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宝宝饿了就要喂,以宝宝哭作为依据,只要宝宝肯吃就说明他饿了。
其实按需喂奶的更准确解读是:按信号喂奶。
在教科书中提到,每24小时喂奶8-12次,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数据,这其中还有很多细小但却重要的因素,例如
宝宝每次吃多久?
这顿吃完的时间到下次要吃的时间到底相隔多久?
吃完半小时又开始哭闹难倒是又要吃奶吗?
这些问题得不明确解答,妈妈们还是一样的会反复纠结这个问题。
我们先从数据来看
从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原来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加,在妈妈身上吃奶的次数也会逐渐下降,所以我们就彻底撤掉闹钟吧。
我们将饥饿信号分为三部分:
早期饥饿线索、中期饥饿线索和晚期饥饿线索。
如果妈妈们可以在早期饥饿信号显示时就去喂养宝贝,喂养会更加顺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如何正确识别宝宝的饥饿信号:
早期饥饿线索:
舔嘴唇。
吸吮手,吸嘴唇,衣服,玩具。
嘴巴一张一合。
伸出舌头。
好像他在找东西一样,将头从一边移到另一边。
中期饥饿线索:
试图通过拉你的衣服到胸部吃奶。
无论是谁抱着,都会将头转向乳房处。
增加腿部和手臂的运动。
呼吸快或开始咿咿呀呀。
蠕动或不安。
从睡梦中醒来,然后快速连续入睡。
显示不适,发出呜呜声和咕噜声。
不断打你的胸部或手臂。
睡觉时快速眼球运动。如果他有段时间没有吃奶了,现在就是一个好时机。
即使完成第一瓶或第一次亲喂后,一个饿的宝宝可能会继续对吸吮表现出兴趣。这表明还想要更多。
当母乳喂养时,四个月以上的婴儿甚至可能会微笑,表明他们还想继续吃奶。
晚期饥饿线索:
疯狂地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
最后一直哭。这类哭声通常是短暂的、起伏的大声叫嚷。
现在,我们明白了判断宝宝的饥饿信号,就再也不用焦虑宝宝有没有饿,有没有吃到奶了。
所以,针对宝宝的哭声,妈妈们还是要学会找找原因,真正明白宝宝的需求,充分给予满足,才是对宝宝最贴心的照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