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就风靡欧美的无痛分娩,为何中国这么难普及? | Mr.Data

作者:袁岳 09-13阅读:5815次

8月31日,陕西榆林一位产妇,在待产之际因为难以忍受疼痛,与家人医院沟通剖腹产未果,选择跳楼结束了26岁年轻的生命。

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生孩子的痛:人类可承受的痛楚为45del(单位)。当女性生孩子时要承受的痛楚达到了57del,相当于碎了20根骨头。

妇产医生龚晓明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投票,“产痛的评分 ”。他邀请经历过自然分娩,没有用过无痛分娩的妈妈们,评价自己的产痛有多痛。0分不疼痛,10分这辈子最严重的疼痛,无法忍受。在目前已经投出的1556票中,78%的人都选择了10分。

一项纳入1288例阴道或剖宫产分娩后妇女的研究显示,产后抑郁发病率与急性产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关。据报道,产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率达1.7%至6.9%。尽管PTSD病因复杂,但分娩疼痛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多数产妇都认为剖宫产是缓解顺产疼痛的最佳方式。2008年,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剖宫产产妇中,有11.7%属于社会因素剖宫产,也就是没有剖宫产的指征,但是因为要择吉时或者怕疼等非医学因素选择剖宫产。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剖宫产率为46%,居全球第一位。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80%,超过世界警戒线3-5倍之多(WHO推荐15%)。

作为缓解生产疼痛的技术,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存在超过70多年,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普及无痛分娩。医学专家解释,通过硬膜外途径使用持续输注泵给药、局部麻醉药,可提供安全有效的临产镇痛。

很多产妇担心无痛分娩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麻醉科主任黄绍强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说:“无痛分娩应用的硬膜外麻醉,所用浓度只有手术麻醉时浓度的 1/5至1/10,到达胎儿的剂量微乎其微,作用几乎可以不计。

妇产医生龚晓明在《再谈无痛分娩》中引用了数据,据英国1990年调查报告显示:在1970-1984年的15年中与硬膜外麻醉有关造成死亡的500000万产妇中仅有9例(1:555555);非致命性的病残发生率为1:4500,但未造成一例永久性的伤害。

对于无痛分娩的效果,黄绍强说:“虽然疼痛个体差异极大、阈值不同,但产妇对镇痛的满意率高达95%以上。”丁香园的一篇文章介绍说,一项美国2000年左右的研究显示,大约只有12%的产妇仍能感到疼痛指数大于3分的痛感。

在欧美国家,无痛分娩的普及率非常高。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报告,早在2008年,就有61%的美国产妇采用了无痛分娩。公开数据显示,现在美国有大概85%的产妇会在生产时采用无痛分娩,而在欧洲,无痛分娩普及率最高的法国,也达到了将近八成。

而在中国,2004年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年均2000万名产妇中,累计只有约1万名享受无痛分娩,比例还不到1%。到了2015年,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快乐产房,舒适分娩”项目活动稿件中透露,据估算,中国无痛分娩不到10%。

今年9月8日召开的全国麻醉年会上发布了对全国42家医院“无痛分娩”率的调研,其中华东区最高30.77%,东北区29.97%,西北区仅为1.02%。42家医院都是各省三甲医院,且大部分是妇幼专科医院,很多大型综合医院没常规开展。

为何无痛分娩在我国迟迟无法普及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医生周祥勇曾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时说:“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4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应该配备30-35万名麻醉医生,而实际情况是,中国的麻醉医生只有8-9万。”麻醉医生缺口高达20余万。

不止中国,在亚洲的其他国家,无痛分娩也很难得到普及。据《新京报》的报道,美国麻醉医生的人均数量是日本的2.5倍。而根据日本产妇人科医会的调查,日本的无痛分娩普及率虽然逐年增长,但仍然很低,2016年才到6.1%。