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暗示技巧:德西效应 适用于孩子写作业不积极

作者:新生命干细胞 03-28阅读:4374次

很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如果你与朋友聊天中,故意在孩子面前提到:孩子吃饭很多,会自己整理玩具等等。

回到家,本来不爱吃饭的宝宝会乖乖的自己吃饭;

相反,如果妈妈在朋友面前说孩子学习成绩不行,读书不努力,孩子就真的会消极懈怠。其实,这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一群小孩喜欢喊叫,这本来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这叫声打扰了邻居。邻居对孩子们说,谁叫的大声,就奖励谁5美分,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尖叫比赛。

此时 ,邻居已经把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兴趣使然”扭转成了由邻居操控的“外部奖励驱动”,一段时间后,邻居取消对孩子们尖叫的奖励,孩子们感觉到愤愤不平,再也不去邻居家尖叫了。

因为,邻居将操控的“外部奖励驱动”取消,孩子们就停止了这一行为。

这给父母教育孩子带来的启迪是: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不要给物质奖励。因为孩子兴趣所在的内部驱动比物质奖励的外部驱动更有动力,更持久。

例如,孩子本身有放学回家自觉做作业的习惯,妈妈不要再因为宝宝乖奖励宝宝飞机模型等等,这样孩子反而不愿意做作业了。

如果孩子不喜欢做作业,妈妈可以进行一些物质奖励,但是在物质奖励的同时,需要培养孩子的内在兴趣,让他在做题过程中,享受到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学会自觉完成作业。奖励是手段,培养兴趣是目的。

文 |新生命干细胞

图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