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拉、没时间概念?都是妈妈催的!

作者:宝贝方舟 09-13阅读:4821次

日本教养杂志《AERA with Kids》曾做过调查,高达80%的父母每天多次对孩子催“快一点”,集中在出门、写作业、收拾玩具、洗澡、睡觉的时候。

已经很晚了,赶紧睡觉!

赶紧把饭吃完了,不要玩玩具!

马上出门了,赶紧把外套穿起来!

……

孩子做事总是慢吞吞的,父母看在眼里真是又气又急,恨不得帮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可是,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慢吞吞呢?

其实,有些孩子天生的性格就属于慢吞吞型的,这样的孩子并不容易改变,反而是父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关注孩子们的需要。

对待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耐心引导,让孩子在保证做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做事的速度。

另外还真有一些孩子并非是天生的“慢性子”,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处于动作发展期

通常来说,处于动作发展期的孩子会有手脚不灵活、不协调的表现,这是由于其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同时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导致他做事比较缓慢。

2、孩子对需要做的事情缺乏兴趣

孩子对于不喜欢的事情,而又没有办法逃避家长,就会采取磨蹭来拖延。

比如:

今天的饭不好吃,或者碰上自己不饿,宝宝就吃得慢;

讨厌脱了衣服冷飕飕的感觉,所以迟迟不肯脱衣服;

洗澡水溅到眼睛里不舒服,就每天拖着不洗澡;

睡觉就更没意思了,灯一关什么也玩不了了,于是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孩子做事一慢,我们就忍不住去催催催,希望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苦口婆心,以后“不待扬鞭自奋蹄”。

可实际上,我们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我们常常抱怨,磨蹭是个大毛病,却没发现,催催催,是更大的毛病。

想要孩子不拖拉,父母一定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1、给孩子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也有磨蹭的毛病,一定要改,要养成干净利索、动作迅速的做事习惯。父母有了良好的行为典范,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学习对象。

2、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都说孰能生巧,如果家长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却指望着孩子到年龄了,自然就会了,未免太过天真。家长应该检视自己,是否是自己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即使速度慢一点,家长也应该给与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

3、利用兴趣激发法

父母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听的故事、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看的动画片等,来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促使孩子快速行动。比如孩子喜欢听故事,父母可以对他说:“你快点将玩具收拾好,我们就可以将昨天的故事讲完了。”

当然要切记,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千万不能用谎话欺骗孩子,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

4、适当给予鼓励和奖励

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较发达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认同,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改变孩子的评价是必需的。

比如父母如果说:“你快点行不行,慢死了”这样否定的话语,孩子做起事来会更容易出错,而父母入股说:“你如果快一点就会更出色了”、“你现在比以前进步多了!”等正面的话语,孩子会更有动力。

5、承担磨蹭的后果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既然孩子一直磨蹭,家长不妨彻底撒一次手,不再催促,让孩子自己尝尝磨蹭的后果,承担责任。

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不必替孩子跟老师解释,只有孩子自己体验到磨蹭造成的损失后,他才能戒掉磨蹭的习惯。

6、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因此,对磨蹭的孩子来说,培养时间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珍惜时间。

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里有这样一段话: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教育孩子就像是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需要足够家长的耐心和理解,而“蜗牛”也终归会有抵达终点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