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产房内景。通讯员张祖国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8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薛源)顺产对新妈妈和宝宝健康有利,但过程有些难熬:独自躺在产房面对陌生的生产过程,其间如果有“产友”耐痛力差,大声喊痛,其他产妇也可能被“传染”,心生恐慌。今从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该院推出LDRP家庭化产房,准妈妈发作后,病床可直接“变形”为产床,奶奶外婆陪产、准爸爸亲手剪脐带,既能减少准妈妈对生产过程的恐慌,也可化解传统产房的种种尴尬。
家庭化产房内景。通讯员张祖国摄
记者18日在该院产科5楼病房看到,这种高大上的“VIP产房”房间宽敞明亮,浅黄色的墙面和窗帘,纯白色的家具,床罩是紫色小碎花,整体风格清新又温馨。除配备冰柜、微波炉等病房设备外,还设置了多功能产床、母胎监护仪、呼吸机、婴儿辐射保温台,甚至婴儿洗浴设备。产妇从入院待产、分娩到产后康复,都可以在这个房间里进行,助产士、巡回护士和医生3~4人为一组“一对一”陪伴分娩。更贴心的是,病房里有陪护床位,家人可全程陪伴产妇,和她一起面对生产疼痛,产后帮助照料新生儿。
在家庭化产房顺产的新妈妈,全家笑得很开心。通讯员张祖国摄
23岁的唐女士初次当妈,4月11日发作后住进家庭产房,婆婆帮她揉背缓解疼痛,打完无痛分娩针后,唐女士的宫口已全开,在导乐师的科学指导下,快速顺利地完成了分娩。生完宝宝,护士将产床“变形”成病床,供唐女士此后休息。唐女士表示很意外:生孩子并没有此前想象中那么疼,也不需从产房到病房来回奔波,相对舒适、私密性强;丈夫和婆婆全程陪伴,一同见证宝宝出世,更能共享喜悦。
据介绍,这种家庭产房在省内尚属首例,首批共推出17间房间,包括单人间和套间。此前试运营一周,已被闻讯而来的顺产产妇预订走10间,截至18日,她们都已在此顺产,升级当妈。根据测算,准妈妈发作后入住房间,顺产后3天出院,全程费用约万元出头,约为住普通三人间价格的两倍。
【体验】
二胎妈妈“首吃螃蟹”
“生娃也可以这样幸福”
“生头胎时,我独自躺在产房里,独自默默忍受分娩时的剧痛,心里既害怕又无助。这次生二宝,感觉幸福多了!”家庭产房迎来的首位产妇李女士说,这次生二宝,不仅有家人的陪伴,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可以放心等待孩子出生。
李女士回忆,4年前,她在市妇幼保健院顺产了第一个孩子,当时没订到单间病房,三四个产妇挤住在一起,夜里新生儿经常哭闹,休息不好。发作后,李女士被从8楼推到6楼待产室,疼得哇哇大叫,被路人围观,事后想起来,非常尴尬。因此,第二次怀孕后,她很希望改善生产环境,4月9日到医院考察家庭化产房后,立即拍板预定了一间房。
10日凌晨5时,李女士发作了,赶紧赶到市妇幼保健院待产,住进家庭化产房。当天下午2时,在家人、助产士、巡回护士和医生的陪伴下,李女士顺利生下健康的男宝宝,成为首位在LDRP家庭化产房内顺利完成生产的产妇。第二次经历分娩,李女士感慨说,“有了家庭化产房,原来生孩子也可以这样幸福”。
另一间房里,市民易先生陪伴妻子张女士生产,在为女儿剪断脐带时,他泪如雨下。
【对比】
过去:为生娃牺牲隐私
现在:“一站式”生娃
到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生娃,可谓“一床难求”。该院每年约为近1万名产妇接生,单人间仅20多间,供不应求;双人间、三人间也长期爆满。产科副主任医师钟媛媛介绍,产科病区共有129个床位,而集中分娩的产床仅8张,大部分孕妇只能在3人间的公共产房内分娩:产床之间只有挂帘隔着,能听见旁边产妇的喘气声、喊痛声、医生护士的指导声、新生宝宝的哭声,很容易放大焦虑情绪。
首席助产士钟菊芳已帮助6000多名产妇顺利生产,对这种生产状况感触颇深。据她介绍,以往,准妈妈们往往认为生娃是大事,不得不为此牺牲一些私密性。但近年来,准妈妈们对生产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要求提高,她们希望能更有隐私,也希望在进产房后能有亲人陪伴。
“过去生产是以医务人员或医院为中心,现在正在向以孕产妇及其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钟媛媛介绍,提供家庭化的生产服务,将分娩还原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让其他家庭成员参与进来提供陪伴,可以让准妈妈们享受生孩子的过程,更能感到安心、放心和舒心,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分娩。
【链接】
越来越多孕妇“求顺产”
去年过半宝宝是顺产
为降低怀孕、生产风险,“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愿意选择顺产的准妈妈明显增多。数据显示,过半孕产妇选择顺产,顺产率增加到50%以上,去年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顺产了5000多个宝宝,今年还在增多。
顺产热,同时带热了助产士专科门诊。该门诊主管护师刘芮言介绍,门诊主要是为怀孕中晚期的产妇提供咨询,每月前来咨询顺产事宜的孕产妇接近400人,而两年前每月接待人数不足80人,越来越多准妈妈选择自然分娩。
该院产科主任医师周洁琼分析认为,近年来,医院和社会对顺产的宣传起到了效果,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去接受顺产。而且只要符合顺产条件的,即使头胎是做剖宫产,医院也会引导产妇自己生。
【编辑 张颖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