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女孩的春节感言:回家的意义

作者:天天出版社 02-22阅读:1914次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很多探亲访友的朋友都踏上了归途。说到春节出行,最让人头疼的无疑是交通拥堵——一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三四个钟头时常有之,在这种情况下,渐渐催生了关于春节回家的讨论——为了一顿饭长途跋涉,到底值不值?春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但在交通和通信都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家有必要非得赶在同一天团聚吗?

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在读学生,寥寥千字是她高中一次春节返乡路上的有感而发,或许,这样一段旅途,这样一些感触,道出了人们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对家的爱和敬仰,值得付出一切。

作者:江亦纯

冬日的阳光像是不小心跌进了我的房间,我眯着眼,好像又想起了曾经每年的冬天,每年最值得的一次旅程。

每年年三十前几天,我们就开始忙着准备回老家过年了。妈妈开始理东西,把冬衣和带回去的礼物,或是给新生小孩的亲戚带的衣服塞进箱子里。我陪妈妈去超市买很多在路上吃的零食,再听着爸爸假装埋怨我们嘴馋。爸爸在前一天会把车加好油。一切都笼罩在隐隐的期待和喜悦中。

出发的那天,阳光总是特别好。路上车总是很多,除去那些为了回家的火车票彻夜排队挤破头的人以外,像我们这样自己开车回家的也不在少数。从窗外望出去,总是能看到开车的爸爸、坐在副驾驶的妈妈还有和我一样坐在后面的孩子。有些孩子还很小,坐在妈妈怀里,小脸上写满了雀跃或是期待的神情。爸爸开几个小时车就会和妈妈轮换,把座椅放低闭着眼休息。午饭往往是在高速旁的服务区解决的。从来不开车回家过年的人或许永远想象不了那样的场景。路边的积雪被人们踩得变成了灰黑色,停车场上停满了各个省市牌照的车,食堂里全都是一家几口在吃饭。灌开水的水箱前也排着长队。形形色色的人,操着各地的口音,聚集在这里,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回家,过年。

我有时也会想,这真的值得吗?每年一次的拥挤不堪,许许多多的收费路口,服务区味同嚼蜡的饭菜,排着长队的加油站和总是不够加的汽油,堵车和走错路,下雪结着冰的路段和偶尔擦肩的交通事故。而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彻夜排队抢票,提着比人还大的袋子,甚至在火车上站着度过一整夜。所有这些人,都只是为了赶在大年三十晚上之前回家。是什么值得如此奔波,值得如此辛苦却毫无怨言?或许是埋在他们骨子里的什么东西,在无形地引领着他们;或许有一种强烈到无法比拟的情感,在无声无息地搅动着这个世界,在每年飘雪的季节,把人们转动到他们启程的地方。

天黑了,爸爸开着大灯行驶在依旧多车的国道上。家里爷爷奶奶的电话隔半个小时就会打来。看着那些越来越熟悉的绿色路牌上反光的地名,我的心情也愈加喜悦起来。终于要到了——那里有虽然早过了吃饭的钟点却依旧摆满了一桌子的饭菜,有翘首等待的爷爷奶奶,有温暖的避风的家。

车缓缓停在了楼下。爷爷下楼来拉住了车里的我的手,然后帮爸爸把行李搬上楼。上楼有奶奶开着门在等,有盛好的饭菜。一年之中值得珍惜的时光有很多,但我最爱的时光或许就是此时此刻。我终于理解了那些已经到家或还没到家的人。

那里是根,是源,是启程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对家以及那里的亲人的牵挂从不会减少半分。而每年最拥挤不堪的旅程,好像也变得值得甚至期盼了。

因为在这世间,对家的爱和敬仰值得付出一切。

本文2016年3月20日发表于《新民晚报》,并收录于《我在你身旁》(谢倩霓,江亦纯,江亦洁/著)一书。作者江亦纯,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学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谢倩霓之女。

我在你身旁

谢倩霓,江亦纯,江亦洁/著

《我在你身旁》是“成长的对话”系列中的一本,本系列共五本,每本书分为蓝篇和青篇两部分。蓝篇部分收录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老臣、汤素兰、谢倩霓、李东华、汪玥含等人的名作,青篇部分精选了该作家子女赵小臣、汤沐黎、江亦纯、江亦洁、苗依依、汪子淳等人的优秀作品。此外,两代作者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家与父亲/母亲的双重身份带给孩子的影响。

通过亲子两代人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留下的美丽印记,分享成功教育的心得,以引起学龄儿童的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反思。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可以让他们在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作品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他们提供健康的阅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