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早晚能看出智商高低?儿科医生给出答案,你家多大会走路

作者:木棉妈妈 01-22阅读:2027次

文|木棉妈妈

每一个宝宝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小天使,当他呱呱坠地以后就成为了父母的中心,做妈妈的从此就踏上了艰辛的带娃之路,这里面不仅有没日没夜的照顾宝宝,还有更多的是和七大姑八大姨已经小区紧邻斗智斗勇。

“你家宝宝八个月了吧?怎么还没长牙呢?我家孙子七个月就出了一颗牙了,是不是孩子缺钙了?”

“你家宝宝晚上还是总哭闹?你王姐的孩子早就睡整觉了”

...

隔壁老王家孩子才九个月,已经开始学走路了,你家孩子十个月怎么还在爬?听说孩子走路早晚和智商高低有关系,赶快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吧。

宝宝走路早晚和智商高低有关系?儿科医生告诉我:谣言!

一般来说宝宝在7个月的时候进入行走敏感期,这时候小家伙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地上爬,不过根据数据统计,仅仅只有不到一半的宝宝能在1岁前学会走路,大多数都是在15个月之内开始学走路。

宝宝走路早晚和什么有关系呢?

1、腿部肌肉因素

只有小家伙的腿部肌肉发育到一定程度,才能支撑宝宝站立行走,平时爸妈可以和宝宝做一些科学的动作,进而帮助孩子腿部肌肉发育。

2、平衡感因素

站立行走需要大脑来掌握平衡,只有宝宝对于平衡感掌握毕竟好,他才能成功的走路。

3、性格因素

这一点往往是决定孩子走路早晚的重要原因,有些宝宝性格很温顺不喜欢过早的去挑战某些事情,往往就走路比较晚,而有些宝宝就是个急性子,总是很着急去了解新世界,学会走路就比较早。

宝宝走路早真的就是好事吗?

答案:NO!甚至会有危害。

1、O型腿

在宝宝的腿部骨骼肌肉未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学走路,在体重的压迫下很容易导致腿型变形,比如常见的O型腿。

2、长不高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发育快于下肢,过早的学坐和走路压迫脊柱发育,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3、扁平足

站立以后我们的体重就全部集中到脚部,当宝宝的足弓还没发育好之前学会走路,往往会导致孩子扁平足。

每个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路程,作为爸妈不要刻意去和别人家孩子对比这些,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这只是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简化出来的育儿知识,我们不要也不能太过于关注时间点,只要宝宝身体发育一切正常就说明没有问题。

你家宝宝多大学会走路的呢?

一分钟认识我:亲爱的,我是木棉妈妈,孩子为什么动手能力差?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青菜?孩子怕人、胆小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您有这些育儿困惑,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