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表明:这些家庭容易养出“人才”,和很多家长想的不一样

作者:育儿秘籍一点号 03-31阅读:1168次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提到“人才”一词,相信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优异的成绩。

这并不难理解,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绩或许是判断孩子能力的最主要的依据。毕竟在大部分家长心中,“人才”一词早已经与“考试高分”、“重点学校”等词语紧紧挂钩。

为了能让自家的孩子更好地向“人才”靠拢,不少家长都会将孩子送到各大辅导机构以及重点院校,殊不知,这样其实正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毕竟孩子教育的真正核心并不在学校,而是在家庭。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新核心?”

相信不少家长在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往往会心生疑惑:为啥专业的学校或者机构教育,反而不如业余的家庭教育重要呢?

这首先涉及一个教育学上的话题,即家庭教育的先验性和学校教育的后验性的影响,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父母不妨大胆地将孩子的教育以孩子上学年龄为界限,分为早期教育和后期教育。

孩子的早期教育其实主要是指6岁之前,这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心理学上将其称为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期,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发育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6岁前其实已经有迹可循。

李玫瑾老师曾经说过,父母的话在孩子6岁前的话是黄金,在6岁后的话是狗屁。

这句话虽说看起来很粗鲁,实际上却很有道理。如果父母能在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期为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将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家庭教育,而不是6岁后的学校教育所能弥补的。

美国实验证实:具有这四点特征的家庭,往往能养出高智商的孩子

美国曾做过一个名为“童年早期纵向研究”的大数据分析研究,通过跟踪走访两万多名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家庭情况和家庭活动得出一个结论:这四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就是常说的的“人才”。

【第一类】: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

能被成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往往都需要经历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各类选拔,同时还需要不断做科研、搞研究。

这个过程也就意味着夫妻双方在智商、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都属于佼佼者,那么,两人生出的孩子先天从父母那继承的基因也自然差不到哪去。

另外,高知分子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比普通家庭的父母更懂得通过阅读各类育儿书籍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在父母潜移默化的教育下,孩子自然也就愈发优秀了。

【第二类】:家庭经济实力较强

从前人们常说寒门出贵子,富户出纨绔。殊不知,如今的“富户”比“寒门”更能深刻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后代的教育也更为上心。

同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的父母,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更多的资源提供给孩子,更能为孩子提供去试错的底气。

相比较而言,经济状况差的家庭,往往父母都还囿于茶米油盐的开销,很难分出精力和时间来陪伴、教育孩子,更别提其他更高层面的教育资源了。

【第三类】:有一对对自身精益求精的父母

对于每个阶段的人生来说,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个父母不是生来就会当父母,父母从一无所知到如数家珍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学习是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元素。因此,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父母若能不断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孩子在家长的榜样作用下,对于自己做的错事也会更有勇气去承认和改正。

其次,对自己要求不断精益求精的家长,往往都有很强的上进心,而在这样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也会更具进取心。一个人只要肯上进,他的人生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第四类】:家庭藏书多,学习氛围浓

一个家中多藏书的家庭,父母一定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会自发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大部分同龄人都还沉浸在动画、游戏的快乐中时,那些拥有底蕴的孩子已早早开始简单的广泛阅读。

这样一来,两类孩子在多年后的知识面广度和积累量上就会有明显差距。另外,家庭学习氛围好的孩子,日后的学习兴趣也会浓厚些,比一般孩子更能耐得住多年的学习历程。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