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潜能到底是与生俱来的, 还是后天教育决定的?

作者:齐哥家 06-08阅读:5791次

我的宝宝潜能到底有多大?

这可能是每个宝妈都想知道的问题。大部分人一定认为,孩子的潜能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先天潜能很差的孩子,后天往往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弥补一小部分。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先来看一个例子。

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于哈勒洛赫小村,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但是,卡尔威特出生下来不仅不聪明,反而有点智力缺憾,他的父亲始终秉承后天的教育比天赋更为重要的观点。老卡尔威特在1818年写的教育心得已经成为哈佛大学里面珍藏的孤本。

我们再来看看科学依据:

新生儿的大脑必须建立大量的沟通网络,使得一千亿个神经元(脑细胞)可以互相对话。神经元是通过形成称为突触的连接进行沟通的。它们通过释放一种通过突触连接而从一个神经元流向相邻神经元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彼此传递信息。需要用到大脑的每个活动,都涉及数百万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的彼此沟通。

孩子的潜能与大脑突触相关

其实,孩子大脑里突触的存在就代表了孩子的潜能,它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出生后形成的。孩子每接触到一些新事物,就会有新的突触产生,如果没有足够的突触,神经元就无法快速或有效地沟通。所以早期父母一定要带孩子去接触尽可能丰富的事物、环境,这样,每一个对孩子大脑的刺激都会衍生成孩子早期的潜能。如果孩子早期无法形成足够多的突触,自然会导致他的潜能欠缺。

这时候也许你要问了,按照这么说,潜能只和突触有关,开始没有形成突触,长大后再多接触事物形成突触不也一样?

其实,大脑的突触只在人出生头几年会大量增长,之后其实是在不断降低的,刚出生时,婴儿的大脑有大约2500个突触,到了两三岁的时候,突触的数量大概是每神经元15000个突触,这一数量大约是成年人的两倍。

所以,突触形成只是孩子某方面潜能的开始,经常被刺激的突触,其功能和联结才能逐渐固定下来,最后变成人真正的能力。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接受新环境、图片或音乐的刺激,孩子就会形成更多地容纳这些信息的突触连接,日后能轻易想起这些信息。

不经常被刺激的突触将会慢慢被大脑删除,该过程被称为“突触修剪”,就是我刚刚说到的人的突触之后会不断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专家都在说孩子的潜在能力是在逐渐递减的。一个孩子主要精力都放在玩耍上面,那么他的有关学习方面的突触必然就被削弱了;同理,如果一个孩子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面,那么他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也会降低。

因此,儿童的教育有一个“关键期”

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将有40℅的突触联结被删减,一次在两岁左右时进行,一次在8-14岁时进行。所以,这两个阶段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它对于儿童智力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若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相关的学习就得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为什么让一个孩子学会一门乐器或者外语,远比让一个成年人学会同样的东西要容易的多,这就是原因。

所以,不要再迷信哪个孩子是天才这些话了,哪些突触存活,哪些突触消失,完全是由孩子的经历和活动来决定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或照料孩子的人控制的。也就是说,孩子的潜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照顾孩子的你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