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锻炼孩子表达能力?教会孩子“讲故事”,轻松培养表达能力

作者:朗朗育儿课堂 02-02阅读:1170次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快两岁的孩子才只会叫“爸爸”和“妈妈”?前几天在网上看见一位宝妈求救,说自己的儿子从出生到现在其他方面表现的都还可以,但是在说话这方面,显得有些不一样。

现在已经快要2岁了,儿子却只能说出“爸爸”和“妈妈”,其他的发音都非常的模糊。

原来,这是宝妈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因为自己是独生女,所以孩子一直在外公外婆家照顾着,等到孩子一岁了才接回到自己的身边。

可是一年过去了,两周岁的宝宝才只能说妈妈和爸爸,让宝妈怀疑,这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有语言障碍呢?

实则不然,孩子在3岁前后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平常生活里经常和孩子说话,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这样一步步引导,孩子的语言功能自然就打开了,这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和照顾,才能更好的完成,而不是简单的每天带着孩子玩耍就可以了。

一、孩子令人堪忧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事小芳也存在着这样的疑惑,因为自己的孩子经常“语出惊人”,说出一些让人费解的话,尤其是在孩子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更会让人觉得奇怪,不知道孩子在说什么。为此,小芳还特意到医院带着孩子去看医生,结果无功而返。

幼儿的表达能力需要家长的引导,而非孩子自然就学会的。

宝妈在网上求救,孩子2岁了还只会说妈妈和爸爸,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引导不够,宝妈小芳也是这样。幼儿在成长的时候许多功能都是需要“开发”的。

老人对此会觉得反对,没有道理,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哪里需要教呢?许多家长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教孩子,才会让一些孩子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落后于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做法,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二、讲故事,远比读故事更能锻炼表达能力

想要从生活中就把孩子教的“会说话”,那么宝妈宝爸们不妨把别人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讲。

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孩子感受到其中的差异和真实性。

比如孩子在看动画片,那么家长们就可以给孩子讲讲这个动画片里说了些什么,尽管孩子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他未必知道其中的意思。

家长的讲解像是给孩子上了一堂既有文书又有画面的语言课,其生动形象的效果从家长们的描述中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对于语言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

三、家长如何利用讲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 给孩子说“画”

我们经常会给孩子看一些绘本又或者是图画书,因为我们都知道小朋友对于图画的兴趣程度要高于文字,更何况孩子话都不会说,认字成了空谈。

所以给孩子看画是一个不二之选,在给孩子看画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说一说整幅画都讲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这样一来,孩子的理解和记忆就更加深刻了。

2、 带着孩子复述

比如今天你带着孩子看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那么就可以让孩子复述“妈妈”、“蝌蚪”等名词,从故事中学习,孩子的乐趣和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这是比在课堂上要好非常多倍的学习效果,值得家长们学习和借鉴。

如此一来,孩子的词汇量可以增加,在语言的表达上也能得到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3、 多用叠词

叠词的发音会比较容易,但是家长们注意,叠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说话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处理能力,因而宝妈们不能一直教孩子用叠词。

等到孩子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说话能力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扭转和纠正,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叠词帮助孩子学习语言,不能被叠词所束缚了。

想要锻炼孩子表达能力,那么家长们可以从教会孩子“讲故事”开始,轻松培养表达能力。语言是一生的学习内容,而在一个人3岁的时候,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就已经出现,别再等孩子“长大就会了”,抓住语言学习黄金期,让孩子能够自信的表达。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