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在诞下宝宝的那一刻开始,就真正地晋升为一名妈咪了。在怀孕的十个月里,妈妈的身体发生了的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大部分都会在分娩后慢慢地复原。在整个恢复的过程中,妈妈们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做才能让身体迅速恢复到最佳的状态?
月子期间要小心产后抑郁症,警惕“产后三四闷”
很多新妈妈在刚分娩后,会出现情绪低落现象。烦闷、忧伤甚至哭泣。有统计显示,这种情况约占全部新妈妈的60%。这种抑郁症状大多发生于产后3天之内,即名间常说的“产后三日闷”。
这种现象持续到5~10天以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所以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因个体差异、环境等因素,“产后三日闷”有可能诱发比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新妈妈如果缺乏正确的精神保健,有时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
一、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引发产后抑郁症的因素:
1、激素因素:新妈妈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的急剧下降,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这是引起精神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
2、性格因素:比较内向、敏感的新妈妈,比性格开朗的新妈妈更易发生产后抑郁症。
3、疾病因素:产后发热、尿潴留、神经衰弱等疾病,如未及时治疗,都会增加抑郁。
4、家庭因素:如果平时婆媳、夫妻感情矛盾较多,产后常为小事发生争执,易引发抑郁。
产后抑郁症疏导方法:
1、细致疏导:要对新妈妈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和劝解工作,帮助其消除焦虑心理。
2、伴侣作用:丈夫应多体谅妻子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多关心妻子的身体状况,分担哺育宝宝的重任。
3、家庭氛围: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对预防产后抑郁非常重要。
4、尽早医治:如果发现新妈妈有较严重的抑郁症状,应尽早陪其到医院治疗。
二、攻克顺产后6种痛
会阴部刀口痛
少数新妈妈天生属于疤痕体质,会阴刀口愈合后还是隆起,并在按压时有疼痛感,可能是形成了疤痕疙瘩。要怎么办呢?
应对对策:
1、请医生检查,看刀口是否形成了疤痕疙瘩。若形成可外敷药膏,减轻疤痕疙瘩及不适。
2、如果疤痕特别严重,可做手术切掉疤痕,再用特殊材料重新缝合刀口。
、手腕痛
孕妈妈分娩时,皮肤毛孔和关节会打开,产后又气血两虚。此时一旦受凉,风寒就会滞留无关节肌肉中,引起“月子病”。
加上给宝宝换尿布、喂奶等,肌肉关节损伤严重,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经损伤,引起“伸腕肌腱炎”和“腕管综合症”,出现手指和手腕疼痛。
应对对策:
1、产后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凉水。
2、照料宝宝别太劳累,手腕和手指出现疼痛时一定要休息。
3、月子里别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香蕉,别喝酒。
4、感到疼痛时应该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5、每天坚持做伸屈锻炼,但不要随意用力按摩疼痛处。
6、必要时采用超短波或红外线进行理疗。
、耻骨部位痛
自然分娩后,耻骨联合分离是产科最常见的骨盆损伤。特别是初产孕妈妈,分娩时为让宝宝通过,损伤了耻骨和周围韧带,产生耻骨部位疼痛。
产后新妈妈下蹲或拿重物时,乃至排便都感到耻骨处疼痛,严重疼痛的在走路时甚至迈不开腿,有时还出现尿失禁、子宫下垂、子宫脱位等情况。
应对对策:
1、孕期控制体重,过胖会增加骨盆底负担,产后恢复困难。
2、产前与产后都要做骨盆底肌肉运动。
3、疼痛严重时必须卧床休息,并采用骨盆恢复带固定骨盆。
4、多吃虾、牡蛎等含钙的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5、注意多休息,走路时一定放慢速度,步子别太大,避免加重耻骨损伤。
6、产后6~8周若有持续症状,应及时就医。
4.、大腿根痛
如果新妈妈产后盆腔感染,大腿根部就可能出现疼痛,但只是按压时能感觉到,局部并不疼痛。另外,产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也会引发大腿根疼痛。
应对对策:
1、尽早就医,看看是否骨科疾病所致。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若是神经根被损伤,最好去看神经科医生。
3、如果是盆腔感染所致,应积极治疗原发感染。
4、如果是深静脉血栓引起,应进行抗凝和抗炎治疗。
5.、四肢痛
怀孕使新妈妈内分泌发生变化,关节韧带松弛、弹性下降,骨密度降低。分娩造成气血两虚,受凉后易引起肌肉和关节炎症。产后哺乳,需钙量继续增加使腰和四肢的骨密度继续下降。产后注意不当,姿势不当均会造成肌肉疲劳。这些都会导致四肢疼痛。
应对对策:
1、为避免产后四肢疼痛,孕期及哺乳期要坚持补钙。
2、产后要多休息,别过早站立,别老做家务。
3、每天坚持做保健操,注意身体保暖。
4、饮食方面注意每天摄入含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5、疼痛明显时去医院检查,局部进行热敷或理疗。
三@产后子宫恢复
1.子宫体的恢复
