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生宝宝,分娩之时的疼痛让很多女性恐慌,觉得生完孩子一切就好了。然而事实却是生完孩子之后的痛楚更大,涨奶之痛、私处痛、腹痛等不比分娩之时轻松。
1产后这8种疼痛最常见,如何应对?
腹痛一般而言,产妇在产后2~4天,由于子宫反射性收缩,下腹部会一阵阵疼痛。特别是在喂母乳时,疼痛更明显。子宫收缩,其实也是符合自然规律地,这样的目的是防止子宫出血过多,并促进恶露排出。疼痛一般在产后3~4天自然消失。
因为腹痛也是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痛感可以忍受,那产妇不必理会,轻轻按摩小腹,或是敷个热水袋,顺其自然,隔个几天就好了。如果疼痛难忍,就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
耻骨痛 产后不少新妈妈产后下蹲、拿重物或排便时,感觉耻骨处疼痛,重者甚至迈不开腿,用不上劲。这是因为胎儿娩出时损伤了耻骨和周围韧带所致,一般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恢复。
预防耻骨痛,其实从孕期就要开始。孕期孕妈应减轻活动,注意休息,防止孕期耻骨分离。产前如果发现胎儿过大,医生建议剖宫产,千万别固执地要顺产。生产后,应注意如下几点:
(1.采用弹性附带固定骨盆,帮助耻骨恢复。
(2.少做上下楼梯或走斜坡路的活动。
(3.走路时放慢速度,步幅不宜过大,避免加重耻骨损伤。
阴道痛 可进行促使阴部组织恢复的运动。如做憋尿动作,以收紧阴部及肛周肌肉,持续7~10秒,然后慢慢放松肌肉,并持续放松状态几秒钟,然后重复做,每天20次。
肌肉痛分娩时如果产妇较长时间猛烈用力,容易造成肌肉组织或韧带过劳。加上失血引起血气两虚、周身毛孔张开,容易使风寒侵入体内,引起肌肉酸痛,尤其是两腿间的肌肉疼痛更为显著。
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秋冬生产的孕妇。月子里尽量不接触凉水,沐浴时用热水浴,以免寒邪侵入肌肉。在疼痛部位搽抹红花油,适当按摩。
乳房胀痛这个是几乎所有新妈咪都会遇到的!由于激素的作用,分娩后2~3天,乳房逐渐充血、发胀,分泌大量乳汁。如果乳腺管尚未完全畅通,致使乳汁不能顺利排出,或者乳汁分泌过多超过宝宝需求,就可潴留于乳房内,引起乳房发胀与刺痛。
防治乳房胀痛,应该这样做:1.及早喂奶,尽量让宝宝吸空乳房;2.热敷或向乳头方向按摩乳房,帮助乳腺通畅。
手腕痛 由于孕产期体内荷尔蒙变化,引起手腕韧带水肿,肌腱变得脆弱;加上抱宝宝的姿势不当、时间太久,造成手腕肌腱劳伤,医学称为“腕管综合症”。
预防手腕痛,应当注意:
1、注意保暖,尽量不接触凉水;
2、抱宝宝的姿势与手法要正确,避免单手抱,不要抱得太久,不要过分依赖手腕的力量,将宝宝靠近自己的身体,以获得较佳的力学支撑;
3、坚持锻炼,如多做大拇指与手腕的弯曲、伸直、外展、内收等动作;
07
膀胱痛孕期如果胎儿压迫妈妈的膀胱,就容易导致妈妈夜尿等问题。膀胱痛多见于产程过长、排尿不顺畅、尿液积在膀胱内无法排出的产妇。另外,有的剖宫产的妈妈,因为放置导尿管发生了细菌感染,引起膀胱发炎,也可诱发疼痛。
应对膀胱痛的方法是:1.导尿或进行排尿训练,及时排空膀胱;2.膀胱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3、多喝水。
肛门痛 对于顺产的宝妈来说,由于直肠受到压迫,导致痔疮出现,而且有的孕妈还会出现肛裂,这让很多孕妈十分煎熬。
产后易患痔疮的原因:
1、性激素影响 ,怀孕后,受体内性激素影响,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蠕动减少,食物在胃里排空推迟,运输时间延长,导致粪便在结肠中潴留时间过长,水分减少,粪便变得干结,容易发生便秘,排便时需要用力摒气,加上增大的子宫对直肠的压迫,盆腔静脉回流不畅,发生痔疮。
2、生产时用力过度。有宝妈说过,顺产时太过用力,把痔疮都挤出来了。听起来超可怕,实际上,顺产时用的真是吃奶的力,加大了子宫对直肠的压迫,盆腔静脉回流不畅,造成淤血,容易产生痔疮。
3、产后不注意。生娃以后,大部分宝妈注意力基本都在宝宝身上,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为了催乳,喝太多油腻的汤水;作息颠倒,久卧久坐……这些都会引发产后便秘,如果不加以重视,自然会引发痔疮。
产后痔疮怎么办:
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2、勤洗勤换,保持清洁。保持下身干净、透气,病菌自然无处躲藏。
3、适量运动和按摩。刚生完孩子的产妇不能一直卧床。适量行走、产后恢复瑜伽等。另外要经常做腹部按摩,帮助肠道蠕动。
4、加强肛门局部锻炼。增加体质,纠正不良坐姿;避免久坐、久站、久行,加强局部锻炼,如多做些“提肛运动”。方法: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次,早晚各一次。
5、养成每天排便一次的习惯,并及时就医。每天要定时排便,早晨起床就有意识上厕所大便,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若有痔疮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排便通畅了,身体、心态都实现了良好运转,对妈妈和孩子都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