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巨婴国》一书中用三句话概括普遍的中国式家庭关系:
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
一个缺席的丈夫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可能终其一生,都想不明白,小时候明明好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为什么完全变了样。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太多,而是父母懂得太少。
父母在不断催促孩子学习、进步,但自己却止步不前。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父母都在掉队。换句话说,孩子一直在等待我们一起成长。
1
10月5日,成龙与吴绮莉的私生女吴卓林在社交媒体上大方说:“I'm gay!”,成为首个公开出柜的星二代。
本以为女儿的这一举动会另她们如履薄冰的母女的关系再度恶化,没想到吴绮莉前后2次在微博上大方表示支持。
前十几年里,只要有关小龙女母女的新闻,不是单亲妈妈的焦虑和哭诉,就是叛逆女儿酗酒抽烟闹自杀。吴绮莉和女儿的战争甚至升级到了孩子多次报警抓母亲。后来吴卓林解释报警是为了帮助妈妈,因为吴绮莉家暴酗酒,担心妈妈又帮不了她,所以做了报警这样“最勇敢最愚蠢”的事。
相爱相杀十多年,关系一度紧张的母女二人,在这次小龙女出柜事件后,关系竟然慢慢有了好转。这对母女现在能心平气和的相处,彼此能找到一个舒适的生活方式,我想这并不是因为妈妈的妥协,而是成长。
不难推测,作为孩子的母亲,吴绮莉其实早就知道孩子性取向的事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以母爱之名对女儿进行“教育绑架”,可女儿不但不领情,反而和她渐行渐远。她用几年的时间,学会从不接受到接受,最后到坦然面对,才有了现在渐渐好转的母女关系。
对于父母来说,人生的两次成长,一次是接纳不一样或者不完美的自己,而另一次就是接受不一样或者不完美的孩子。
坦然接受肯定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接纳不了,迈不过这个坎,双方都会痛苦。
我的一位妈妈朋友最近和我说:“我很不甘心,但我现在必须要接受儿子没有钢琴天赋的事实,不再送他去练钢琴了。但也正是因为我终于承认了他的“笨拙”,我开始对他在练习中的痛苦和无奈产生了真正的理解。他现在好像更愿意和我说说他的事了。”
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长。慢慢学着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慢慢学着放下,慢慢学着真正理解孩子的性情,这不是为了把孩子们培养得多完美,而是能够理解和接纳孩子特点,帮助他们实现潜能,更好的鼓励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2
今年下半年,一部叫《零零后》的纪录片在央视热播。摄制组从幼儿园开始,持续10年时间跟踪记录了十多位00后孩子的成长历程。不同个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为不同的人。
节目中,第一集的锡坤和第四集的一一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锡坤两岁就开始上幼儿园,还没断奶,妈妈跟到幼儿园去喂奶。为了更好地照顾他,妈妈带着锡坤搬家,和爸爸分居两地。幼儿园时期的锡坤,虽然不善沟通,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熊孩子”——他会把小朋友的鞋、足球扔进垃圾桶,把放整齐的东西弄乱,把高处的东西扔到低处。
妈妈知道,锡坤擅长与物打交道,喜欢探索物体的特性。但是妈妈担心孩子会因此错过了人际交往的乐趣,并且表现得尤为焦虑。她不断想办法去改善孩子不善与人交往的状况——报夏令营、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
也许是妈妈过多的操心,让锡坤在集体中表现的缺乏自信,而妈妈的过度关心让他产生了更深的挫败感与畏惧感。所以,很多时候锡坤选择逃避。
现在的锡坤,不再像儿时那般调皮好动了,他还是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性格也变得更加内敛。如今的锡坤妈妈,才意识到了自己的焦虑和过多要求影响到了孩子,她开始学会“放手”。
锡坤妈妈说:
我们有一句话叫60分妈妈,就是你不能做到70分、80分。
你有时候不要做得太完美,可是我一开始就是要做完美妈妈的。
然后这就出了事儿了,就是我操心太多了。
但是我即便是这样,知道这些,我还是怀着一种爱心来做妈妈。
一一同样也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不喜欢跟任何人玩。在幼儿园里,别的小朋友成群结队一起玩耍,只有她一个人吃饭睡觉玩玩具,怡然自得。老师担心她性格变得内向孤僻,不利于成长,于是便劝解她,让她多交朋友。
可是一一说:“我就喜欢自己玩儿,我觉得一个人玩儿挺好的。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我有这个权利。”
她自小便清晰的感受到独处的乐趣和自在。由于一一的父母也都是安静型性格,面对一一他们都有更多的理解和泰然。有趣的是,少了父母的干预,一一反倒没有成长为一个孤僻的人,上了小学,升了初中,一一明白了团体的意义,不再排斥交朋友和集体生活,她有了自己的朋友,可她还是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从始至终,一一的父母都很笃定,并没有想方设法地将一个内向有着沉静世界的孩子转成外向型,也没有因为孩子“孤独”万分焦虑,而是给了孩子足够享受自我的空间。
13岁的一一,回到幼儿园做义工,依然是安安静静,即使不习惯与小朋友们玩耍,她用自己的方式,获得了小朋友的喜爱。
正如导演喻溟所说:每个孩子的基因和生长环境不同,所以适合的方法也不同,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忙忙碌碌地赶羊群,把孩子们培养成一模一样的庸才,却不懂得停下来审视自己的成长和教育方式。
教育,不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赛跑,更不是父母与父母之间的比拼,我更愿意理解成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路上的一场博弈。
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将他人的成功套路照搬硬套,也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做到极致;而是父母自觉自愿地与孩子一起成长,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更好的理解孩子,顺应他们的天性。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孩子带给孩子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