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扯面
据说扯面并非南召独有,但是南召扯面的做法有那么多讲究却是不多见。南召扯面最讲究的是和面,它是做好扯面成败的关键,面里要加盐水、加油。和面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一般由年轻的小伙子操作,讲究的店师傅要亲自动手。面和好后,拍成薄薄的面饼,涂上香油成排码好,还要让面醒上一夜。第二天,一块小小的面饼,两手轻轻一扯就变成长长的面条,反复扯甩,那面便在厨师的十指中变成无数条的丝条,还微微地打着颤儿,象有了生命,简直是魔术表演!
小时候上饭馆吃扯面,最爱站在柜前看人家扯面,常常有着不可思议的兴奋和好奇——那些丝带,放入沸腾的羊肉清汤中,上下翻滚、热闹而有趣。
汤,则是做好扯面的第二大环节。做扯面的汤一般都是羊肉汤,那汤锅是整天不熄火地翻着白色的浪花的,整架的羊骨头放入汤锅中,煮得最好的汤呈白色,羊肉也在这汤锅中煮熟,然后捞出来切成薄片,放在大盆中待用。
厨师在做扯面前,先要用葱、蒜将羊肉爆炒出香味来,更讲究的,要在爆炒羊肉的同时,将木耳、海带、黄花菜一同炒好,然后将菜另盛待用。用小锅兑上羊肉汤下扯面,扯面滚熟后,放上菠菜或小白菜,再加上炒好的料,最后再浇上小磨香油,喷香扑鼻、鲜美可口的羊肉扯面就做好了。
坐在扯面馆等待做面的过程,象是一种考验,仅闻香味已是胃口大开。食欲调动起来了,自己的面还没有来,还得控制食欲,邻座或邻桌大快朵颐的吃相更是引得口水溢满唇齿间,未吃面已是馋诞欲滴。终于等到自己叫的扯面做好了,盛入青花瓷的海碗里,热气腾腾地端上来,绿莹莹的是青菜,如玉般光洁诱人的是面条,黑的是木耳、海带,黄的是黄花菜,汤是白乎乎的汤……吃在口中,爽滑细腻、劲道可口、唇齿留香。
做扯面的第三个关键就是吃扯面时的佐料。羊油辣椒,是用纯羊油加植物油将辣椒面炸一下盛在碗中,冷却后凝结成红红的一整块,食客吃时往往需用筷子用劲剜。剜一大块放入扯面碗中,那腊似的佐料立刻化成一层鲜艳的红油,这时再尝那扯面,香辣美味、余味无穷。
一碗热辣辣的扯面下肚,热气直往上窜,热汗好像一下子从全身的毛孔中被逼了出来,辣得爽气、辣得霸道、辣得尽兴。吃扯面没有这羊油辣椒,就像山西人吃面少了老陈醋,那可是一件痛惜的事。
远方的亲友回家别的吃不吃,总忘不了要吃一吃家乡的扯面,也总说:哪儿的扯面都没有家乡的扯面好吃,不吃还真想!而我自己在外地也没少吃所谓的天下第一面等等,但出差数天,回到家总少不了的是:要到扯面馆去过一下扯面瘾。
饮食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地域风情的。在外面吃扯面之所以觉得不如家乡的好,其主要原因是汤寡淡,缺少南召扯面的醇厚感。这应该是因为一是咱山里人厚道,羊肉汤做得地道,真材实料;二是羊油辣椒创意奇妙。这两点堪称是扯面的精髓所在,而那些外地的扯面只是掌握了扯面的工艺和程序,没有学会这精髓吧。更不用说饮食习惯本质上就是一种舌尖上的乡愁,世间又有什么能够替代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