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改善体质的黄金恢复期,不做好这八件事,几十天就白熬了

作者:小兰育儿馆 05-06阅读:5763次

坐月子与做月子

产后养护不外乎“坐月子”与“做月子”两件大事:

“坐月子”主要指产后休养,如卧床、静养等。

“做月子”则包括护理、适时且适度活动、食补食疗、定时检查等。

一:产后胯部修护

生完孩子之后发现很多宝妈在一段时间内都不喜欢笑了,也不敢轻易打喷嚏了,这个时候要知道,并不是她们不想,而是可能因为不敢,一不小心的话就可能把自己的尿给笑出来或者打出来,这是因为宝妈的盆肌受损造成的。对产妇来说,骨盆一旦呈现变形松懈会呈现尿失禁,内脏下垂,子宫掉落的景象,所以产后需对骨盆进行一些修正。

1、挑选一些合适的垫子。产妇要挑选一款软硬对比适中的垫子,在睡觉时采用侧卧或仰卧的办法睡觉,这么有利骨盆的康复。

2、要改正不良的坐姿。不能跷二郎腿。

3、多吃一些补钙的食物,加强骨质养分。

4、产妇后期在家要有意识地经常做缩宫运动,慢慢恢复盆底肌肉的收缩力。一段时间后失禁便会自行缓解、消失。

二:按压肚子排出恶露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似乎都逃不掉按压肚子,但是剖腹产后的妈妈,按压肚子更是要命,那种痛之酸爽,永远也忘不了,见到护士就怕一次,但是即使再疼也要忍住,因为产后压肚子就是帮助自己排出恶露,帮助子宫快速收缩,如果不及时排出,情况严重会导致产后大出血。

三 :刚生完以后不要急着抱宝宝

孩子是妈妈身上掉的肉,刚刚生完宝宝就跟不同天天抱在手里,可是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要注意了,因为产妇的腹部还没有完全康复,抱着宝宝时间太久就可能出现内脏下垂产生严重的疼痛感。

四:对身体的护理,不能偏听偏信

妈妈们在坐月子的时候,老人都是不建议洗头、洗澡、刷牙、下地的,但那是在一两百年前的社会环境极其恶劣时期,现在的生活明显比之前也好好很多,我们的许多护理也做的相当到位。

身体的清洁更加的能帮助自己恢复身体。

洗澡什么的只要能保障室温就可以给自己洗个澡,刷个牙,不要顾虑老人的说法,这种事情你得自己拿主意。

五:争取时间休息

提到生孩子,电影或电视里总是有这样的镜头:一张大汗淋漓贴满湿发的脸;一声接着一声歇斯底里的喊叫……生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妈妈不仅肉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也在经受巨大的考验。

现在很多都是母婴同室,宝宝与妈妈在一起,大约每隔3~4小时就要哺乳了,又要给宝宝换尿布,尤其宝宝一哭闹,妈妈就更没时间睡觉,所以妈妈应争取时间休息,哪怕是闭目养神或打个盹儿都行。

六:适当运动

如果说是为了让产妇多休息,减少出门活动是没问题的,但绝不意味着不能出门。院长听说有些地方甚至禁止下床,整个月子必须全程卧床静养。

事实上,月子期间缺乏运动不利于盆底肌复原到产前状态,还可能导致腹腔粘连。而久卧在床,还有可能引起致命的肺栓塞。

因此现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产后几小时医生护士就会催促产妇要下床活动。

七:多吃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明明是平日里推荐多吃的食物,到了坐月子时就摇身一变成「生冷之物」不让吃了?蔬菜君、水果君表示很无辜。

坐月子期间肠蠕动会减缓,不吃水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话,反而容易导致产后便秘(发病率约 10%)。而且营养素的缺乏,也会影响产后恢复,降低免疫力。

院长建议,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要多吃蔬果。可以把水果放在温水里泡一泡再吃,对维生素C含量不高的水果,也可以蒸熟吃。

苹果、香蕉、葡萄、柚子、橙子、火龙果等都很适合新妈妈吃。

八:要注意收

身材是每个女人最在意的外在形象,因为孕期和产后补充了大量的营养,运动量又相对减少,所以都会出现身材发福的现象,而产后妈妈们的体质还是相对很弱的,身体的各种韧带功能也不能及时恢复,很容易造成“空肚子”,像胃、子宫下垂等,会偶尔出现胃部疼痛、小腹坠胀等问题,要想减轻或是避免这些问题,建议妈妈们在产后1周经常进行束Fu,防止内脏下垂,改善产后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