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不公委屈时,最想听到这四句话,你说对了吗?

作者:青芽儿 07-18阅读:5868次

孩子对待不公的抗击反应能力,也是一种情商

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到社会环境中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以下这些情况:

小区里,孩子和别的小朋友闹矛盾,起了争执,结果那小朋友的家长立马挺身而出,不理事实地护着自家孩子,把矛头直接对向大人不在,孤立无援的你家娃身上,受了委屈的孩子回到家俩眼睛都哭红了;

幼儿园里,孩子玩着玩具,有一小朋友偏要孩子给他玩,孩子不肯,那位小朋友就声戚戚地哭了起来,老师劝你的孩子把玩具给他,原因是他刚过来还比较想妈妈,孩子疑惑为什么哭了还有奖励,乖的就没有;

课堂上,孩子为了跟同桌借块橡皮擦,不料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把孩子叫出去,批评他违反课堂纪律,还让孩子让家长明天过来。孩子说自己虽然调皮,但那次真的不是故意的,一直在你面前说他是冤枉的;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难题:孩子在外面遭遇了不公,家长究竟要怎么做?

不同家长的三种做法,效果都一样

有的家长会以硬碰硬,“怎么可以就让我们的孩子当受气的小绵羊呢,要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于是在听完孩子阐述的事实后,憋着一股气就去找其他家长,找老师,要他们给个说法。

这如果刚好遇着较好说话的大人,可能孩子确实能收到对方的道歉。可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现实中呈现较多的还是,你怒气冲冲地去,也怒气冲冲地回来,有时还会把讨说法遭遇的怨气撒到孩子身上,受到双重伤害的孩子便更加确定了,遇到委屈还是别说出来的好,不然不能得到安慰不算,还讨骂。

家长越是责怪孩子,孩子就越隐忍和退缩

另外,哪位老师都不会喜欢爱在家长面前打报告,要家长给自己撑腰的学生,既然要被家长说,那就少管点好了。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同样不利。

有的家长看不得孩子脆弱认怂的样,“哭哭哭,你就只知道哭,自己有正当的理由,就去跟人家争,跟人家抢,回来哭有什么用呢?不会说只会自己难受,难怪大家都来欺负你”,被无端训斥一番后的孩子,以后也不会再来跟你倾诉烦恼。

他们变得沉默,且越来越认可父母对自己“懦弱”的评价,觉得自己就是很弱,只能苦哈哈地咽下这一嘴黄莲,成为人人不痛快都可就捏两下泄愤的软柿子。

还有一类自身性格就属于老实本分,不爱折腾事的家长,由于自己平时就习惯于忍耐,所以有时就算听到看到别人正在诬赖、责怪自己的孩子时,他们也不会出来为孩子说句话,他们不喜欢也害怕发生冲突,就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人惹不起还躲得起,何必去计较那么多呢?

被允许表达观点的孩子,在社交中将更自信

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需要有思考,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语权。而也只有行使了这一权利,人才会感觉自己是有力量的,是不需要去为了表面的和平,一味地降低自己屈就他人的。

如果没有,孩子就会觉得受到不公是很正常的,这个世界本来就这样,就算自己说出来,别人也不会重视,反而会觉得是他不好,所以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伤心难受强硬藏在心里就好了。

事实上,这三类家长的做法,明着看,好像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只要细细琢磨,你就会发现,不管是理直气壮地找家长、找老师讨公道,还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幸”的高姿态,实实将孩子训斥一顿的做法,抑或是以实际行动教孩子隐忍,都是家长想要急于解决自己心中的不快,而在当下做出的本能反应而已。

孩子哑巴吃黄连,越嚼越苦

这些做法中都缺乏了事件的受害者——孩子自身的感受,他在遭遇这些令人伤心的事情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他选择将这些事情告诉你,最想在你这边得到什么帮助?

是孩子,都会想要得到大人的认可,尤其是在他们严格遵守社交规矩,做好自己了之后。所以在碰到上面这些和他们想象中不一样的场景时,他们才会特别地难过伤心:

为什么自己没错还要被说?为什么明明自己比较听话,老师却要站在另一头替胡搅蛮缠的小朋友说话?为什么老师不相信自己也有表现好的时候,一有坏事就认定是自己做的呢?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不一样,和你永远会给他支持

这些怨愤并夹杂着困惑的情绪,作为社会认知、交往经验都还很有限的孩子,是很难只通过自己就能很好梳理与消化了的。

所有的这些受伤情绪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由孩子最信任和依赖的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提供帮助。

孩子之所以想着要跟你说,是因为在他弱小的心里,你是他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他愿意在你的面前,袒露自己痛苦委屈的心事,同时也希望你能够理解他,认可他做的没错,在很多时候,这就足够令他忘掉烦恼与不快,从而变得开心愉悦起来。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哪怕他身边只有一个成年人能够给予他信任、爱和温暖,那他对不公平待遇的抵抗力都会大大增强,身心健康发展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孩子受了委屈,最想听到的四句话

父母这个时候可以对孩子说,“是的,谢谢你把心里不愉快的事讲给我听,我很清楚地听见了哦”

接着再对孩子在那种情境下的心情表示理解,“是那位小朋友先推了你,你却还要被说不对,爸爸妈妈又不在,你一定很害怕,很委屈对不对?”、“你很想继续玩着那个玩具,但老师为了哄好那个哭着想妈妈的小朋友,就要你把玩具给他,你心里肯定觉得老师比较爱他,不爱你,对不对?”

