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是剖腹产生的女儿,产后头三天因为自己麻药劲过后一直昏昏沉沉,加上刀口痛宫缩痛的折磨,就没有执行自己产前立下的一定要让宝宝纯母乳的计划。公婆说先给孩子喂上奶粉,不要饿着,也只好先由着他们。
产后第三天,小琴的乳房开始胀奶,想让宝宝吃,结果因为母乳没有奶瓶吃得轻松,宝宝拒绝了。 后来努力了很多次,宝宝才开始吃母乳。婆婆总是说,刚开始母乳不够吧,要不给宝宝配着奶粉吃。小琴拒绝了,她想坚持给宝宝吃母乳。
凭借着要给宝宝吃母乳的信念,小琴出院回家之后接受了公婆安排的一天五顿月子餐。三顿正餐是主食+肉和菜+下奶汤,两顿正餐中间是加餐,加餐主要是下奶汤。算起来每天,小琴要喝五次下奶汤。
这样的月子餐坚持了两天,颇有成效,小琴的奶每次宝宝吃完还有剩余,她想把多余的奶用吸奶器吸出。但是婆婆和亲戚都说不能这样,那样奶就少了。小琴只好忍着,结果又过了两天,奶涨得太厉害,得了乳腺炎还发烧。奶堵得出不来,宝宝饿得直哭。而小琴也是疼得难受,去了医院治疗。
小琴的经历是很多宝妈都有共鸣的,或多或少有过相同的经历。
那么,小琴在母乳喂养中究竟哪些地方做错了呢?
错误一:错过了早开奶的时机,先喂了奶粉。
宝宝出生后,应该尽早吸吮妈妈的乳房,这样可以刺激早点分泌乳汁。而如果先让宝宝用奶瓶吃了奶粉,那么就会让宝宝形成乳头混淆,接受奶嘴而不愿接受妈妈的乳头。
错过早开奶的时机,乳房又没有经过宝宝的多次吸吮刺激,所以会下奶比较慢。
错误二:过早进补,在乳腺还没通畅时就大量服用下奶汤。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要想奶水足,一定要吃好。可是小琴的乳腺还未畅通,回家就大量进补,喝下奶汤,虽然开始奶多,但是没有及时排空剩余的乳汁,导致乳汁集聚,引发乳腺炎。
错误三:没有及时排出剩余的乳汁。
母乳的分泌机制在最开始属于调试阶段,不断地去根据需求量来调整产量。开始宝宝小,奶吃不完,如果不及时排出剩余的奶,大脑会记住就需要分泌这么多奶量就好,慢慢的奶量越来越少,而宝宝的食量是不断增加的,就会越来越不够吃。所以在最初的一两个月,宝宝吃不完的奶要排出,这样既能保证奶量,还能防止乳腺炎。
想要宝宝吃得饱,母乳妈妈记住以下几点。
1、宝宝出生后,要“早开奶,勤吸吮”,让宝宝尽早吸吮乳房,并且一天多次,尽量避免接触奶嘴。
2、下奶汤不要太早喝,也不要喝那么多。实际上只要饮食均衡,只要保证摄入的水分充足,是可以保证奶量的。
3、在生完宝宝的头两个月,如果喂完宝宝,母乳还有剩余,要用吸奶器吸出,不用吸空,只要乳房软了就行,要不然又会刺激泌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