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哥说
我们相爱,我们结婚,共同组成了家庭,之后又有了爱的结晶……对于地球人而言,这本是一个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可在中国,却往往不那么简单,特别是伴随着孩子的降临,常常会上演一出又一出的狗血剧甚至是人间惨剧。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方小小
全文2681字,读完大约4分钟
8月31日20时左右,陕西榆林一名待产孕妇从楼上坠下身亡。根据媒体报道:产妇生产期间,因疼痛烦躁不安,多次强行离开待产室,因要求剖宫产被拒,最终情绪失控跳楼。
一时间网络上炸开了锅,从医院公开的视频中,产妇到底是“下蹲”还是“下跪”?究竟谁在说谎?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尚不明朗,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自杀人际关系理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自杀愿望以及自杀能力才能实施自杀行为。具体有以下三个要素:
1.受挫的归属感
2.知觉到的累赘感
3.习得的自杀能力(不怕死和不怕痛)
由此不妨推断一下该名跳楼产妇临死之前的状态。而将产妇逼上绝路的,也许有以下种种间接因素。
中国女性的无名之火
在很多西方女性的眼中,相比较西方很多女人自己开车去医院,自己签字的安静与镇定,中国式生养堪称是鸡飞狗跳兴师动众。中国女人生孩子声势浩大,除了孩子的父亲,婆家娘家悉数有人到场,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中国女人地位高,其实根本区别在于:西方国家的女人是在为”自己”生孩子,而中国女人,是在为整个家族生孩子。
中国自古就有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长久以来,相比较西方女性,中国女性在生育方面的话语权呈相对弱势状态。调查表明:有超过一半的女性(高达57.89%的比例),在她们不想怀孕时有人劝说其怀孕,而在这些劝说者中,又以父母和公婆的比例最高,分别占到了49.74%和40.54%。这说明中国女性在怀孕生育方面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中国家庭始终保留着一种传统,即:娘家父母与公婆都不认为生育是小夫妻的私事,而是整个家族的大事。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本身就也会产生“给别人生孩子”的观念,比如“给他们老赵家生孩子”,“给他们张家生孩子”“我本来不想生,可他是独子,他们家想要孙子”……
这种心理认识使得女性或多或少都觉得自己有点像“生育工具”,再想想自己受的罪,就特别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一旦丈夫以及婆家在自己怀孕生子期间表现不佳,就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无名之火由此而生。
而此次产妇跳楼的新闻一出来,更是勾起了无数中国女人心中的那股无名之火,纷纷开始谴责“渣男”。
窗台上的血渍呈现出挣扎和绝望的图样
女性生育期间最怕什么?
生育行为对女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毋庸置疑它会影响到女性本人的未来发展。研究发现: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在20岁以前的女性,在教育上更有可能止步于高中及以下或者大专阶段。而25岁以上的女性,更有可能在教育上向前迈进。而初孕年龄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与初次性行为的年龄类似,过早怀孕的女性担任管理人员的比例较低,而目前没有工作的比例则最高。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分娩过程使得女性身体经历极端痛苦和风险,在过去被叫做“鬼门关”。不妨观察一下,但凡生完孩子的女人脸上,总有那么一种脱胎换骨的气质性改变,会自带“妈妈相”,有一种“过来人”才会有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毕竟是在鬼门关溜达过一圈的人。
与此同时,不少中国女性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发展,经历着肉体的痛苦怀孕生子,又是为了满足双方老人的期望或者整个家族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生孩子对于很多女人而言,就成了一件对于自己而言很“吃亏”的事情,势必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而这种支撑,主要来自于另一半的关爱。在国外,丈夫会在产前陪妻子去接受产前培训,将冰块紧握在手心中,很快就有男人支撑不住,其目的就是领教那种分娩之痛,以体谅妻子的不易。
而事实上,令中国女性最害怕的不是疼痛以及未卜的未来,而是没人疼,没人体谅。
有次朋友说起她家养的猫,平日里孤高冷傲,凡人不理,一幅傲娇女神的姿态。可后来带它去做了节育手术,在之后的几天,它大反常态,无比粘人,一副可怜巴巴极其脆弱渴望爱抚的样子。在身体不适无法跳跃失去安全感后,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
社会的普遍认知
而与女性生育期间心理相矛盾的,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一种普遍认知。
女人生孩子所经历的分娩之痛,属于自打有了人类就存在的最古老原始的疼痛,从中国古代就开始了对于女人身体上的各种呵护,而这种呵护一直延续至今却依旧停留在身体层面的照顾,比如红糖水,鸡汤以及各种滋补。
与此同时,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在这一阶段更重要的一种呵护:对女性心理的呵护,甚至因过分强调“为你好”,而令产妇有被绑架的感觉,产妇的个人意志由此被完全无视。
至今依旧可看到这种场景:在众人团结一心的努力下,集体绑架产妇的生活起居,不许开空调,不让洗澡,不准吃零食,不准下床,于是就有了以下人间惨剧:
2017年7月9日,山东淄博一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因为中暑,最后不治身亡。送医时,产妇体温高达40多度,心脏和肝脏都有不同程度损伤。根据产妇家人解释:为坐好月子,家里不开风扇、空调,产妇穿着长袖长裤,还盖被子。经检查,该产妇中暑程度已属于热射病,而几乎每年中国都有产妇坐月子中暑身亡。
与此同时,对于产妇所经历的分娩痛苦,外界也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冷漠”,甚至出现这样的说法:“哪个女人不生孩子”“为什么别人都能生你就得剖?”“生孩子是世界上最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怕疼,至于吗?”……甚至还有人将女人比作是“下蛋的母鸡”,由此,生孩子就如母鸡下蛋一般正常。
相信世上很多女性都经历过分娩之痛,但有一种经历也许只有中国女人经历过:你疼得哭天喊地痛不欲生,而周围人却见怪不怪无动于衷地在谈笑风生。
由此,这种在医学术语中被划为“十三级”的疼痛,早已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殊不知,一个拥抱,一句安慰,对产妇而言往往都格外珍贵。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当年难产时疼痛的已经没有任何气力,只能躺在产床上,闭着眼睛,泪水不间断地从眼尾流出,而就这时,耳边传来一个陌生男性的声音,沉着,冷静,理智,他清晰地,如一个老朋友般喊着笔者的名字:“某某某,我是麻醉师,现经你的家属同意,我们已经决定实施剖腹产,现在为你注射麻醉剂,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你不会再疼了。”
就是这样简单几句话,使得这声音尽管早已过去了很多很多年,但在脑海中却从此打上了烙印,每一个字都记得。因为对于一个深陷极度痛苦的人而言,这样的声音无异于天籁,简直就是上帝!它准确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你所经受的痛苦,我们都懂,也都看在眼里,绝对不会置之不理,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救你。”
回过头看,这位从未谋面的麻醉师减轻的不仅仅是产妇肉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撒下了一味非常有效的止疼剂。
没错,从古至今绝大多数女人都要生孩子,但这绝非意味着女性忍受分娩之痛就很正常,面对产妇的痛苦,不妨多一些关爱。
因此也才会有中国妈妈在网上吐槽说:
生孩子疼到想跳楼,我忍了。
带孩子累成狗,我忍了。
吃不好一顿饭睡不上一个好觉,我忍了。
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忍了。
但我无法忍受的是,有人轻飘飘地来一句:你不就是生养了一个孩子嘛,是个女人都行啊!
你过来试试,看我不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