母谈起,说养孩子的过程中最难解释的问题是两个:一是人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二是人是如何离开这个世界的?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里已经有书本和课程在帮助父母一同解答孩子的第一个问题:人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

但是对于孩子的第二个问题:人是如何离开这个世界的?很多家长仍然讳莫如深。亲人的骤然离世,有的家长选择让孩子自我消化,有的家长则采取了所谓的“善意的谎言”,却不知道这其实让孩子长大之后回忆起这件事会受到双重的伤害。

正如白岩松所言:“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

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那么何为死亡教育?

我们来看看死亡教育相对成熟的西方是怎么做的?

作为死亡教育的发源地美国,在截止到1976年,就已经有超过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死亡教育最好是在儿童时期便开始,欧美著名的经典早教绘本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讲死亡的意义传达给他们,让孩子们理解,死亡最核心的意义就是和这个世界告别,和生者告别。

如果生者无法接受不能释怀,那活着的人痛苦,死去的人也痛苦,不能去他们该去的世界。用一种充满爱的方法让孩子理解死亡,并且最重要的,让他们懂得珍惜。

除了书本式教育,西方的死亡教育还有很多是体验式课程。这种体验课程,大多要求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

曾有一位医学博士分享过她的经历,因工作她和丈夫移居到纽约一段时间,他们6岁的儿子也就被接到美国上学。

入学第一周就接到通知说有一节“死亡教育”课,希望她能来和孩子一起参加,最初听到时她吓了一跳,但还是和孩子一同去了。

原来是同学一起养的宠物兔子“花生”死了,老师准备给它开一个追悼会。

老师说了两段话,让博士印象深刻:花生的离开,有些同学十分悲痛,而有些同学漠不关心,这两种情绪都是不对的,今天我们一起给花生做一本纪念册,把平时给花生拍的照片,想对它说的话都记录进去。

当纪念册做好后,老师:花生在生前得到你们细心的照料,所以它离开时带着满足的笑容,花生生前也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它离开后我们应该感激并肯定它曾经存在的价值。

孩子们听着,一个劲的点头。

第二段经历是她儿子上小学后,有一节在殡仪馆的体验课,需要家长进到广场正中的黑色棺材中体验死亡。

因为儿子表现得很害怕,所以激起了她的欲望,举起手,被牧师点了名。在众人的注视下,她缓缓躺进棺材,那一刻她心里想:如果我真就这样离开世界,儿子怎么办?父亲怎么办?

棺盖合上的时候,儿子大哭,撕心裂肺。

棺盖打开,母子紧紧相拥。

这样的死亡教育,在国外很普遍,在我国却仍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亲人老者生命垂危之际,很少家长顾得上和懵懂的孩子讲也许这个生命将要凋零。

如果亲人离去,大多家长也只会带着孩子匆匆来又匆匆走。

当孩子主动问起关于死亡的一切,有的家长会觉得不吉利因此避而不谈,或是用各种美好的词汇包装死亡。也有的家长们觉得把孩子与死亡隔离是保护,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远离这个沉重的话题。

但却不知道,孩子从四岁起就开始对死亡有了概念。

我的一个朋友曾和我聊天谈起自己的童年,她说小时候看到同学的爷爷去世,虽然当时不太理解去世意味着什么,但潜意识里还是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事情。那时候很怕自己的家人也离世,所以她每晚睡觉前都蒙在被子里祷告希望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姥姥爷爷,所有和自己有关的亲人都不要离开,后来她又觉得对于爷爷奶奶而言重要的人去世爷爷奶奶也会伤心,她又接着祈祷爷爷奶奶的亲人都不要离开,后来她发觉自己祈祷的人太多了,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问她,那你和你爸妈沟通过吗?

“说了呀”她一边笑一边说“我和我妈说了我的困惑,我妈觉得我有病。”

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对于死亡的感知也是很敏锐的,他们清楚地知道死亡的恐怖,他们只是不知道要如何去理解,去接纳。而这就要靠父母来帮助孩子理解。

关于死亡的教育,错误的方式不但会让孩子从小对死亡留下深深的恐惧、疑惑以及错误的认知,而且当孩子成长到第一次知道了死亡真正的意义,他们需要承受的是亲人离去和欺骗隐瞒两层伤害,如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导致孩子在将来也无法理智的看待死亡,再面对时可能会崩溃或完全式的逃避。

我们愿谈生忌谈死的行为,或许就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轻视生命、漠视死亡、畏惧死亡的种子。

三,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分离,至少好好道别

我在腾讯视频看育儿综艺《家长会了没》,最新的一期恰好谈的就是关于死亡的教育。咸蛋超人在读经典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时,几位绘本爸妈都泣不成声,其中王柏燊更是泪崩回忆起姥爷离世时,自己都未能和姥爷最后一次道别。

而辣妈姜沐希的分享更是让人唏嘘,她说自己生完孩子,90岁的爷爷奶奶悄悄从澳洲飞回国,爷爷见她的第一句话是:孙女啊,这是爷爷最后一次可以坐飞机,爷爷要跟你来告个别。

人生多别离,生与死,相聚与离开都是人生永恒的命题,我们并不能去改变客观事实,但我们至少能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贵,让孩子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死亡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敬畏生命、懂得珍惜生命,让孩子正视死亡,不漠视死亡,不畏惧死亡,消除对死亡盲目的疑惑与恐惧。

正因为有终点,旅程才更加有意义。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如同《家长会了没》节目中读到的故事主角艾斯本一样,在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最最难过的离别,都可以和离开的亲人好好告别。

悲痛过后,也能面带微笑地说出:“明天我能去幼儿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