就这样慢慢引导孩子将心里积蓄的不良情绪都倾吐出来。

接纳孩子情绪更有助于她平静下来,认真听你说

再就是要认可孩子,确定地告知孩子,他没有错,“打人是不对的,我很高兴你没有去做,那位小朋友喜欢打人,大家肯定都不喜欢跟他玩”、“哭着要东西是不对的,我很开心你没有跟那位小朋友一样,不是所有的哭都能讨来玩具,那小朋友以后就会明白了。”

最后要教给孩子正确处理冲突的方法,让孩子在必要的时刻保护好自己。

真的到了没有任何办法,又不想自己的正当权益被侵占时,他可以使用维护公正的终极手段,叫来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来给自己恢复权利,如在火车上,座位被别人坐了,又怎么叫也叫不走,这个时候就可以叫乘车员帮助解决问题。

如果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就此引到他人身上,就会让孩子对外面各式各样的人多一份理解,打好不那么容易被影响的预防针。

这样的孩子胸怀宽广,自信勇敢,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坚决不会在被他人无缘由批判的话语所中伤,也不会为自己的遭遇过于愤愤不平,内心变得强大。

孩子人生的第一份勇气,需要爹妈给

有位妈妈就做得很好,她的孩子有一次也是在外面受了委屈,被别的家长无端批评了几句,她好好安抚了抱着自己痛哭的女儿,还跟孩子解释说,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各种各样我们预想不到的人,要学会面对和接受。

教孩子思考他人行为的本意,让他可以快乐做自己

说完这些,她还将自己对那位妈妈做法的顾虑讲给孩子听,那位阿姨总是这么护着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就会很难学到独立,也不懂得要替别的小朋友着想,要帮助他人,这样的人会很不受别人喜爱的。

只是他的妈妈,也就是那位说你不好的阿姨,她可能不知道怎么做合适,不知道怎么做才是真的爱自己孩子,并不是说你真的有错。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竟然也为自己的小伙伴担心起来,“那他以后跟他妈妈一样怎么办?”,然后又一本正经地想了想说,“我以后可不要变得像她一样。”

孩子的委屈需要被理睬,但也要特别注意方法。特别是对孩子在学校,与老师之间产生的一些不愉快,家长没有必要立即带着孩子上学校找老师,不问三七二十一就要老师给孩子道歉。

要知道,孩子以后还要在学校学习的,而且在还没弄清真相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将老师想得那么坏,毕竟老师也是人,学生一多没顾得上,或大意地错怪孩子也是很正常的。

最主要的是要将你了解到的孩子的情况真诚地说给老师听,也听听老师看到的情况,双方友好地沟通着解决。

父母做好孩子友好沟通,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会让他更加反感这个老师,越来越不想要认真听他的课,导致成绩下降。

你也可以像上面那位妈妈一样,对孩子说,“老师一个人要照顾很多小朋友,她可能太想帮助那位小朋友适应幼儿园了,这才叫你把玩具让给他,你也知道,有了玩具,就不会那么想妈妈了,所以你愿意理解并帮助老师对不对?”、“老师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学生,他不太熟悉你,不知道你已经在改变了,这才怪错了你,你可以多跟他说说你的想法,平时多问老师问题,老师慢慢就会看到你的好的。”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本身素质就不好的老师,在你觉察到自己根本没办法说动,也不能和他们说到一起时,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要么换班,要么转校,这可能麻烦了些,但对孩子的长远来说,却是有必要去做的。

有位朋友在跟我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满是动情、感激地和我说了一件事。她说她小时候班主任非要大家都补课,她爸妈觉得没必要小学就这么抓紧,于是全班就她没参加补习班,后来上课,班主任连卷子都不发给她,也不给她批改作业。

她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自己的爸妈知道,不然会被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是受害者。后来她的爸妈还是知道了,他们心平气和地到学校找老师沟通,但没想到遭到了拒绝,爸妈不想要她继续受这份气,便给她转了学,还告诉她她没有做错什么。

末了,她还总结道:“只想说,人生第一份坚持的勇气和安全感,永远是爹妈给的。”

有了你的鼓励,我才能走得这么坦然无所畏惧

你家孩子有没有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你又是如何处理的?欢迎在下方写下留言分享讨论哦。

微信搜索“青芽儿”关注;呵护幼小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关注儿童心理,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价值,请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