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北京8月31日电(记者谢深森 见习记者张冰清)“其实家长的这种焦虑心理也可以理解,出生晚了一天,就比同龄的孩子晚上学一年。”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医院一位护士告诉记者,自她工作以来,确实有一部分孕者预产期在9月1日左右而选择剖宫产,为了抢生“8月31日宝宝”,将来避免孩子晚一年入学。
一年级新生入学。视觉中国资料图
昨日,未来网记者走进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医院,一位护士告诉记者,每年的7、8月份确实生产人数较多,但是并没有多超于其他月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而且“本着为了孕者的健康着想的初衷,如果预产期未到,或者孕妇体征不适宜做剖宫产的,我们都不会仅因为孕者要求而贸然手术。”
但是,在她看来,为了抢生8月宝宝而来的家长,虽不占多数,但确实存在一部分。
9月1日即将到来,为让孩子早一年上学,一些预产期临近9月的准妈妈们准备进行剖宫产抢生“开学宝宝”。据中新网报道,近日,武汉各大医院的产科一派忙碌景象,挤满产妇和待产孕妇。武汉一医院的产科医生说,为了让孩子将来早一年上学,不少预产期临近的准妈妈,通过剖宫产抢生“开学宝宝”,已经成为近年来的常见现象。
“一步晚 步步晚”家长焦虑30年,七成网友认为“早入学好”
为了孩子早入学,从八九十年代的修改出生证明开始,家长们的方法层出不穷,当时的户籍并没有全国联网,出生证明也是靠医生手写,修改相对容易;后来孩子一出生就有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无法修改,有的家长就在户籍部门通过重新落户的方法将孩子的出生日期提前;到了现在,户籍身份证全国联网,电子学籍从幼儿园开始建立,有的家长就只能靠剖腹产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可以“逃过”晚一年上学。
记者了解到,我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施行至今,其中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1992年起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目前,不少地方将标准定为当年8月31日前满六周岁作为入学的条件。
河南省示范幼儿园的一名从业30年的幼教老师向记者表示,从“满六周岁儿童都应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施行开始到如今已经有30多年了,其实家长的对于孩子早上学的焦虑也就开始了,从80年代持续至今。
新浪调查针对“你如何看待接收将满6周岁儿童入小学?”所进行的网友问卷调查结果截图
记者了解发现,根据新浪调查此前针对“你如何看待接收将满6周岁儿童入小学?”,所进行的网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86,471人中,74%的网友表示,赞同。孩子因不够年龄回幼儿园复读,耽误上学时间,容易挫伤积极性。
近21%的网友表示,质疑。招收不够年龄孩子入学有拔苗助长之嫌。
还有6%的网友认为,不好说。
这么多年过去,赞成早入学的人数只增不减,方法也在不断改变,但不变的是家长一颗焦虑的心。家长究竟在焦虑什么呢?
“如果两个小朋友,一个8月出生、一个9月出生,结果一个能上学、一个就要再等一年,你说不能上学的小朋友会是啥心情?”来自河南的姚先生对记者表示。自家的孩子比幼儿园的同班同学小了几天,就要晚上学一年。
前几年,由于当时的幼儿园在接收孩子的问题上没有那么严格,没有特别的年龄限制,姚先生的儿子不到3岁就进了幼儿园小班。
儿子一路升到了幼儿园大班,快上小学了,姚先生选定了一个离家不算太远的小学,结果报名的时候却被拒绝,校方表示只招收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小孩,之后出生的孩子当年不能入学。
姚先生无奈的表示,孩子现在年纪小不懂这些规定,所以总是问“爸爸爸爸,为啥我不能去上学,我要比别人多上一年幼儿园,别的小朋友都笑我。”如何给孩子解答这些问题,姚先生非常苦恼。
姚先生的另一层担心其实是怕孩子再学一遍幼儿园大班的知识,会觉得学习重复的枯燥,因而对学习产生厌恶,而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不可能因为几个孩子而作出改变。而且在年入学时,自家的孩子比一般同学的年龄大。
姚先生最大的焦虑,还是来自“孩子将来升学、找工作会处于劣势,也有一定的竞争压力。”“其实最怕孩子一步晚,步步晚。”姚先生对未来网记者表示。
专家:“不输在起跑线上”是毫无理论支撑的商业口号
家长功利与焦虑的教育心态,源于多方面原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其一,源于我国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令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为让孩子更有竞争优势,家长都愿让孩子早学一点、多学一点。
其二,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神童情结”,有些家长拿孩子考上大学的年龄作为炫耀资本。
其三,过去20多年来,一个毫无教育理论支撑的商业性教育口号“不输在起跑线上”,反而被家长广泛接受。
诸多因素影响下的家长甚至是准家长,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晚几天出生就晚一年入学的实施,认为9月份出生的孩子,打一开始就“输”了。于是,他们选择提前剖腹产、违法修改孩子的出生日期……
有网友曾提出解决家长焦虑的办法,建议打破8月31日作为6岁适龄儿童出生日期就读门槛的硬性条件,将该日期延迟到年底,比如12月31日。在微博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很多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此前就有类似提议。“能不能把入学截止时间改为12月31日?”在2015年广东省两会上的媒体调查网友最关心的教育问题,近一半的人都在特别关注“能否实现小学弹性入学制”,建议打破8月31日作为6岁适龄儿童出生日期就读门槛的硬性条件,将该日期延迟到年底。
当时,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巧妙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新学期都是9月1日开学,因此现在全国通用的做法是8月31日截止。“总会有一个截止日期。如果把时间扩宽到自然年,那现在是‘处女座的纠结’,到时就成了‘摩羯座的纠结’,总归会让人纠结。”
对此,熊丙奇认为,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修改小学入学时间,而是家长必须转变育儿理念,把关注孩子成长的速度,转为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与质量。要让家长转变观念,打破观念,就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作为“人”的成长,根据孩子的心理发育在最适合的年纪接受学校教育,不能只育分数不育人。建立关注学生个性、兴趣、综合素养的多元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而在国家层面,熊丙奇认为,我国可以逐步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只有在这种大环境下,实行弹性入学才会成为可能,才不会被功利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