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拿了一个进口的洗澡玩具给弟弟试用,按下按钮,玩具上的零件飞速旋转,水花四溅,本以为他会喜欢的不得了,结果哇哇大哭起来:“这个东西动起来了,我怕……”
伴随着哭腔委屈的说到,我居然不自觉的笑了。孩子就是孩子啊,他们的怕点也这么萌。
仔细回想下,从出生至今,俩孩子害怕过的事情还真的挺多挺逗的哎:
小时候,一旦放鞭炮,必然会被吓哭;
理发的时候听到吱吱吱的响声,也会哇哇大叫;
穿衣服卡在头上,急起来大吼;
给哥哥淋浴,用花洒浇头,就像要他命啊;
现在,只要晚上上洗手间,他们一个人都不敢去,因为害怕有怪兽、有鬼......
孩子怎么会怕这些东西呢?其实,很正常!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1种害怕。而对于害怕或恐惧的东西,也是有年龄特点的。让我们一起看看不同月龄的宝宝到底会怕些什么。
● ● ●
0-1个月的宝宝
最怕:饿了、困了、不舒服了
还没满月的宝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睡和吃,所以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我饿了,能不能马上吃到奶,我不舒服了,有没有第一时间来安抚我,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解决,那他们就会感到恐惧和紧张,就会哭的很厉害!
妈妈应该这样做:
这段时间,妈妈要做的特别简单,就是无条件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饿了、困了、尿了、不舒服了……所有宝宝的需求,都第一时间回应,和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 ●
2-6个月的宝宝
最怕:噪音和突如其来的声响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可能会害怕大声音,比如电闪雷鸣,忽然掉在地上的物品撞击地面的声响,甚至是吸尘器工作时、吹风机运行时发出的声响。
妈妈应该这样做:
可以的话带宝宝离开刺激环境,如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雷声,妈妈可以紧紧的抱紧孩子,告诉他:“妈妈在,妈妈抱,不要怕不要怕,你现在很安全。”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情绪,给与他更多的安全感。
● ● ●
6—12个月的宝宝
最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
这个阶段的宝宝一旦来到陌生环境或者遇到陌生人会害怕,往妈妈怀里躲,当陌生人抱时还会大哭,这是很正常的哦,因为宝宝已经开始学会认“爸爸妈妈”,对身边的环境已经有所熟悉。
妈妈应该这样做:
如果是带宝宝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最好先陪同宝宝一段时间直到他熟悉和接受了新环境;如果是家里来了陌生人,如果宝宝表现的很抗拒,妈妈也不要强迫他们,可以先抱着宝宝,让宝宝对客人有一个熟悉的时间过程。平时,也要适当带宝宝多外出,多创造一些接触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机会,时间长了宝宝自然会培养起交往的能力。
● ● ●
12-24个月的宝宝
最怕:和妈妈(或者其他主要照看者)的分离
当孩子一岁左右时,可能会出现离不开妈妈(或者其他主要照看者,比如爸爸或者奶奶姥姥)的情形,通常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有些孩子则是会紧抱着大人的大腿,不让其离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当然,有些孩子“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会更早。当大人一离去,孩子不知道大人还会不会再回来,很容易产生“我是不是被抛弃了”的疑问,因此会感到惊慌失措。
妈妈应该这样做:
首先:分离要逐步进行。有其他看护者帮忙照看宝宝的时候,妈妈可以先陪同,等孩子渐渐适应了,妈妈可以跟孩子说Bye Bye。其次:一旦确定要离开,还是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归来的时间并且说到做到,如果不确定时间,可以说“妈妈晚一点回来,你要乖乖喔!”千万不要不告而别,孩子知道后会更惶恐。
这里提醒一点,妈妈一旦真的要离开,就要果断,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犹豫不决,甚至中途回去抱孩子。
● ● ●
2-6岁的孩子
最怕:独处、黑暗、动物、想象出来的鬼魂、怪物。
2岁以后,孩子的想象力变得丰富,构想出各种黑暗里藏在床底或衣柜里的鬼怪、女巫等,同时他们的认识能力有所发展,逐渐能够预见潜在的危险。
妈妈可以这样做:
对于害怕黑暗的孩子,妈妈可将室内照明度逐渐调低,玩一些特别的游戏,比如手指游戏,或者可以买一个音乐灯,在天花板折射出各种有趣的星光图案,一边播放孩子喜欢的歌曲,经常这样玩耍,宝宝会逐渐不再害怕黑暗。
对于害怕动物的孩子,比如孩子怕狗,先给他看一些很可爱的狗的照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陪宝宝看下真的小狗,可以一开始保持一点距离,再由远到近,逐渐提高孩子的耐受力。当然,过程中孩子一旦抗拒就不要勉强,毕竟要慢慢适应。
至于害怕鬼魂、怪物的,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你害怕鬼怪,那你告诉妈妈他们长什么样子吧,我可没见过呢”,如果孩子愿意说,那我们就一起陪他聊聊天,这样能让孩子说出内心的恐惧。又或者让孩子画出来,长长的鼻子?黑黑的眼珠?长刺的手?哈哈哈在孩子画画的过程中,他也会发现,原来鬼怪长这么搞笑啊,如此一来,是不是也没那么害怕了呢?另外,我再推荐几本这方面不错的绘本给大家,《走开,绿色大怪物!》、《吃掉黑暗的怪兽》、《维利床下的鬼》、《飘着幽灵的小房子》。
包妈碎碎念:我们大人会害怕,其实孩子也一样。不管是怕黑、怕巨大的声响、怕鬼,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
面对恐惧中的孩子,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而不是嘲笑和否认。比起“你是男孩,你应该学会勇敢”、“你怎么连这个都怕,胆小太小了吧”、“你都5岁了,怎么还怕狗?”,或许一句“没关系,宝贝,有我在”是更有力量的化解。即使你的孩子长大了,也别吝啬你的抱抱和鼓励,因为温柔,能对抗世间所有的坚硬。
● ● ●
一分钟认识我
亲爱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是两个可爱的宝宝妈妈,目前咱们这个微信公众号已有500多万妈妈关注。
建立公号两年多,我写了300多篇育儿文章,其中超过100万阅读的就有20来篇,有育儿干货,有情感小文,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漫画,如果你是妈妈关注我准没错,愿咱们在育儿路上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