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温顺乖巧的小倍比,到了两周岁,忽然脾气暴长、行事乖张,奇怪吗?一点儿也不。我大儿的两周岁过去好几年,当年的电光石火犹在眼前;我的小女刚迈过两周岁,就开始上演他哥当年的拿手好戏;找我咨询育儿之道的焦虑妈妈们,家里的熊孩子90%是两三岁;很多妈妈给我留言出题让我写写两三岁......ok,今天专门说说这个令人讨厌的,也是非常奇妙的“两三岁”。
首先声明,本文借鉴了日本儿科专家松田道雄和美国育儿大师斯波克的诸多观点,经我家两娃一一验证,基本真实可信。
2周岁,是孩子发育的一个小里程碑。在这个时期,你的宝宝开始认识自我,并且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出现突破性进步的时期。但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毕竟还十分有限,又存在极强的不安全感。
因此,2周岁的孩子生活在矛盾之中。他们既独立又依赖,既可爱又可恶,既慷慨又自私,既成熟又幼稚。他们一只脚踩在温暖安逸、充满依赖的过去,另一只脚却已迈进了独立自主、充满发现的未来。
总结下来,有以下特点:
一、勤于模仿,认知能力飞速发展
2岁的宝宝每天都在挑战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
从医院回来,我女儿把爸爸的耳机当成听诊器,认认真真地把“探头”放在自己胸前的各个部位,然后又把另一端插进耳朵里,当然她什么也听不到,所以就做出困惑的表情。
儿子两岁多时,处处围着大人转,我擦桌子,他擦桌子;我扫地,他也抢着扫把扫地。所以,我家的扫把、马桶刷,各种洁具都备有双份。通过不断地模仿,孩子的技能和理解力上就都在不断的进步之中。
孩子最爱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比如说,当你对别人彬彬有礼的时候,你2岁大的孩子也会从中学习到礼貌。父母教2岁大的孩子说“请”、“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并非不可以,但是有一种更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听到你在恰当的情景下使用这些语句。(虽然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但是到了宝宝四五岁的时候,你在礼貌方面的早期投入就一定会见效的。)
同样道理,孩子如果经常听到自己的父母使用伤害性或者威胁性的语言,往往就会形成令人反感的类似行为习惯。这并不是说,父母决不能互相争论或者表示不同的意见。然而,即便孩子只是旁观者,频繁的争吵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害的。
二、自娱自乐、不懂分享
两三岁的孩子不怎么在一起玩。虽然他们喜欢看着彼此玩耍,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都喜欢自己玩自己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平行游戏”。
你没有必要去教一个2岁的孩子学会分享,因为他还没有作好准备。要跟别人分享,孩子必须先弄明白一件东西是属于他的,他才会把它送出去,并且希望能够拿回来。孩子在2岁时是否懂得与别人分享,跟他长大后能否成为一个慷慨的人没有任何关系。虽然他还不懂为什么自己从小伙伴那里抢玩具时,你会认为他不对,但这并不表示你必须接受孩子的不良行为。你可以坚决而又愉快地把玩具拿走,还给原来的主人,同时马上用另一个有趣的东西来分散你的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你为了让他懂得为什么要“分享”,从而对他长时间地说教,那实际上是在浪费口舌。只有等他明白了“分享”的概念以后,他才能跟别人分享一些东西。
三、常有的分离焦虑
到了2岁的时候,只有极少数孩子摆脱了对父母的时刻依赖,大部分孩子却还是经常黏在父母身边。
2岁大的孩子似乎能够很清醒地意识到谁能给他安全感,而且还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一点。
华川每次离开家门,都要趁着女儿不注意,偷偷换衣穿鞋。有一次正在穿大衣时被女儿发现,她便死死拽住我的衣角不让我出门。
到了晚上睡觉时,女儿对我更加依恋。我经常放下手头的事情,陪伴她入睡以后再起床工作。
如果你2岁的宝宝害怕独自睡觉,那么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放松地坐在他的小床边,或者陪着他,一直到他睡着为止。在他人睡以前,不要急于悄悄地离开。那样会再一次引起他的警觉,从而使他更难入睡。
对于一个处在分离焦虑期的孩子来说,即使已经被耗得筋疲力尽了,他也能继续坚持几个小时不睡。所以,你必须先消除他的忧虑。
如果孩子由于你或者你的伴侣出远门而受到过惊吓,那么在几周之内就尽量不要再次外出。如果你是在孩子出生后第一次外出工作,那么每天出门时就要亲切地跟孩子说“再见”,还要表现得愉快而又自信。
如果母亲脸上带着一种苦恼的表情,好像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出去工作似的,那就会加重孩子焦虑不安的心情。
父母首先应该尽力陪伴,安慰焦虑的宝宝,但是,父母一定要尽力表现出愉快、自信和无所谓的样子,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减轻的迹象,就应给他鼓励和称赞。
大人的这种态度对消除孩子的恐惧感是最强有力的帮助。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再加上父母的这种态度,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消除恐惧感。
