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产后子宫保养秘诀

作者:母婴健康 08-29阅读:838次

生产对女性的身体损耗很大,特别是子宫,产后如果不注意休息,经常下蹲劳动或干重活,使腹压增加,子宫就会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向下移位,这就是大家所说的产后子宫脱垂。

那么产后如何保养子宫呢?

第一要积极避孕。据调查,堕胎3次以上,子宫患病及发生危害的可能性显着增加。如果反复多次人工流产,很容易造成宫腔感染、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

第二要按摩宫颈。把手掌搓热,用手掌从下往上推至上腹,用热手掌和指尖按摩大腿内侧,由内向斜上方推,用手心的热度贴在下腹处,用气息下沉。

第三要合理安排好三餐的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的食品,减少高脂食物。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而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坚持低脂肪饮食,要多喝水。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第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中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是最多的。生长激素可是我们快速恢复身体必不可缺的哦。

有时子宫在收缩时会引起阵阵疼痛,尤其是强力性收缩时,这种现象称为产后痛。胎盘娩出后,会在子宫原附着处留下一个较大创面。只有通过子宫强烈收缩这个创面的出血才能止住,恶露才能排出。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件坏事,不必感到不安和着急,也不需要做出特殊处理。一般经过几天,疼痛会自然消失。为了减轻不适感,可自我按摩一下小腹部,或放个热水袋热敷一下。

此外,子宫恢复的情况可以通过体内排出恶露的情况来判断,新妈妈们应注意观察恶露的变化

恶露是指产后从子宫经过阴道流出的分泌物,其中含有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后的血液、黏液、子宫腔里残存的内膜、产道伤口分娩物等。它的数量、颜色和气味可以直接反映子宫的情况,应该密切进行观察。

1.一般分娩后3-4天从阴道中流出的几乎都是血液,但很少有血块,颜色较红,这个阶段流出的东西通常称为血性恶露。

2.产后5-10天左右,血量逐渐减少,颜色也逐渐变淡,呈褐色或浅褐色,有较多量的子宫颈黏液及阴道的渗出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白细胞等,称为浆性恶露。

3.产后大约10天后,恶露中基本上不含血,主要成分是大量的白细胞、表皮细胞,呈现出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白恶露。恶露一般在产后3-4周左右干净,5-6周时已与平时差别不大了。

4.观察恶露变化不仅可以了解和估计子宫复旧的情况,还可以反映子宫腔内有无残留物、感染、产道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无其他异常。如果血性恶露多,并淋漓不尽,就要警惕子宫收缩不良,或是伤口在出血;如果恶露不绝,表明子宫腔内还有部分胎盘或胎膜的残留;如果恶露有臭味,伴身体发热,并且出现下腹痛或压痛,可能胎盘剥离面上有炎症,引起了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最后,要想子宫很好地恢复,产妇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产后应及时排尿

产后要及时排尿,这样才能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适当运动

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卧床休息时尽量采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势,避免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3.产后应该哺乳

母乳喂养不仅非常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4.注意阴部卫生

产后要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进一步影响子宫的恢复。

5.使用收腹产品,促进子宫回位

在妊娠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各个系统均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而以生殖系统变化最大,尤其是子宫,其容积和重量分别增加至孕前18倍和20倍左右;固定子宫韧带也相应地变软、伸长。分娩后,子宫开始复原,约在10天左右可降入骨盆内,但需6周才能恢复正常大小。而固定子宫的韧带,因孕期的过度伸展,比孕前略松弛。阴道及盆底支持组织,因分娩时的过度伸展、扩张及损伤,使其弹性下降不能完全恢复到产前状态,受孕子宫膨胀的影响,产后腹壁松弛。产后使用收腹除了能给松弛的肚皮一个温柔的力量,防止腹部继续松弛下垂外,还能固定松弛的骨盆,防止盆骨防止继续变形,预防内脏下垂,能促进子宫尽早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