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后牙齿变差怎么办?这几点要注意啦
在口腔临床工作中常见到一些女性牙病患者诉说,生孩子前牙齿很好,但生孩子后牙齿就变差了。
女性在怀孕后无论精神和肉体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妊娠初期和后期表现更为明显。因为妊娠期母亲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口腔卫生状况通常有下降的表现。一旦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口腔疾病,母亲又担心治疗中对胎儿有不良影响,而希望能拖过去,不愿进行治疗,以致延误病情,加重了龋病的发展。民间流传“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齿”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实际上也有的母亲生了孩子后并无牙齿损害情况。可见生孩子和掉牙齿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是在妊娠期不重视口腔保健,才有增加患龋数量或加速龋齿发展的可能性,也可能加重牙周病的发展,加上未及时治疗,生孩子后失去一颗甚至几颗牙也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有资料证明妊娠期间龈炎患病率可以超过50%。临床表现为全口牙龈充血、水肿、轻触即可出血,甚至表现自发性牙龈出血,被称为妊娠性龈炎。但并不是孕妇都有龈炎发生,只要保持口腔卫生良好,局部无刺激因素(比如牙石)时,可以没有龈炎发生。所以说怀孕并不直接导致龈炎,只是孕期内分泌变化可能促进龈炎加重而已。只要在孕前和孕期及时做好口腔卫生和必要的清洁治疗工作,龈炎是可以预防的。
此外,在妊娠期间少数孕妇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可引起局部牙间乳突,可表现呈鲜红或紫红,质地松软,形似肿瘤的增生。常见于妊娠3个月以后,此病发病率占孕妇的2%~5%,严重时由于肿大明显可影响进食。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分娩后会逐渐缩小,但局部堆积的细菌和牙石如得不到清除则很难痊愈。
孕期的口腔保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妊娠初期(1~3个月)营养非常重要,在胚胎35天后乳牙胚开始形成,这个阶段母体应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A等,可增进孩子今后乳牙的抗病力。
妊娠中期(4~6个月) 要增加无机盐及维生素A、B的摄入,以进一步加强乳牙胚的发育,在这个阶段母体处于比较稳定状态,建议及时到医院诊治口腔中的牙病。
在妊娠后期(7~9个月)胎儿乳牙胚已完全形成,并有部分恒牙胚开始形成,为了保证乳牙及部分恒牙的良好发育,应进一步充分补充蛋白质及钙、磷、维生素,以利于儿童牙齿的健康发育。所以说妊娠期注意加强对孕妇的口腔卫生指导、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以及合理的营养,不但可以预防孕妇的口腔疾病,也能增进儿童牙齿的健康。在儿童牙科门诊,常有些家长带孩子咨询医生:孩子牙齿不好,需要补充什么?家长这样做是正确的。但如果到孩子7~8岁才补充营养,对牙齿来说为时已晚了。
“关注”每天了解健康多一点,让生活更美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