四、脾气达到高峰
几乎每个2岁大的孩子都会不时耍些脾气;一些身体健康的孩子更是经常这样。孩子一般都是从1岁左右开始发脾气,在2--3岁时达到高峰。
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挫败感、疲劳、饥饿、愤怒,或者恐惧。那些情绪紧张、生性叛逆而又对变化敏感的孩子相对而言更容易发脾气。有时候,父母能感觉到孩子激烈的情绪,所以能通过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来缓解这种情绪,比如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一块点心,或者离开过于刺激的环境。
也有些时候,孩子的脾气会突然爆发,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这阵暴风雨自己停息。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最好能陪在他的身边,让他不至于觉得很孤单。
同时还应该注意,最好不要跟你的孩子动怒,不要威胁着要惩罚他,或者恳求他安静下来,更不要为了改变事态而操之过急。这些举动只能让孩子更频繁地发脾气,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等事情平息以后,最好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个积极的活动上,把所有的不快都抛到脑后。像“你可以不哭鼻子了,真不错”之类及时的表扬,能够帮助孩子恢复自尊,还能帮助孩子在下次发脾气的时候学会尽快恢复常态。
许多哺乳动物的幼崽都会在需要关心和食物的时候喊叫(想想那些小狗崽),所以孩子的哭喊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普遍的,但它还是让人备感心烦。在宝宝比较小的时候,你除了要努力弄清他需要什么之外,基本上别无选择。
但是,一旦孩子能够说话了,就要坚持让他尽量说话。要坚定而又认真地对他说:“好好说话,哭是没有用的。”这种方法总会有奏效的一天,虽然你可能要一连几个月重复这种话。
记住,如果孩子的行为触犯了底线,做父母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屈服。
五、善于嫉妒
儿子两岁多时,一旦见他爸挨我太近,就会像猎豹一样冲撞过来。按照美国教育研究,嫉妒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正常情商发育。两三岁的孩子不但对别人的控制特别敏感,而且自己也想命令别人。
其实,父亲不应该把孩子的这种反应太当真,也不该因为难过而疏远孩子。如果他能经常独自照顾孩子,除了做一些日常琐事--比如喂他吃饭和给他洗澡之外,还能和孩子一起做有趣的游戏,那么,孩子就会逐渐把父亲看成一个风趣而又充满爱心的重要人物,而不是一个“入侵者”。即使父亲刚开始接替母亲的时候遭到了孩子的拒绝,父亲也应该高兴而又坚决地继续照顾孩子,母亲也应该以同样的态度,欣然而又坚定地把孩子交给父亲,然后离开。这样的轮换可以让父母双方都有时间跟孩子一对一地独处。但是,哪怕孩子表现得十分不合作,全家共处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另外,有必要让孩子(特别是第一个孩子)知道,父母是相爱的,愿意待在一起。
给两三岁孩子家长的最后忠告:三分教,七分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华川上次在“二胎妈妈圈”发布过一篇文章,论述教养孩子的两条底线:一是安全,二是尊重他人。
对于两岁多的宝宝,很多“任性”的行为只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在不违背底线的前提下,父母不要做太多的干涉,而且,如果可能的话,就要让宝宝按照自己的速度去做事。
当你的宝宝特别想自己穿衣服或者脱衣服的时候,那就让他自己动动手。
洗澡的时候,要给他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在澡盆里玩水。
吃饭的时候,要让他自己吃,而且不要催促他。
到了该睡觉、该外出散步,或者该回家的时候,要用有趣的东西转移他的洼意力,从而让他顺应父母的安排。
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惹他生气。
但是,当父母制定了一些坚决、持久,而又合理的规矩的时候,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表现得更好。关键是要仔细地选择这些规矩的内容。如果发现自己对孩子说“不行”的时候大大多于“行”,你可能就制定了太多武断的规矩。
跟一个2岁的孩子较量意志是劳神费力的,所以应该把这种机会留给一些真正重要的情况。像使用汽车安全座椅这种安全问题显然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冷天戴手套的问题就没那么重要了。(毕竟,你可以把手套放在衣服口袋里,在孩子的小手变凉的时候,就马上拿出来给他戴上。)
总之,作为两三岁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坚持三分教,七分等。平静地面对孩子的“反常”行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步;在爱的前提下,初步建立一些孩子能够理解的规矩,是第二步。只要做父母的心境适宜,言行得体,孩子终将会走过这段混乱而又奇妙的叛逆期。
作者简介
华川,著有《左宝右贝:二胎妈妈育儿经》,发送“书”字,可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