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澳洲的第二年,我的大儿子就在当地上了幼儿园。澳洲在保护孩子方面有特别严格的法律,老师对孩子,绝对不能打、不能骂、不能体罚。无论是怎样调皮的孩子,老师的处理都必须固守这个底线。
那么,总有孩子难管,发生让大人难堪事情的时候,澳洲的老师如何应对呢?
之所以用“施压”而非批评,是因为老师确实很注意言辞,即使意在批评和阻止某个行为,也仍用正面的词语和语调,不用任何否定、消极的语词。
老师说这些话时,一般提高语调,表情严肃认真,靠近孩子,看着孩子的眼睛,一本正经但还是很和气地说。对有些孩子来说,这种言语压力就足够见效了。
孩子如果犯了错,屡次教育和警告都不奏效的话,接下来,老师会采用“停止孩子某个权利”的方法,以示惩戒。
如,孩子抢玩具多次无法制止,老师就会规定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再玩某些玩具,直到他真正改正为止;再如,孩子们互相推搡打架,就禁止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靠近彼此,或者不能参加接下来的某个游戏等。
很多孩子会吃这套,因为这意味着“失去”,他们也懂得失去的滋味不好受。
听惯了罚站,乍一听罚坐,还挺新鲜。这恰好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爱护和尊重,哪怕是对犯错的孩子实施惩罚。罚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坐着则会好很多,算是一种略带爱心的惩罚。
儿子上的幼儿园有个孩子,比较容易出手打人,有时老师就在跟前,都不一定能眼疾手快地制止。在其他方法都不奏效后,老师就罚他坐在凳子上,达到一段时间才放行。
在澳洲,这算是种颇有些力度的方法了。
何为“锁”?就是孩子只能紧跟着老师,不能离开,直到惩罚结束。这是对付一些特别顽皮的孩子时使用的方法,往往是在坐小板凳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用的。
要说孩子的调皮,有时是刚教育好,也许下一分钟马上再犯。对这些孩子,老师就采用这种“个人绑定”的方法,让孩子一步不离地跟在老师身边,一来让他没有机会再犯,二来即使他再犯,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制止和教育,效率很高。
这个降级,是指从高年龄段的班级降到低年龄段的班级,譬如从大班降到中班甚至小班。这是一种隐形的教训,但却是力度最大的惩罚方法。
因为这是一种对孩子行为年龄的最高警示。就像一位园长所说:“如果你不能表现得跟你的年龄相符,那么你就只能到跟你相符年龄的班级去。”
孩子如果从大班降到小班,他们多少会明白其中的难堪,不仅是孩子,甚至家长,都能感受到压力。
如此一来,家长会更加重视,再加上老师的引导,能有效地改善孩子的不足。当然,等孩子表现进步了,他自然就回到原来的班级去。
总体上看,澳洲的幼儿园对付调皮孩子的方法,表面上不是那么厉害。但是细究下,这些貌似不那么厉害的手法,因为掺进了老师坚持的耐心、真挚的爱心、执行的坚定,在无形中形成了一张规矩之网,让再调皮的孩子都能慢慢循规蹈矩起来。
要说教育孩子最切实的手法,可不就是一种天长日久的决心和坚持么?当然,还有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
-END-
配图/网络
排版设计/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父母孩子》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