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不是矫情而是病

作者:吉报调查 02-17阅读:3965次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女性加入了“生产”行列。伴随而来的则是产后抑郁发病的增加,因这个“隐形杀手”而造成的惨剧也不时见诸报端。现在很多人还是对它认识不足,更有甚者认为产妇出现疾病症状是“矫情”,就连产妇自己也很少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产后抑郁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会发生?又该如何治疗呢?本报邀请专家帮大家科学认识这种易被忽视的疾病。
本期专家:万立新 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心身健康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省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何为产后抑郁

万立新:产后抑郁症一般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与产后心绪不宁和产后精神病同属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发病率在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或高达50%的复发率。其临床特征与其他时间抑郁发作无明显区别。

此外,抑郁不仅可能在产后发生,也可能发生在产前。围产期(即怀孕28周到产后1周)抑郁是指从妊娠怀孕开始尤其是妊娠晚期到产后1年内发生的抑郁,其中包括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大部分有关围产期抑郁焦虑的研究并未精确区分产前和产后抑郁、焦虑,而是把围产期抑郁、焦虑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进行研究。

有了以下症状 要多加注意

万立新:典型的产后抑郁可能会有以下症状:1.情绪改变。最突出症状是持久情绪低落,表情阴郁、无精打采、易困倦、易被激惹、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心情感受。本人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自我评价降低。患者常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做个好妈妈、不能照顾好婴儿,对婴儿的健康和能否健康成长过分焦虑紧张;甚至会呈现自暴自弃、自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自己的家人、与丈夫以及丈夫的家人关系不协调。

3.对生活缺乏信心。不情愿喂养婴儿,觉得生活无意义,主动性降低,正常思维受损;

4.自杀或伤害婴儿。严重者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或伤害甚至杀害婴儿的行为。

5.躯体症状。易疲倦,入睡困难、易醒、早醒,醒来后不易再入睡,食欲下降,性欲减退乃至完全丧失。

要强调一点,并不是所有情绪起伏都是抑郁症。一般而言,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并不严重,情绪反应多数在正常范围内;几句幽默风趣的对话或轻松的专业谈话聊天,就可能使患者心情获得好转。其临床症状特征与其他时间抑郁发作无明显区别。

病因有哪些

万立新:1.生物化学和内分泌因素。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2.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至3倍以上。

3.产科及躯体疾病因素。产前心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手术等均会给产妇带来紧张和恐惧,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增强,诱发产后抑郁症;有躯体疾病,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4.社会心理因素。产妇的人格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一个女性从小女孩到恋爱、结婚、怀孕、生育、产褥、哺乳等特殊生理过程,如果忽视了保健工作和个人心理成长,就会使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病理变化。此外,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其他的社会心理因素还包括: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产后早期心绪不良、睡眠不足、照顾婴儿过于疲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婴儿性别和健康状况等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出现产后抑郁怎样应对和治疗

万立新:基于对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相应干预效果分析,有效预防、及时干预可减少孕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发生。轻度产后抑郁只需心理治疗即可;中度和重度产后抑郁则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药物治疗包括服用抗抑郁药、情感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激素治疗;同时还要配合心理干预,产后抑郁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沙盘心理技术、行为激活、人际关系疗法、短程动力治疗等,心理治疗往往是短期的,6—20次不等,多在10—12次;还可以辅以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光照疗法等。

另可选择中医药治疗方式。产后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严重者可表现为“癔症”“狂症”。需对患者面诊辨证分型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应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调整治疗。

产后抑郁不可怕 综合施治应对它

万立新:忽视产后抑郁很可怕,但只要认真对待,用对方法,还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除上述临床治疗方法,还需要患者本人和亲属的密切配合,生活中辅以其他科学干预方法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大疗效。

社会支持很重要,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可帮助预防或克服抑郁,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能帮助缓解一些重性抑郁障碍带来的痛苦;坚持锻炼很必要,规律锻炼可帮助应对抑郁,步行、慢跑、跳舞、瑜伽等运动方式,既可提高躯体战胜病痛的能力,还可减轻压力,改善睡眠;健康进食也需要,治疗期间均衡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食用蔬菜、水果、低脂肪蛋白的餐食,可提供好的营养,帮助抵消治疗的副作用。吸烟、饮酒可恶化抑郁,这是治疗期间要远离的破坏因素。

防大于治 远离抑郁的好方法

万立新:1.开展产前孕期保健。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密切关注产程进展,给产妇营造良好生产环境和身体状况;

2.开展心理护理。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及时了解产妇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积极鼓励产妇,增强产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减轻产妇心理负担。产妇家人、丈夫应共同参与到关心、关怀和安抚产妇的工作中来,给产妇营造温馨的生活生产气氛和环境,指导产妇掌握消除不良情绪的放松疗法,提高产妇心理素质;

3.重视产后护理。分娩后1周内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此阶段全面关注产妇身心变化,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对新生儿健康状况不良的产妇进行心理辅导,经常与产妇交流,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及时处理产妇和婴儿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这些方法都有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4.别忽视产前抑郁的发生。有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的发生率是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一半,一些贫穷国家和地区的产前抑郁发病率甚至高达26%。因此重视预防产前焦虑综合征和产前抑郁,对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意义重大。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育欣

编辑:马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