胎盘娩出后,子宫会即刻收缩,可以摸到腹部呈球形很硬的子宫体,其最高处与肚脐水平同高。之后,子宫体高度每天会降1-2厘米,约在分娩后10-14天,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
2.子宫颈的恢复
生产刚结束后时,因为子宫颈充血水肿,而变得极其柔软,子宫颈壁很薄,7天后才能恢复原状。7-10日后子宫颈内口关闭,直到分娩后大约4周,子宫颈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3.子宫内膜的恢复
胎盘、胎膜与子宫壁相分离,经由母体排出后,会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长出新的子宫内膜。分娩后约10天,除了胎盘附着面,其余部分的子宫腔会完全被新生的内膜覆盖。刚生产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有手掌那么大,产后约2周,直径缩小到3-4厘米,直到产后6-8周愈合。
四@产后多久子宫能恢复好
1.子宫恢复的时间
子宫是女性在怀孕及分娩时身体内部变化较明显的器官,它由原来的50克增大到妊娠时期的100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产后子宫需要大约6-8周才能恢复到孕前状态。
2.恶露与子宫的关系
宝宝降生后,随之而来的是胎盘的娩出,此时产妇阴道会排出一些棕红色液体,包含有坏死的蜕膜组织、血液、粘液以及细菌等,在医学上被称之为恶露。恶露是否干净是判断女性子宫是否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3.产后42天:恶露干净,子宫正常
大多女性的恶露会在产后28天左右排出干净,当然一些女性可能时间稍微长一些,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42天。因为产褥期是从产后2小时到产后6周,在此期间产妇身体机能都会逐渐得到恢复,子宫也不例外,会恢复到正常女性的身体状态。因此产后42天即6周是子宫恢复的时期,不管是顺产,剖腹产,钳产或臀位助产,在此时间段内恶露都应该排干净。
4.产后42天:恶露未干净,子宫异常
若产后42天后,产妇仍有恶露排出,则说明子宫恢复异常。倘若同时有量、颜色、气味等的异常及变化,则应注意是否为子宫疾病。比如胎盘残留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细菌经由阴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时有隐性感染却未及时治疗,以及剖腹产伤口恢复欠佳等原因,产妇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并接受治疗。
五@关于产后的内脏和子宫下垂
1.人体子宫呈倒三角形,在怀孕期间,由于孕妇要摄取相应的营养成分以补充宝宝营养吃的过多,而导致胃部增大,同时孕期由于宝宝在母体子宫不断增大,肝脏,肠胃上移,一旦孕妇产下宝宝身体的各个器官便会下移,但无法找到最实的支持点也就是恢复原位。子宫腾空,也就出现了平常所见产妇有肚腩,妇女病,肠胃不适,未老先衰等相关症状。
2.这是因为怀孕时,内脏被长大的胎儿压迫,心、肝、脾、肾脏所有内脏器官都被挤到边边角角去了,挤压变形长达数月;等到胎儿生出来后,子宫收缩恢复到原来大小,肚子里空间突然变大,挤压变形的内脏就变得松松垮垮,加上地心引力就容易往下坠。
3.所以不管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都是很有必要束缚的。产后最少1~2个星期要进行骨盆收紧。6个月内对骨盆进行收紧是最理想的。恢复到原来到坚硬程度也需要6个月的时间。少数的人会随着产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重新恢复回来,相反地,大部分是需要人为恢复的。对于产后的新妈妈来说,产后束缚腹部能够防止内脏下垂,帮助子宫复旧,也能够对体型的恢复有帮助,但是,必须得使用专业的。
六@如何促进子宫恢复
子宫想恢复到产前的大小,就需要更加有力的收缩,因此在产后的一周内,女性会感受到宫缩带来的疼痛感,这种宫缩在哺乳时会尤其明显,但也不至于疼痛难忍。医学专家建议,产后女性要多和孩子进行肌肤接触,坚持母乳喂养,这是促进子宫恢复的最佳刺激。
1.产后及时排尿
生产过后,产妇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并及时排尿,可以避免膀胱过度膨胀或者经常有膨胀的感觉。
2.产褥期避免长时间卧位
产后的6-8小时,产妇不妨可以直起身子,过了一天左右就可下床走动,这样有助于生理功能以及体力的复原,可有效帮助恶露排出,促进子宫恢复。在卧床休息时,要采取左卧姿势或者右卧姿势,尽量避免仰卧,谨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经出现后倾的情况,可以做膝胸卧位来矫正。
3.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孩子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且婴儿吸吮乳头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进而促进子宫的恢复。
七@关于母乳
每一个女人于生产完后,一定都会分泌母乳,母乳的分泌应是很充足的,但若不给婴儿吸食,就无法再分泌出来,即使婴儿一次就全部吸光,母乳的供应仍是源源不绝,因为这是母体的本能。所以若不给婴儿吃母乳,当然是很不好的。若是婴儿的吃奶量很少,则应将每次剩下的母乳都充分挤掉,以刺激下次乳房分泌足够的乳量。
产妇若因故临时不亲自喂奶,也要把积存于乳房中的奶挤掉,旧奶积存于乳房会使乳房产生硬块或导致乳腺炎,最好在产后的六个月中都能充分的授乳,这是最顺乎自然的育儿原则,不但能保护母亲,而且可减少日后发生乳癌的机会。
如果奶水清淡或不足,不妨于产后第三周起补充花生猪脚;而为了要让产后奶水快速分泌,可于产后第一时间施行"按电铃"(刺激乳头)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